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流年似水,定居在這(美式風格 古典與鄉村的恬靜怡然)一晃就12年過去,倏忽之間驚覺小孩要上高中了,希望給兄弟倆獨立空間,便想著該換間大一點點的房子,當初朋友問我打算在這住多久,我都說至少也得小孩國中畢業。習慣了這裡的氣息和步調,離不開了,鎖定以旁邊公園為中心九宮格內找尋,如同當初找屋,就在意興闌珊時,房子悄然而至。或許是注定的緣分,或許是因為不完美才讓我得以親近,很順利地買下。也不做他想立馬找當初的設計師老吳再次操刀,讓新家重生繼續它的使命。怡然恬靜的生活依舊,願未來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已搬進入住一段時間,只有已具生活感的照片。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入門玄關往客廳視角,客廳和餐廳牆壁莫蘭迪藍配色都被電視牆、鞋櫃、櫥櫃和百葉窗的白搶走了丰采,沙發後方為書房及客浴

2022年六月初交屋就立馬請老吳的團隊丈量規劃提案,
七月初簽設計約, 空間規劃和細節大致討論了一個多月,終於有了初步定案,為了搶時間先請建築師申請施工許可證,
七月底先簽拆除工程合約,八月初先行開工拆除,
八月底簽訂工程合約並匯出第一筆工程款,
在這過程中空調、廚具、隔音氣密窗、衛浴...,廠商逐一確認下來並定案,趕在颱風來臨之前先把對外窗戶立好,接著再把超耐磨地板、木百葉、磁磚確認下來。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陽台遠眺可望劍南,大樓外牆拉皮,窗戶都被包膜,短暫的不便會是值得的

從六月初到八月底整整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看似充裕,或許是對於生活空間規劃的要求,對所有細節的擇善固執,需要和所有廠商逐一討論出一個較為合適的方案出來。這三個月就是不斷地趕趕趕,廠商提案,我自己找資料、發想、討論,一家接著一家。雖然最終因為預算考量而有些取捨、妥協,但想讓自己未來安身立命的家更臻完美的心是不變的。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客浴空間雖小但一應俱全

我的印象很深,13年前第一次找老吳配合的時候,我拿著自己畫的平面圖和老吳說空間我想怎樣規劃,哪裡、哪裡我想用什麼、我想怎麼做,老吳忍不住問了我一句我是不是同業,哈哈,這或許是對我的另一種稱讚。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沙發後方客浴視角,房門後是小孩房

從動工拆除的那一刻開始,歷時七個月終於完工交屋。因為離原本住的地方不遠,幾乎是每個星期都會去現場巡視,從整個拆除到幾近於廢墟的狀態,泥做、防水、水電管線、磁磚,再到木作逐一進場,看著規畫的家逐漸成形,內心的期待也越來越深切。不斷地催促負責監工的設計師加緊趕工,但得到的回應是再怎麼趕也要顧好品質,這麼一說我也不好一再催促,或許是這樣的堅持才會有相對應的品質,這也是我再次選擇老吳的原因,設計美醜好壞見仁見智,但至少施工品質是我認同的,這點從我居住了12年的舊居就可以看得出來,當然他們的工法和品質相較於12年前也更為精進。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沙發後方廊道左邊是玄關後方儲藏室、網路機櫃及掃地機安置空間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入門玄關往左邊走即可進入餐廳,左前廚房做門區隔,生活陽台在百葉窗後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餐廳往玄關、客廳望去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廚房這一大片窗戶雖好,但就變得東西都要堆在檯面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原以為廚房空間不大,實際使用上我覺得還是可以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家俱真的值得投資,幾乎都是從舊家搬過來,有些沒代理商有些停產,買不到了,質感依舊
主臥床頭後面是更衣室,採無門片開放式衣櫃,剛搬進來堆放太多東西太俱生活感,就不分享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主臥衛浴一入門就是淋浴空間,淋浴門內外可開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有個獨立浴缸是老婆大人的堅持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第一間小孩房在客廳旁,是家裡光線和視野最好的房間,小孩想預先體驗學生宿舍風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另一間小孩房在餐廳旁邊,還有些書櫃需要添置

我是不是忘了說出流量密碼啊? 回覆就可以看到廠商資訊喔!

