• 11

良心裝潢業者的悲鳴

yisn2jzw wrote:
也不受刻意的刁難

天大地大不做最大...(恕刪)


我其實很想調查到底有多少人看過這份合約的合約內容?!
如果沒看過合約內容而就僅以"反詐騙裝潢監督聯盟"這幾個字就加以評論,
那我只能攤手,因為這樣的評論並非就事論事,已經有失公允!

我同意yisn2jzw大針對於存心要詐騙的設計師是防不慎防沒錯,
但是說法律規範無用,那我想各公司的那些法律顧問都要失業了吧!(笑)
就是因為裝修相關法規不夠完善,所以消費者只能自救,
我想沒有人願意買個東西都還要懷疑東懷疑西,
但是,現今的社會就是需要如此...
買二手車會不會擔心買到泡水車事故車?
買NB,手機會不會擔心買到中古機?
買房子會不會擔心買到海砂屋甚至凶宅?
為何大家會對大公司的產品較有信心?!就是它敢提出品質保證!

我也認同您說不做最大!
但是台北市光向營建署登記過的室內裝修業者就有1700多家,
這麼多家業者,總會有正當做事+願意簽的吧!
(小弟是這麼相信的,正當作事的業者一定不在少數!那願不願意簽就見仁見智了)
今天連大企業都要自我宣告企業社會責任了,
(最近電視上常看到的某牌瓶裝水減碳宣告就是最好的例子)
網路這麼發達,資訊這麼發達,您不針對品質提出保證,對於像裝修設計師這樣的"服務業",
能有多少競爭力?! 能接到多少生意?!
可能是小弟我太理想化,想的太單純,
有可能裝修業不需要做出品質的保證就都能有生意進門,
但這樣的生態,實在讓消費者無法存在著太大的信心


RICE 1502 wrote:
同樣是汽車國產頂級裝...(恕刪)


這位大大, 我很同意您的發言.

相信平價公寓和所謂的豪宅不管是在基礎結構上,甚至裝潢上有相當的差異是我們外人無法理解的.

但是您沒有明確回答到我們板友的疑問~~因為他很單純的是在問在梁柱上做幾個櫃子 .

您或許可以回答說櫃子使用的材質不同造成價格的差異等等...

但是您拿一般公寓和豪宅這例子來舉證~又或國產車和進口車的差異性. 這好像有點離題啦
Beren Yeh wrote:
實際上真正有花大錢的業主,很少跑到01這邊來抱怨,為什麼?
真正出問題的, 很多都是預算2萬/坪上下的,那又是為什麼?
因為這一塊,很多蟑螂在裡面尋找獵物
因為他知道你要便宜!...(恕刪)

1。01不是股票交易平台,有錢人沒時間看
2。有錢人會互相介紹設計師,
  設計師本人不太可能自毀前程
3。預算超多,料就是頂級,出包機率相對少
4。就算出包也不敢講,要顧身份

RINO2 wrote:
先不管收不收費或是簽不簽約
有的客戶就是認為你就是應該的
就連一句基本的謝謝都吝於啟齒
這個就是現在的客戶水平


恩...希望您只是一時的氣話.

我想大多數客人這些基本的禮貌是懂得.

大家都常在說要有同理心,我想不管您是設計師或是消費者, 大家站在對方的立場多想一下,是不是
有助於事情的推動.

今天不管哪位設計師接案子也都是為了賺錢, 沒有人會說我是出來做功德,不收一毛費用免費替你來設計.
每天眼睛一睜開,誰不是在煩惱食衣住行,哪項不需要花到錢呢??
但是真的可以憑著良心去賺該賺的錢的人又有多少?
10%利潤是賺錢,30%利潤也是賺錢~怎樣算是合理的利潤,那就是見仁見智.

消費者心態也一樣, 誰不是辛辛苦苦的在掙錢, 每天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錢要來布置可能是一輩子的家.
所以會比價,會斤斤計較也是常情, 誰希望辛苦賺的錢被被業者都吃掉呢?

換個角度多替對方想想吧
馬克 wrote:
這個叫做純理論下的理...(恕刪)


如果你只是當這些為理論在說,
相信也不會有人相信你的報價是實在的,
因為你打從一開始就已經先做了判斷,
那還有空間可以談嗎?

我了解現實狀況,我也曾經經歷過這樣的狀態,
沒有說你們設計是應該的,是免費的,
而是你根本就還沒跟你的客人談過,
你怎麼知道呢?

要是一開始溝通後,客戶就已經表達這些服務是免費的,
那你願不願意繼續做後續的動作就是你自己的決定,
沒有人會強迫你答應做這些事情!

