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跟設計師談裝潢報價
想請問內含總價10%工程利潤、10%工程管理費,這樣是合理的嗎?
因為上次房子裝修已經是10多年前的事,也是請設計師幫忙,但未看到這筆費用,所以想詢問大家必要性和可以議價的空間
雖然對方已把工程利潤,管理費(就是設計費,監工費)攤出來
看起來好像很透明
但是你怎麼知道他不是先抓好了利潤,然後再加一次10%?
一般做裝潢,業主的想法是這樣的:
"我已經擠了頭期款,交屋款,我只能再擠出XXX萬來做裝潢,再多我就只能吃土了"
而設計師,設計公司的想法是這樣的:
"我這個月只能做到X個case, 考慮我要付的營運成本,以及我要維持的收入
這個房子我一定要做到xxx萬,少於這個數換我吃土了"
另外一點
你去市場買雞蛋, 一顆10元, 十顆100元
你覺得付100元好吃力
所以只買9顆付90元或只買8顆80元
即使老闆要跟你加收袋子1元
你終究達成讓自己少花點錢
但是室內裝潢不是這樣
當對方設定了目標就是100元
就算你少拿5顆雞蛋,他還是會把總價灌回100元
這是他的公司本來報價就是他說了算
至於別的設計師收不收
那是別的設計師的自由
設計圖裡有沒有浮報
很簡單啦
設計圖裡一定都要標註尺寸,材質,廠牌
基本的東西
插座安裝,平釘天花板,櫃子,油漆....
這些東西網路上查一查都有大概的基本單價可以參考
好好拿報價單跟圖面來看
有沒有尺寸亂算的,有沒有單價差很多的
自然就心裡有底嘛
想要省錢,就自己花時間心血下去檢查自己下去盯
不然就是撒錢下去讓別人幫你搞定一切
之前作第一個裝潢的時候
我就抓了一個天版尺寸不對的浮報
設計師也無話可說
被抓了以後,他就說那他要收設計費
所以羊毛最後還是出在羊身上
自己先把成本算清楚
你才會知道談判的空間有多少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