除了廠商資訊之外,另外自己規劃的還有
燈具: 間接照明日光燈Costco 線上購買,餐廳吊燈及客廳壁燈從舊家自己拆卸搬運到新家,請設計師公司外包水電安裝。

網路: 自己規劃設置,請設計師公司外包水電的外包弱電廠商(水電廠商自己不敢做) 拉 Cat.6A 網路線

影音電器: 自己規劃、網購電器設備、壁掛架及影音線材,請設計師公司外包水電先拉好 HDMI 線,另請設計師介紹廠商購買安裝電動投影布幕、安裝電視及Soundbar

電子門鎖及 HomeKit 攝影機: 網購,攝影機(看門口、看客廳、看廚房) 自己安裝

後記
關於裝修有很多東西可以談,先拿一般人都問的設計坪數和裝潢費用來說,其實沒有絕對關係,雖然坪數越大理論費用越高才對,但是裝修看人,預算充足有預算充足的做法,預算緊張也有預算緊張的妥協之處,重點在於自己的生活所需以及對於預算控管的嚴格紀律,不然就是不斷爆預算。

接下來有空我就會把預算、找設計師,到每一個我自己找的項目可以拿出來分享的都逐一化為文字,希望可幫助到有需要的人,即使沒有,也當作是自己花費一番工夫的文字紀錄,這紀錄就訂為熊哥開講,應該會分為很多篇。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這幾天將電視牆旁展示機櫃加上 HomeKit 燈條,感覺還不錯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春假期間將藏在儲藏室的庫巴組好

熊哥開講-預算篇
關於有紀律的預算控管,這點其實我也沒什麼好說嘴的,因為我自己也沒做好,不斷爆預算,但這一次裝潢,我也是深有體悟,畢竟還沒有錢到可以不管不顧,不用做選擇可以全要的程度。重點在於哪些是裝修完以後要再更改會很麻煩的,像是冷氣空調、鋁窗、嵌入式廚具、電器、櫥櫃…這些建議是一步到位,畢竟裝修完工後正常情況應該是十幾二十年不動,所以儘可能選些好一點的建材,一般情況,不同等級建材價格差異不會很大,貴的都是工錢,所以在允許的情況下寧可少做(這樣工錢和建材會一併去除),如木作儲櫃改系統櫃或是乾脆就不做,像是我主臥後方更衣室及儲藏室原本有規劃各一排系統櫃,後來就決定不做,入住後再視情況買層架或儲櫃。

P.S. 工錢真的很貴,入住後半個月因為馬通排水不順,和設計師討論後初步認為很有可能是排汙管路塞住(剛好家裡是大樓中繼轉折樓層,又讓我學了一課)的關係,畢竟是很緊急的大事,馬桶是新裝設的,怕通管時通條(即使有另外套軟一點的保護套)弄傷馬桶,所以請衛浴廠商派師傅來拆卸及再安裝馬桶,通排汙管的另一組人馬,設計師也親自跑一趟做售後客服,所以隔天就是三組人馬來家裡處理,沒有任何材料更換,光把馬桶拆卸下來,通排汙管,再把馬桶安裝回去,前後大概一個小時兩組人馬的工錢會讓我覺得很痛,但畢竟是自己沒法做的事,尊重專業該給別人賺的還是要給別人賺。最近雜誌週刊報導未來台灣面臨水電沒人修的事,這是確實會發生的事。

每個人在裝修之前對未來的家都有會有無限想像,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回到現實還是可以先把想要的羅列張清單(Excel很好用)出來,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是網購好手,在網路上比價做功課應該是駕輕就熟,所以應該很容易把每個品項大致價格給找出來才對,比方說想買哪台電視,大概要多少錢? Soundbar大概要多少錢? 洗碗機大概要多少錢…,給設計師裝潢也是一樣,可以分為設計費(丈量費、平面圖、3D圖、立面圖) ,給建築師申請室內裝修許可證的費用也會有個大致行情,裝潢工程可分為保護工程、拆除工程(含清運) 、泥作、鋁窗立窗、水電、磁磚、木作、油漆、粗清、系統櫃、木地板、衛浴、細清…

正常情況下,平面圖出來,要做哪些東西大概也就七七八八了,設計公司那邊應該對預算也會有個底了,這時可以詢問一下設計公司裝修工程預算大概需要多少?