而且既然已經做了,就不要在事後表示客戶都是澳洲來的,
畢竟是你自己決定要如何處理後續的事情了!
iamallan wrote:
我其實很想調查到底有多少人看過這份合約的合約內容?!
如果沒看過合約內容而就僅以"反詐騙裝潢監督聯盟"這幾個字就加以評論,
那我只能攤手,因為這樣的評論並非就事論事,已經有失公允!
...(恕刪)


所以想請你另外開文PO出來給大家看看, 順順打出你要設計與工法材料, 大家看
就知道為何 , 畢竟80萬也不是小數目, 應該也有不少認真的人會做.

會不會像之前那篇"有設計真的好嗎?"的業主, 離"他認為"的"合理價錢"差20萬
, 所以才選了之後的那位, 有可能這個價錢本來是給b級或c級工料水準, 一聽你要
簽個a級工料的約, 當然就沒人要簽. 畢竟說什麼妨礙設計伸展只是場面話, 底下
原因絕對不是如此,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

完工的標準當然不是設計師認定 ,有爭議設計師有責任項業主逐項一項一項打完整
書面報告來統計來解釋,這樣業主還不滿意就要協調, 協調不成就要找專業工會來認
定, 再不成就只有上法院. 那個網站要求設計師簽個約不用專業的認定 , 反正我說了
就算, 你簽了就自願放棄其他管道裁決, ......哪可能有人要簽, 認真做事的好目前案
子都做不完了, 還去簽那個鳥約.

尤其那個網站做律師的, 可不可以簽個約, 不管官司打贏打輸(趙這條約更爽了,打輸
還敢要錢) ,即使打贏等到要算錢的時候,不管打官司的時間成本, 是否可以我哪一天
來你態度不佳, 扣錢. 哪一次開庭你少打了領帶或是領帶顏色不對, 一定是你的領帶
害法官不爽, 扣錢.

怎麼會有這麼天真的想法
coffeepig wrote:
所以想請你另外開文P...(恕刪)


去 Facebook 成立俱樂部

有多少人會加入討論,你就會知道裝潢....學問真是很大
學問真的很深....很深......
良心裝潢業者真是對不起你們
小弟在2006年花光積蓄還去銀行借4.3年收入買1間全新的小公寓室內約29p
家中勉強能算裝潢的可能只有算是窗簾大小加起來9個
真的很窮也沒預算所以很報歉.

會不會像之前那篇"有設計真的好嗎?"的業主, 離"他認為"的"合理價錢"差20萬
, 所以才選了之後的那位, 有可能這個價錢本來是給b級或c級工料水準, 一聽你要
簽個a級工料的約, 當然就沒人要簽. 畢竟說什麼妨礙設計伸展只是場面話, 底下
原因絕對不是如此,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


我想coffeepig大可能手邊真的沒有此份合約,
所以似乎在認知上有所偏差,
而由於合約非本人所擬,可能有版權上的問題,
所以小弟無法將此合約完整的公佈出來,
但小弟可擷取其中材料檢查的條款讓各位大大參考

(一) 涉及本合約各期工程所使用之材料,包括廚具、衛浴設備在內,應依本合約附件四之建材選用確認單上所列規格、品牌、型號、生產日期及國內外產地要求為準,並應檢附相關證明文件。乙方並同意,就建材選用確認單上所列建材,經甲方勾選指定者(甲方未指定勾選時,則包括所有建材),提供甲方該材料樣本,以備檢查及驗收。
(二) 甲方應於收到乙方前項通知之後 日內完成檢查,逾期乙方得進行施工。甲方未完成各期工程所使用材料之檢查前,乙方不得逕自施工,否則因此衍生之拆卸、清運或更換等一切費用或損失,概由乙方承擔,乙方絕無異議。
(三) 乙方非經甲方親自書面簽章同意,不得擅自、逕行變更本合約附件之建材選用確認單(即原建材選用確認單)上所列建材,或以其他(原)建材選用確認單所列以外之建材替換之,否則該變更、替換之建材不計價,乙方絕無異議。

其實在合約中,並不會提及到底是使用a/b/c級工料,
僅要求用料需依照報價單或材料選用單上所列,不得私自更換!
我想應該也有不少裝潢過的大大在報價單的備註欄上有看過"可使用同等建材"這幾個字吧!
同等建材的定義實在太模糊,
合約其實就是規範設計師列出A材料或設備,就該提供A材料或設備,
而避免有對同等建材認知上有誤差而導致爭執,
就像今天你去商店跟老闆買可口可樂,老板卻給你百事可樂!
還給了你一句"反正都是可樂,同等級啦!"
我想有的人應該會不愉快吧!


完工的標準當然不是設計師認定 ,有爭議設計師有責任項業主逐項一項一項打完整
書面報告來統計來解釋,這樣業主還不滿意就要協調, 協調不成就要找專業工會來認
定, 再不成就只有上法院. 那個網站要求設計師簽個約不用專業的認定 , 反正我說了
就算, 你簽了就自願放棄其他管道裁決, ......哪可能有人要簽, 認真做事的好目前案
子都做不完了, 還去簽那個鳥約.


