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們打算找原屋主的設計師,一來二回的可以省去麻煩,經過一兩次小聊之後,覺得還是得秉持貨比三家不吃虧跟可能一輩子就買這棟房子的心態下,我跟太太決定再去看幾間連鎖裝修品牌,才慢慢發現原先設計師提到的裝潢施作方式是以木工為主,而不是系統櫃。多聽多聊之後,對裝潢、對材料也有更多不同想法了
我們後來特別去了解了一下,像是木工的層板通常是固定的,門板貼皮也可能會有拼接斷層的痕跡,這些在一開始不容易注意到,但如果想要後續有更多彈性調整,就會比較不方便


因為考量未來孩子成長需求,所以我們想要可以彈性變化的,加上考慮到耐用度和後續調整性,所以就選擇了比較合我們需求的系統板
去實體門市時,店長建議我們選歐洲進口的系統板(像是EGGER,KAINDL等),除了外觀細緻、整片無斷層外,質感真的很好。尤其是敲起來的聲音,會讓人有種「嗯,這塊板子很實在」的感覺(笑)
不過覺得有些連鎖裝修品牌的資訊其實不夠專業和精確,所以我們後來找找了跟自己tone調比較合的加工廠做,請他們規劃,也有拿到出廠證明與保固,讓我們安心不少

這次我們主要重新規劃了洗衣儲藏室,選色上也儘量延續原本屋主的色調,讓整體風格不突兀
新的系統櫃則主要是想結合洗衣前後整理步驟跟儲藏收納功能,另一側我跟太太規劃大型物品跟打掃清潔用具收納,我就用大片的門板來做,裡面的隔層是活動式的,讓我可以依照儲放物品、清潔電器用品來調整高低,我一直想要一整面木紋門板,這次終於實現了!細節控的我終於圓夢
裝修真的不能只吸收單方面資訊,還是要多做功課多比較,也算是我們在這次裝修過程中學習到的一個部分吧!
要不是真的預算不足,不然真想整間裝潢都比照辦理
選擇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然後才會用得長久也住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