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我們在裝修過程中的一些想法與心得,
讓正在準備裝修或即將裝修的朋友可以參考~
這是我們的第一間房子,
老實說,一開始對裝潢真的沒什麼頭緒,
但有一個想法很清楚:希望新家是個可以好好放鬆休息的地方。
因為平常工作步調蠻快的,我不想要回家後還要花很多時間維持,
也希望這個家要能符合我們的生活習慣。

選擇設計公司的原因
我們一開始的訴求就是:要有儲藏室!要有儲藏室!要有儲藏室!(很重要所以講三次)因為我們不想花很多時間去儲藏收納,希望把東西丟進去就結束。
我們家算是格局蠻方正的預售屋,購入時建商還能接受客變,
原本建商給的格局也算方正(3房2廳2衛浴,大三房)。
因此有的設計公司建議我們:「你們的格局很棒了,不要再去更動它」、「不應該去犧牲你的主臥或者是你的客廳,這樣子才能比較氣派」、或是「這樣子很可惜,房子會不好賣」。
但對我來說,我們使用上需求是,
不需要主臥很大,也不需要客廳很氣派,但我就是需要這個儲藏室。
而我們不知道要犧牲哪些空間做格局的調整,才會比較符合我們想要的方式,
所以我們就想找一間可以合作的設計公司。
-
後來我們接洽到有在聽我們的想法的設計公司,
第一次見面執行長就畫圖給我們看,設計公司跟我們的想法可能有一些落差,
執行長也會提到一些實際層面解決的問題,比如說像廚房浴室的空間不能動。
我覺得有點像是有聽到我們的想法,
但也不會讓我們太任性,做出一些不太適當的設計,
而是在這中間取得平衡。
決定合作的想法是因為設計作品是我們喜歡的,
然後又願意在我們的需求上再給予其他的建議,
不是說單就希望作品好看,然後給出一些比較主觀的意見。
這也是我理想中的合作情況。 我跟我先生就覺得好像不錯,可以試試看。
格局調整:為了增加儲藏空間所做的格局變動
- 平面圖前後對比

- 平面圖BEFORE

- 平面圖AFTER

當時的規劃是把主臥空間縮小,一部份讓出來給儲藏室。
然後儲藏室的位置會擋住主臥的門,所以我們就再把主臥往客廳那一側拉,
壓縮一些客臥的空間,創造出這一個儲藏室的空間。
這樣的改法讓整體滿足我們「要有儲藏室」的需求。
設計討論:色調與燈光細節討論調整
原本我們喜歡的是像這樣比較明亮的風格:
過程中也是朝這樣的風格來設計,但是溝通到最後,
當我看到 3D 圖時才驚覺:「這不是我想要的」
。因為平常公司就已經很亮了,我們眼睛都不太舒服,
其實我們需要的是比較慵懶、偏暗一點的空間,
所以在中間整個溝通過程中,也是有做一些色調與燈光的修正,
最後完成我覺得就是我夢想中的亮度。

(很感謝設計團隊接受我這麼有意見,因為我覺得雖然在前面修改的時候很痛苦,但後面在施工執行上就不需要花那麼多心血去重做或者是重改)
-
在合作的過程中,我感受到設計團隊真的有在用心回應我們的需求。
甚至設計師後來是有在抓我喜歡什麼東西。
有時候我只能講述:「這個感覺不對」、「這好像不是我想要的顏色」,
但因為我們不是設計相關學科出身的,很多感覺很難明確地描述。
我做得到的,就是丟很多照片給設計師說:「我喜歡這個、這個、還有這個」,
卻說不出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樣的風格。
但設計師會去揣摩、去抓我喜歡的樣子,我覺得很棒!
各空間完工開箱
玄關空間
玄關是每天回家第一眼看到的地方,設計師在天花板幫我加了我最愛的 Snoopy 燈,這不是我主動提的,是他丟給我看「我覺得你會喜歡」。我看到時真的好感動。

地板用幾何拼接方式,有趣又不會過於童趣;鞋櫃門片則選用藤編設計,透氣也好看。
(亮點還有牆上剛好可以放上收藏多年的藤編史努比)


客廳空間
客廳的沙發沒靠牆,後方做了展示收納櫃,剛好可以放我和先生收集的小東西,還有生活備品。
為了家中的狗狗活動方便,也可以將客廳與餐廳動線設計成「回字動線」
( 這個超級推薦給有狗家庭!!好動的柯基下雨天也可以在室內可以繞著跑放電 )。
電視牆一開始是想用大理石,但價格超過預算太多,
後來走訪建材展看中耐麗石,帶有一點光澤感卻有不失石材的質感。

餐廳與廚房
我們從一開始就想要半開放式廚房(可以隨時監視客廳的小狗跟小孩),原本想說用木材搭配玻璃,設計師建議用鐵件搭配玻璃。
我當下有點糾結,因為感覺鐵件對於有小朋友的環境,感覺不太安全,
最後我們相信設計師用鐵件,完工後也真的沒有擔心鐵件門搖晃的問題!
從玄關望進去,整體空間感變得很通透。
在空間感不要被犧牲的情況之下,也可以保持油煙不要外漏。
鄰居與朋友來家裡作客的時候,都頻頻稱讚這個空間放大術。


