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買房的決定,衍伸出後面需要更多的決定
選擇室內設計師就是一個重大的決定之一
想跟大家分享我們在找設計師的心路歷程
也想聽聽大家是怎麼挑選自己的室內裝潢設計師
首先需要
明確定義基本的資訊和裝潢的風格方向
- 屋子是新成屋還是中古屋
- 裝潢預算
- 裝潢風格
- 家庭結構
- 是否有特殊需求
- 基本資訊
- 裝潢方向需求
- 無印良品的大量實木 (無印風)
- 木頭色和白色 (北歐風)
- 光線明亮
- 配色以 白色,淺灰,木色
- 開放格局(我們希望有一間開放的書房工作室)
- 簡約、多工收納
- 木質地板
如果有類似的格局那更好,方便與設計師溝通
裝潢預算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口袋的深度決定家的樣貌,所以能花多少錢在裝潢上,要先想好,
但實際上提出的需求會花多少錢,
初心者是沒辦法完整的預估,
你只能先想能掏多少錢出來做裝潢
網路資訊茫茫,有了上面的幾個要素,
我們自己是透過以下方式去找尋設計師,
第一階段的遴選
仲介介紹
我們最先獲得設計師的管道是透過仲介介紹的,因為在屋子成交時,
我們的仲介知道我們還沒有開始找設計師
就先推薦了兩位給我們,
一個是曾當過仲介的統包A(與我們的仲介是前輩與後輩的關係)另一個是,我們的仲介自己家裡請的設計師B
朋友介紹
身邊的友人也因為當兵時有認識,可以通包的統包 C當然如果身邊的友人也已經有購屋和裝潢的經驗,
也是可以藉由他們推薦,
自己上網找尋
自己也應該要上網做做功課,自己找尋設計師所以我們透過mobile01 居家版,
去爬別人家的裝潢設計開箱,有看到喜歡的相近設計或配色,
再去留言詢問該裝潢的設計公司資訊,
因此我們找到了設計公司D
我們還到室內設計的網站 狂刷作品照片(把它當IG來刷),
除了看風格,也看看相近的格局裝潢,
有趣的是,
刷了好幾個滿意的裝潢照片,發現幾乎都是設計公司D的作品
心裡又更篤定了 設計公司D的地位
第二階段的篩選
接著我們就開始約這四家公司來幫我們的新家做丈量的服務
有些設計師在丈量階段就會收費了,但我選到的都沒有預收
統包C
最先進場丈量,但使用的工具就是傳統的捲尺,一本筆記本和筆丈量的當天我們當面說明一下喜歡的風格,
以及希望把靠近客廳的臥室改成半開放空間,
還有主臥對廚房和次臥室的風水問題,
就回去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製圖,
- 統包C丈量平面圖
- 統包C拆除隔間平面圖
- 統包C設計費報價
比方說要放的衣櫃,收納櫃、床頭櫃、電視櫃、電器櫃等等⋯
但並沒有特別針對我們的格局做出建議,
並開始說明後續的報價
我先依你們的需求繪製平面配置圖給你們看,若平面配置圖沒問題就要先簽設計合約跟設計費的50%才會繪製設計立體圖跟施工圖,圖面完成後會收設計費最後的50%,再來是進行報價,報價完成後沒問題就會簽訂工程合約及施工。
都還沒討論設計內容就跟我們報價請款,
我們根本還不清楚這位統包的設計能力.
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心裡就已經把這位統包給排除了
設計師B
這位設計師主要是商業空間為主,但因為是仲介自己家裡的裝潢設計師,根據這位設計師表示,算是自己人,所以才在「忙碌的」階段,
估估看我的案子,
於是我把統包C給的平面圖,傳給這位設計師,
也大概把現場的照片和我們的需求跟他說,
但他在初步階段就跟我報價快200萬.....(因為他是平常都在做信義區櫃位的)
於是我也表明不是只有請他幫忙丈量,所以會有同業間的比較
這位設計師也不想浪費時間,於是在沒有丈量的情況下,
就與這位設計師擦身而過了
統包A
這位確實帶了一個「設計師」到現場丈量,在丈量的過程,我也注意到丈量的工具除了捲尺外還有雷射測距儀,
給人的專業感受上又更上一層,
這位統包趁設計師丈量的過程中,也會和我們邊聊需求和規劃,
並且以過去當過「仲介」的經驗與我們分享房屋的規劃和配置,
讓我能明顯感受到和統包C的差異,
- 平面圖
- 估價單總表
- 估價單明細1
- 估價單明細2
- 估價單明細3
- 估價單明細4
- 估價單明細5
- 估價單明細6
- 估價單明細7
透過圖面就可以發現跟第一個統包C有明顯的落差
- 首先在平面配置上,已經預先幫我們在圖面設想好
- 有試圖幫我們想辦法達成太太想要玄關的需求
- 出圖的部分也比較清楚跟專業
- 還出了一份預計的施工報價單
設計公司D
這間設計公司是我們在mobile01上看到一篇房屋開箱作品後,發站內信詢問到的設計公司,透過100室內設計 刷作品時,刷到喜歡的案例也都是這間設計公司的作品,
以作品的角度來說,是符合我們希望的方向,
於是就上他們的官網填資料預約,
在一個平日的晚間,設計師帶著小助手來丈量,
過程沒有詢問太多,量測的儀器也是捲尺和雷射測距儀,
約莫一個禮拜後,就相約到設計公司D的公司位置看初步的平面規劃和報價
- 設計公司D丈量後的平面圖
- 設計公司D丈量後的初步估價單
但報價單卻讓我們覺得是不是有什麼誤會XD
不過在第二次的碰面和需求的詳細討論及說明,
設計師都可以馬上拿出過去作品的照片供我們參考,
讓我們對於這個家的規劃上更有信心。
總結
在找尋設計師的過程,除了需要過濾龐大的資訊量外,
還需要個別約時間讓設計師到府丈量以及花一兩個工作天與設計師溝通
我想透過幾次與設計師(或著統包)的對談,會建議一個理想設計師
1.初次的丈量工具要有雷射測距儀
因為我們深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是說傳統的捲尺不好,但我們相信雷射測距儀除了更精準外,在丈量的速度上也會快上許多。
2. 好溝通,合得來
設計師(統包)跟屋主其實是個合作關係,如果設計師「歹到頂」,裝潢的路上會很痛苦....
