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翻修小撇步自住篇|老屋翻新-自己居住的翻修如何節省預算?

近年開始興起老屋翻新的風潮,讓許多動輒三、四十年的老屋,有了新的樣貌。
老房子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有著不可抹滅的記憶情懷,甚至是很多人所謂的「起家厝」。
隨著屋齡增長,損壞破舊是必然的,但透過整理及翻新,是可以避免老屋生病進而造成某些不可挽回的遺憾。尤其是老屋生病最擔心「水電老舊」、「管路堵塞」、「設備不安全」
等三大病徵;翻新,也是喚回老屋安全的重要行動。

老屋翻新自住必須知道的事:

老屋翻新基本流程-
老屋翻修小撇步自住篇|老屋翻新-自己居住的翻修如何節省預算?

安全性│水電管線配置

老屋不管是內外,幾乎都會有歲月造成的老舊破壞。常見像是「漏水」、「壁癌」、「水管鏽蝕」、「防水失效」……等多重問題。

1.水電瓦斯管線的汰用年限,以及管路的暢通
一般電線的壽命約為15年(需視使用狀況而定),通常老屋的屋齡已經與現代的用電需求脫節,現在使用大功率電器時,可能會因高溫導致危險。而水管的壽命約10~20年(仍需視實際使用狀況而定),水管則是較容易出現生鏽鏽垢、重金屬堆積及漏水問題。對身體健康及居住品質都會造成影響。
2.找出壁癌的根源問題
斷水除漏,通常為清除壁癌的首要功課,甚至是肉眼無法看見的微量漏水也極有可能再次造成壁癌問題。若老房子已經發現有壁癌問題,不妨趁著老屋翻修的同時將水源問題找出,並將防水工程重建,才能避免日後因漏水而衍生其它的紛爭及問題。

一般來說浴廁、陽台(露台)、頂樓天花板都是檢視滲漏水的重要區域。
老屋翻修小撇步自住篇|老屋翻新-自己居住的翻修如何節省預算?
3.注重設備安全性及廚房專用迴路的計算設計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各式智慧型電器用品因應而生。早期老房子規劃的廚房用電恐怕也已經不合時宜,對於老舊線路也可能有不堪負荷的情況。所以在翻修時,也要把用電量最大的廚房專用迴路也一起規劃設計,確保用電安全。

檢視居住需求│重建符合自住需求的格局

相較於一般室內裝修,老屋翻新的基礎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既有老屋的格局,大多已經和現代生活的機能形態較不符合,所以很多自住的朋友這時可以趁此將室內的格局一同大改造。格局的考量點不外乎幾個重點可以供大家參考:

1.公共區間及各空間使用性的優先順序
每個家庭使用公共區間的習慣不同,相對也會影響規劃。
例如有些習慣自己料理三餐的家庭,在廚房的建構及收納還有餐桌等設計上,區域就會多一點,而有些人重視客廳一定要大氣,每個人對於家的各公區使用定義不同,趁著老屋翻新時,在有限的空間下,就可以把公區的比例考量進去。

規劃適合老中青三代的餐廳區,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家裡的美味製造者
老屋翻修小撇步自住篇|老屋翻新-自己居住的翻修如何節省預算?

2.家庭人口結構
讓一家人都住的舒適的最基本要素,目前家裡有幾口人?房間以及衛浴習慣怎麼規劃才足夠?近期是否有可能迎接新生命的來到?長大的青少年是否需要自己的獨立房間?長輩的孝親房應該怎麼規劃,才能做到利於生活的無障礙空間?打造適合家人的老屋翻新結構,要思考的細節其實真不少,也唯有如此,讓家人住的舒服,老屋翻新才有了其意義。
3.融入實用的生活機能,避免收納不足造成的空間雜亂
您是否也碰過因為在裝修初期未能妥善規劃,導致完工後發現缺東缺西,只好再添購活動櫃來收納?
很多客戶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其實家裡空間凌亂,就是因為在初期就沒有把收納機能考量進去,導致在房子完工之後,才會意識到某些東西的不足,導致後期又採購了很多箱櫃。
不僅佔到空間,而且無法融入整體設計,讓家裡看起來更加雜亂。
所謂生活收納的規劃,考量的細節不少。
最基本就包括:(玄關)鞋櫃收納、書籍收納、雜物收納、衣飾配件收納、廚房用品收納……
家裡的生活人口以及大概物品的多寡,都必須考量進去。

將室內收納及廚房收納兩大重點於翻新時就先考量規劃,打造美感十足的老屋翻新
老屋翻修小撇步自住篇|老屋翻新-自己居住的翻修如何節省預算?老屋翻修小撇步自住篇|老屋翻新-自己居住的翻修如何節省預算?

聰明品味的生活│符合家庭成員居住的室內設計需求

老屋翻修自住宅的核心,就是符合家庭成員的居住需求。
以國內的老房子架構來說,對於老人家是較不友善的,所以在翻新之時,若有老人家,就更應該重視整體的動線及流暢度,包括居家「無障礙」空間的規劃、路線的淨空,廚房設備使用的擺設,以及全屋盡量避免高低差等問題。
2021-12-27 9:57 發佈
感謝分享
老屋改造有太多細節要注意
光是處理漏水就很頭痛

而除了室內設計
建築外觀也是需要拉皮更換
只是很可惜
我們經常見到內部改造完畢
外觀還是殘破骯髒
這可能無解了
感謝分享
正好有老屋裝修的需求,值得參考
感謝分享~
感謝分享
感謝分享!
感謝分享.. 電視牆很棒
感覺分享
留言做個紀錄收藏 , 謝謝分享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