餐桌牆上的綠色花磚搭配木柵欄是我先生最喜歡的地方,他覺得這就是他想要的綠色!
( 因為每次開會先生選色都只選綠色,各種綠色的搭配 )
餐桌有規劃插座,手機充電、小家電都方便使用,中島還有收納空間。(超級喜歡)

主臥室空間
主臥原本建商的設計希望床頭朝窗,但因擔心睡眠被高鐵的聲音與早上的太陽打擾,我們與設計師討論許多方案,其中最喜歡的是設立矮牆的方案。(出遊的時候還特意選擇床後是矮牆的房型住)。
但矮牆後的空間也想要充分利用,所以最後決定放置書桌,
在床頭做了半高矮牆,後方是平常辦公化妝的書桌區。
讓我們可以在同一個空間,不論休息或是辦公都可以互相陪伴,但不干擾彼此。
- 原本建商家配圖

- 最終定案平面圖

牆面用柔和的綠色,配上淡綠色窗簾。( 先生選色選了很多綠色,設計師還貼心的提醒窗簾廠商提供合適的綠色選項,當時選窗簾的時候有被這個小舉動感動到,覺得設計師不只是把我們當業主,是真的把自己也融入這個空間)



次臥室空間
次臥室可做為客房或未來小孩房,使用可移動的家具保持空間彈性。
次臥室空間(琴房)
目前鋼琴還沒到,就先放上3D圖囉!
先生想要全綠色... 喜好與空間協調間取得平衡
我對最後的成品非常滿意。我也分享一下我先生的想法。他一開始參與的角色,主要是以實用性為主。
他會覺得怎麼做都好,只要「實用」就行。
但!他有一個非常強烈的小堅持,就是──他超愛綠色!!
什麼都要選綠色,油漆選綠色、磁磚也選綠色,連窗簾都不放過!!
我們去家具店挑沙發的時候,他一開始也想買綠色的!!我真的差點被氣死。

後來我有請設計師幫忙給點建議,
設計師建議說:「因為沙發量體太大,沙發主色不要用綠色,但抱枕可以用綠色點綴。」
我覺得設計師很厲害的一點是,保留了先生的喜好,又兼顧整體的風格協調。
當然,如果全部照著我們的意思做,屋主會覺得「很棒,有聽到我的想法」,
但住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就會發現:「啊,這個綠也太強烈了吧...」
我覺得設計師的專業就是在這裡,
不是完全照單全收,而是幫我們過濾、調和,
把我們的想法轉化成在空間裡真正舒服的樣子。
裝修後的感想與心得
我覺得從入住到現在,更有家的感覺。我不需要為了這個家去改變我自己來配合這個家,
而是這個家原本就是設定,符合我生活的作息。
( 建議大家要裝修前可以拜讀「林姓主婦的家務事3 通體舒暢的順手感‧家收納」,
或是當新台幣戰士,直接找一個懂你的設計師。 )
我覺得這次的設計團隊很願意站在我們的角度,幫我們思考問題、提出解法。
他們願意從我們的生活習慣出發,幫我們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也不會照單全收,而是會與屋主討論,並適時給我們建議。
整個組織分配也很明確,像是我在群組提出問題時,會有人告訴我誰會來協助我,
不然我只知道找設計師,但是這其實會造成設計師蠻大困擾。
感覺是有一個團隊在服務這一個案子,我朋友之前裝修是什麼事情都找設計師,
但設計師手上太多案子,很難每件事都即時處理,最後可能就會影響到裝修進度。
因為一開始房子是預售屋購入,設計也從客變就開始著手進行。
所以在交屋後我們就跟房東說好搬走的時間 ( 人超好的房東讓我們新屋裝潢完再賣房子 ),所以其實在時限上我們給設計團隊很大的壓力。
雖然我們中間也遇到一些調整圖面、工期延後的情況。
木工施工有延遲,但是設計團隊本來就有預期的工程進度表,
所以發生延遲時,他們就做了一些調整,
把系統櫃與油漆的進場時間對調來控管專案節奏,整體進度依然保持在合理範圍。
整體來說,設計公司讓我感受到兩件事:
一是「有一個團隊在一起服務我們的案子」,
二是「這個團隊真的有在努力幫我們找到理想中的家」。
我自己算是龜毛又很多意見的業主
,常常在施工設計圖上糾正尺寸,反覆確認設計團隊是否有更正圖面,
也常常下班就去新家突襲檢查。
設計師與整個團隊卻都願意接住我們的需求,並且明確地安排各階段的窗口,
讓我在整個過程中從來不需要煩惱「這件事到底要找誰」
。如果你對自己的家有想法,但不知道怎麼實踐,
或沒辦法取得很好的平衡,那我真的會建議找設計公司。
從客變到入住,花了2年多,走得很漫長,但也參與得很愉快。
很謝謝設計師當我的神仙教母,把我們醜小鴨的毛胚屋變成溫馨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