每家設計公司細部建材(板材、膠、五金絞鍊…)的使用、工法細緻程度都會有所不同,所以同樣是泥做、水電、木做、油漆價格也會有所不同,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所以可以找個兩三家設計公司談談看,相信這樣可以對工程預算大致會有個底

正常有點規模的設計公司會收監工費,可以幫忙協調廠商進場時間及施做時監工,所以是可以和設計公司談不同廠商配合的,比方說我告訴設計公司鋁門窗我要全部換新,需要什麼樣的效果或規格,或是有屬意的品牌或產品請設計公司推薦廠商或方案,當然自己也可以外找,到時候雙方一起比價(同產品規格一起比價才有意義) ,如果設計公司推薦的廠商價格較低就讓設計公司包,如果自己找的廠商價格較低,就直說,看是設計公司那邊退讓降價,或是由自己找的廠商承接,決定後就請設計公司後續接洽進場時間施工。

即使是採用設計公司推薦的廠商,畢竟房子是自己在住,我比較在意因生活習慣規劃的合理性,所以設計公司會把我和個別廠商拉群組討論,這樣的好處就是廠商和設計公司建議的東西和規劃,我自己一清二楚,比較不會有意外。

這次裝潢我自己找的廠商有鋁窗、廚具、木地板、百葉窗、吊燈家具、影音電器,最後只有鋁窗採用我自己找的廠商,影音電器則是我自己網購,其他的都是設計公司推薦的廠商比較便宜,吊燈家具雖然也是設計公司推薦,但推薦廠家就是我原本買的廠家,價格沒差異,衛浴則是因為選用同一品牌,市場行情有固定折扣,價格也八九不離十,就讓設計公司處理。

這樣是由下而上,每個部件預算堆疊而上的總預算規劃(但通常這樣爆預算的機率很高) ,另一種就是直接告訴設計公司總預算是多少,自己一定要有哪些東西,其餘的讓設計公司規劃,這樣也是可以

這樣下來預算就七七八八了,但我建議還是至少需要預留有20~30萬以上的預算,因為還有拆除後發現問題需要追加處理(如漏水處理及防水…)的,以及尚未決定的,像是石材、磁磚、取手(門片上的手把)五金、天花板衛浴管線(樓上的)隔音包覆…

設計師交屋的時候和我閒聊就說我有點出乎他意料,一開始我預算踩得很緊能砍就砍,他以為我的預算有限,後面追加建議被打回的機率很高,結果每個追加項目我都同意,而且還挑貴的選,讓他真的很意外。 我說和你們配合過一次就知道工程合約簽訂後還有很多要追加或決定的,所以一開始能砍就砍,後面才有錢可以追加。

林林總總的項目很多,所以善用 excel 或工具很重要

熊哥開講-大門篇
這篇算是事後有感而發的一篇,這次裝修沒有換大門,當初想著一扇大門將近十萬,好的大門破十萬也是稀鬆平常,既有的大門看起來還不錯的情況下就保留下來,等到裝修完交屋再換門鎖就可以。

事實上這麼做也是可以,但需要考量的是對隔音有沒有需求,我就是這一點沒做好功課,舊大門外觀不錯,也沒有和裝潢風格搭不搭的問題,等到裝修好交屋搬進去住後才知道隔音有很大問題,即使我已經買了3M隔音膠條黏貼在門板四周,貼得密不透風,關門還有些緊度,但聲音還是會穿透門片,不管是從屋裡還是從屋外聲音都隔不住。