而就完工的標準,其實當然是設計師與業主進行協調,
但是當有爭議而必須訴諸法律程序時,所遇到的實際現況卻是對消費者不利的,
專業公會鑑定,專業公會指的是誰?!
不就是設計師公會與結構技師公會,
設計師與業主的爭執由設計師工會認定?!其實這跟球員兼裁判的意思沒兩樣,
而結構技師公會,據說若是牽扯到裝修相關的法律訴訟,
他們僅會派人員進行鑑定,事後所提供的也僅是"報告書",而非"鑑定證明"
且鑑定人員絕不可能協助出庭!
報告書在法律上的效應是小之又小的,
(以上的認知僅為小弟所打聽出來的資訊,若與實際狀況不符,
也希望有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正確資訊讓小弟參考,謝謝!!!)
另外法律上的判定標準僅為"是否堪用",對於業主所要求的"是否美觀"無所判定依據,
從反詐騙裝潢監督聯盟講習會中得知,
向該站所投訴的被害者中,13x位中進行法律訴訟後,僅有1位勝訴,
等等不利的條件,消費者了解的又有幾個?!
小弟所發的前文中也提過,沒有業主花了大錢目的是要去打官司的!
那讓我所不解的是既然認真做事,那為何不願意簽約?!這樣似乎有所矛盾!


尤其那個網站做律師的, 可不可以簽個約, 不管官司打贏打輸(趙這條約更爽了,打輸
還敢要錢) ,即使打贏等到要算錢的時候,不管打官司的時間成本, 是否可以我哪一天
來你態度不佳, 扣錢. 哪一次開庭你少打了領帶或是領帶顏色不對, 一定是你的領帶
害法官不爽, 扣錢.



我想應該沒哪個律師保證勝訴的吧!如果有那我想那個律師賺都賺翻了!
相對的,完善的合約無法保證是否勝訴,
但是不足1%的勝率(從上文勝訴的1/13x來的)與50%的勝率,
大家應該也知道該選哪個吧?!


怎麼會有這麼天真的想法



對於此句話小弟就不敢認可了,
就我看來,那些受害者當初就是過於天真,才會未經篩選遇到所謂的裝潢詐騙,
可能小弟花的時間比他們多了更多,
但在風險管理的層面,我確實做到了降低風險!
值不值得就見仁見智囉!
yisn2jzw wrote:
反詐騙裝潢監督聯盟的...(恕刪)


coffeepig wrote:
所以想請你另外開文P...(恕刪)


反詐騙裝潢監督聯盟雖然是以站在不相信裝潢業者的角度所成立的
但主要目地也是要讓更多裝潢的業主能夠免受於不肖裝潢業者的詐騙

相信2位應該都沒過因裝潢事件需要上法院的經歷
當然應該更是沒看過他們所擬出來的合約內容
否則應該是不會這樣說

但若是有準備要做裝潢的業主
個人是建議在簽約前一定要先拿一份來看看
為什麼呢?先來思考看看以下的問題

業主你自己擬的出裝潢合約嗎?
若擬不出來怎麼辦,不簽約還是用裝潢業者所提供的?
你對於合約應規範的範圍清楚嗎?
若不清楚,業者所提供的合約範本你覺得對業主會有保障嗎?

為何市場上裝潢糾紛這麼多
最大的原因就在於知識的不對稱,因為業主的專業知識不足
不管是溝通或是工程監督,往往都無法立即判斷問題的發生
都是等到工程後期甚至完工後業主才能開始看見問題
問題一旦發生業者願不願意負責,那就全看業者的良心了
願意那最好,不願意,那業主要怎麼辦

這時不得不說業主真的是很可憐的啦
因為唯一能保障業主的就只剩下一紙合約
萬一問題是合約中沒記載的
業者只要一概否認,請問你拿他有輒嗎?

也因此反詐騙裝潢監督聯盟的裝潢合約就是這樣產生出來的
他是站在業主的角度所產生的出來的一份合約範本
因為涵蓋的裝修範圍滿廣的
所以業主可以整份個看過一遍後選擇適合自己的來使用
甚至也可以用業者所提供的再去參考這份合約將不足的補上去

合約的簽署本來就是要雙方合意後契約方能成立
條文是否合理這是雙方可以溝通業主也可自行判斷來修改的
同時也代表至少雙方有針對這部分來進行約束
總比合約沒列,一旦發生問題雙方各自表述來的好

最後這分合約是在我發生過裝潢糾紛後才看到的
當時只覺得相見恨晚
最近我又做裝潢了,我也是將這份範本修一修後給我的設計師簽
這位設計師再整份看過後就很阿莎力的簽下了
我當時問他難道不用拿回去仔細看過後再來討論嗎?
他只回了一句,我對自己的施工品質有信心

聽到這句,我當然也就很願意也很放心的將我家的裝潢交給他囉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