3.除了聆聽屋主的想法外,會適時的給予想法或建議
如果都只聽我們屋主的想法,那我乾脆自己當設計師....4.要有過往的作品照片
畢竟空口說了一嘴好的設計,但過去的作品沒半個的時候,就很難讓人願意掏錢出來買這個設計...畢竟設計費也不便宜...
5.好的評價
可以上網先搜尋設計師或該公司的評價,ptt / mobile01 / google 評論 等網站,都是可以參考的依據
6.合理的報價
「設計」這東西很難去定義一個設計師的價格太高或太低,對我們來說只有是否能夠負擔,卻也是一項立判高下的依據,就看個人的口袋深度了
綜合以上的幾個因子,我們在統包A和設計公司D之間做了一陣子的抉擇,
|
|
|
|
|
|
|
|
|
|
|
|
- 統包A無法拿出類似無印風的過去作品照片
- 在報價上統包A的設計費高於設計公司D,且工程款的部分也沒有因為全部交由他們做,設計費就有所打折
- 設計公司D較為知名,在mobile01和100室內設計都有相關的作品介紹,而統包A查不到任何的評價
- 雖然工程報價差了100多萬,設計合約 和 工程合約 是分開來簽的,可以委託設計,而工程部分則可以視狀況,在設計結束後決定是否續簽工程合約。
希望我們的選擇過程,能幫助正在找尋設計師的你們有個依據
至於已經裝潢畢業的學長姐們,是如何找到你們的設計師呢?
再麻煩分享一下
謝謝
補充說明
因為初期我們不懂,所以對於需求會花多少的預算不是很清楚,只自己抓出用100w來裝潢的心理數字(大家應該都會這樣吧?)
對於整體實際下來會有多少錢的控制沒有太多的概念,
我們一開始提出的需求
客廳部分:- 要有玄關和落塵區的設計
- 調整電視位置到另外一面牆上
- 敲掉既有的電視櫃
- 敲掉改成半開放的書房
- 要有臥榻
- 要有書櫃
- 要放一架鋼琴
- 原屋的系統櫃敲掉
- 希望桌子旁邊有一個小的中島
- 一整面的衣櫃
- 床頭壓樑,做上下的床頭櫃
- 做一個太太的化妝桌
- 衛浴設備(馬桶/洗手盆/鏡櫃)五金都換掉
- 廁所打掉重做
- 天花板拆除
- 做乾濕分離
- 做衣櫃
- 床頭壓樑,做上下的床頭櫃
- 舊有廚具全部拆除換新
- 天花板拆掉重做
比方說
- 我兩間廁所要打掉重做,其中一間補做乾濕分離(原屋狀況可以看下方延伸閱讀),現在有經驗就知道敲一間廁所重做大概要抓15~20w,但原屋的廁所使用上並沒有問題,只是一間沒有乾濕分離,另外衛浴設備也都是HCG,但因為潔癖的關係,希望能買新的衛浴設備。
- 次臥室一開始也是有進行規劃,但小朋友也還小,老實說也沒有必要先做
所以經過與設計公司溝通後,瞭解後是有機會降到我們預期的範圍(100w左右)
後期我們是有做“需求的縮減”來達到我們理想的預算,
上面的報價不是最終的報價,而是我在描述決定要跟哪個設計師簽設計合約時,
第一次拿到工程粗估的報價,所以不是最終的報價
當然故事結尾也峰迴路轉,我會再跟大家分享後續
延伸閱讀1 10年 三房兩廳一陽台 低樓層 中古屋(原屋) 開箱
延伸閱讀2 室內裝潢設計 心路歷程 流程 費用報價分享 (下)
文章同步於 好攝爾康-室內裝潢設計 心路歷程 流程 費用報價分享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