以前舊家大門就有換新,選的是60A (具有60分鐘/1小時防火時效且具有 60 分鐘/1小時阻熱性/背溫260°C以下時效) 防火門就很厚實,重量也重,再貼上隔音膠條補強,隔音效果就很好,亡羊補牢,只能以後找個時間再訂製大門用套框方式更換。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大門舊歸舊,但看起來沒太大違和感

熊哥開講-門鎖篇
當初也是稍微考量要換舊式機械鎖還是新式電子鎖,大概考慮了3秒鐘吧,就決定換新式電子鎖,大門出入安全有很多因素相互影響著,像是大樓的大門、管理員/保全、大門出入管制、電梯管制、監控、門鎖,但門鎖是進入家裡的最後一道防線,重要性不可言喻,舊家當初裝的是 CISA 傳統鎖,被開鎖難度和安全性無庸置疑,正CISA 鎖還有一個好處,可以不換鎖心直接換鑰匙,不小心鑰匙流出去有安全疑慮的時候,可以再去買一套新的原廠鑰匙,回家後只要用新鑰匙簡單幾個步驟變更一下就可以,唯一的缺點就是要隨身帶把鑰匙和用鑰匙開鎖,在使用情境上難免會有雙手不便的時候,但如果還是想要裝傳統鎖,CISA是我唯一的考量。

既然選擇要換電子鎖,要做的功課好像還不少,功能太多了需要花點時間了解和考慮,鎖心比較簡單,先選擇C級鎖心 (熟練老手也要2個小時左右才能打開,區域互開率接近於零/一千六百萬分之一),至於品牌選擇,除非是我很熟的或是覺得比較無所謂的,不然我都比較傾向大品牌,不外乎就是Samsung Yale 和 Philips 這三家在做考量。

因為我不想要有手把,所以Yale就先被我排除,其餘兩個品牌卡片、指紋、密碼、鑰匙解鎖、緊急充電這些基本功能兩家都有,其他差異就看各人選擇,我選擇P家,主要原因是外型我比較喜歡,功能也比較多,我偷懶了一下直接選最高階旗艦機,多了App藍牙開鎖 (可以坐在沙發上開鎖)以及遠端 WiFi 開鎖 (人在外面可以幫沒設置的家人開鎖,難免會有長輩突然跑過來),門鎖我買得早,後來比較比較被關注的功能像是人臉辨識(解放雙手),貓眼(取代智慧門鈴)我覺得很實用也很想要,美中不足的是藍牙App/遠端WiFi、人臉辨識、貓眼都是分開在不同機種,沒有一個機種是全部有的(哥不想選擇,哥想全要),如果全部功能都有的話,就不用另外安裝智慧門鈴。要安裝之前我還問說可不可以換人臉辨識機種,但不讓我直接換,所以就維持原本的選擇。另外個人情結問題,除非是沒其他選擇,一般我不太會選泡菜貨。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網路下訂的時候很擔心顏色不搭,實際裝上去之後很不錯

回不去了,電子鎖實在是太方便,不用帶鑰匙,門內推拉開鎖,門外指紋解鎖,卡片、密碼幾乎沒用到,門靠上就自動上鎖,沒鎖好還會發警報提醒,App 裝好後只要有被開鎖就會通知是誰用什麼方式開鎖,我還在公司工作,小孩什麼時候回家或出門 App都會通知,科技始於人性。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任何人在什麼時間用什麼方式開鎖都記錄得一清二楚,直接推送到手機

熊哥開講-HomeKit 智慧居家篇
身處科技產業,當初也是想打造個HomeKit 智慧居家,所以買了內嵌式智慧開關、燈條、插座、延長線、水霧加濕器、小夜燈、攝影機…,品牌呢就從Apple 官網建議的選,本來想用內嵌式開關來控制電燈,但功課沒做好,買來一大堆的內嵌式開關不符使用,所以就擱放著,燈條呢,拿了一條5米的裝在客廳展示櫃(就是庫巴那一個),效果還不錯,水霧機呢就只是拿來加精油當擴香機用,插座和延長線還收著,最近有買了新的內嵌式開關試試能不能實現三切功能,這樣就能實現傳統開關和智慧開關並存,想控制客廳、餐廳、廚房三個空間的電燈。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自己佈建智慧家居的代價就是買一堆東西來試錯

說真的我也想不出要有多智慧、要控制什麼,木百葉窗控制不了,空調嘛到家裡再開好像也可以,出門忘了關也沒關係,如果像我同學家裡搞得像無塵室門窗緊閉不開,全熱交換機和空調24小時運轉,這樣也不用控制,回家就是想舒服的休息待著,如果裝燈條作燈光色溫變化,又好像沒回到家裡,像是再另一個地方繼續工作(應酬) ,還可以控制什麼? 大概只剩下燈了吧,懶惰不想走來走去就靠 Siri,所以對於智慧居家的想像大概就這樣了。

最好的智慧控制就是連動手都不用動手,連說都不用說。

熊哥開講-監控攝影機篇
年紀一大就會有些健忘和擔心,常常電梯坐一半心裡就想門有沒有鎖好、瓦斯爐有沒有關好,所以一開始就決定要架三台攝影機,門口、廚房、客廳各一台。原本舊家有一台小米攝影機也覺得很好用,反正就是想看隨時可以看,想說家裏要打造HomeKit 智慧居家,攝影機是不是也要來個HomeKit版,做了一下功課HomeKit 攝影機的好處是可以直接綁在 iOS家庭裡面,這樣就不用再裝攝影機廠商的App,大家都知道現在C/P值高的攝影機都是對岸的,難免會有些疑慮,將攝影機直接綁在iOS家庭應該可以大幅降低疑慮,但有個缺點是綁在家庭App上比綁在原廠App上控制/設定功能變少很多,我選了Aqara Camera Hub G3,是還不錯,我也有把舊家的小米攝影機裝設在餐廳(看生活陽台),真心覺得如果對影像資料會不會流到其他地方去不是很在意的話,小米攝影機還是C/P值最高的攝影機,論外網穿透能力(手機4G/5G網路連回家裡監控/控制)還是小米攝影機的穩定度高。

現在攝影機的影像辨識和動作偵測成熟度高很多,像我裝在門口的這隻攝影機只要有人靠近就會通知到我手機(原廠App)並另存有人動作的這一段畫面,可隨時回看,另一個好處是外送食物或貨品都請管理員直接讓他們放到家門口,反正隨時攝影機監控著,我也會知道外送員什麼時候把東西放在門口。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架在門口的攝影機偵測到有人就會通知

熊哥開講-五金絞鍊篇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最常遇到的情況是抽屜拉到一半卡住或掉下去,櫃子門片歪一邊,所以我很在意五金絞鍊的品質和耐用度,舊房子在裝潢的的時候就和設計師特別交代所有五金絞鍊都要用Blum的,所以所有的抽屜都是Blum的緩抽,質感真的很好,到現在用了13年了,依然順暢,但還是有些地方沒注意到,那就是門片,雖然用的是Blum的絞鍊,但沒有加上緩衝背包,一開始的時候關門的聲音會砰一聲很大聲,後來加了個緩衝砲台解決這個問題,但質感就有差,這次裝潢和設計師交代全部都要用Blum的緩衝絞鍊,這樣就沒有多一根緩衝棒或砰一聲的問題,特別是家裡有小孩的,緩衝絞鍊真的會為生活質感大大加分。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技術在進步,緩衝不用揹背包,很有質感

輕美式 歲月靜好悠然自適
就是這個橘,抽屜推抽了十幾年依然感動,質感依舊

待續…
2023-03-31 8:27 發佈
在台灣這風格滿少見的,謝謝分享
不錯
從細節中可以看到很多是第二間的實用處
好的傢俱真的可以用一輩子依然美麗~
看了樓主前後兩間房,風格乍看類似,實質有許多地方不同
但不變的是舒服

恭喜囉
恭喜恭喜
優質分享~~
有種黃宮的感覺 奢華大方
真不錯啊
感覺是個舒適的家
謝謝分享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