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始的裝潢是音樂教室,所以沒有廚房(但是居然有吧檯= =),有客廳和一個和室加一個書房。原本微改勉強可以住兩大一小,但隨著二寶的出生,開始出現很多居住上的問題。
老屋問題點…
(順帶附上舊屋照片)
缺日光
唯一的光線來源在和室,但由於窗戶被和室拉門擋住基本上室內是沒有日光的,室內完全靠電燈,因此全日都呈現很昏暗的情況。


缺廚房與餐廳
原本是兩大一小跟圍著茶几坐在地上吃東西,極度不舒服,所以大部分情況是外食。由於老婆對烘培很有興趣,加上二寶出生,一家人也需要地方好好坐下來吃頓飯,原本的吧檯跟茶几實在是不敷使用。


缺兒童房
原先大寶跟我們一起睡和室,而書房則是被我自己霸佔來做模型以及堆雜物,隨著大寶長大與二寶出生,這樣子的使用模式也無法再持續下去,雖然我很不想放棄做模型這個嗜好,但在台北市寸土寸金,我的這個嗜好也不可避免被家人討厭(佔空間)。


管線老舊
由於是快40年的老房了,水管其實兩天不使用之後一開就是紅色的水繡,為了家人的健康,這個必須要盡快處理。紅色水垢在廁所尤其明顯。

缺乏通風
由於我們房子是面向大樓內側,唯一窗戶通往大樓中庭,就算打開窗戶,中庭空氣也是不會流動的,結果就是房屋內二氧化碳過高,成天昏昏欲睡。
格局不方正,整體空間狹隘
除了老大樓格局不方正,坪數不能有效利用之外,挑高也是很大的問題。由於此大樓當年一到四樓為電影院,為了讓戲院挑高最大化,建商惡意縮減五樓以上的挑高,住久了很有壓迫感。

以上幾個缺點對於兩大兩小的家庭來說都是需要立即改進的。我們當時也有考慮過搬出台北市,用時間換空間,但由於原本的地點實在是太方便,正樓下就是捷運綠線出口,對於很不喜歡通勤的我們,最後決定還是想透過重新裝修來解決問題。
找到好的設計師其實也滿有運氣成分的,跟公司同事午餐時碰巧聽說同事的老公是室內設計師。也因為透過這一層關係,我會比較放心。跟設計師約見面幾次討論之後,就放手讓設計師來做了。
設計師自行開業,規模不大但經驗豐富,基本上一段時間內會偏向專注於手上的案子,投注時間在工地監工掌握現場狀況。
另外設計師水電基本功非常紮實(這個非常重要!),整體設計也是依照我們家的需求來做規劃並加入一些有趣的設計元素。
他提出幾個打造重點來改善前面說明的問題
• 臥室改為玻璃窗,把自然光線拉到客廳以至於全家
• 再盡量不影響挑高的情況下(應為本來挑高就很差),用較隱蔽的方式置入全熱式交換機來強化室內通風
• 透過更改沙發與客廳的動線,來創造出開放式廚房與餐廳的空間
• 盡可能利用不規則空間,來最大化兒童房與臥房,並另外規劃隱藏書房,讓我還可以保有做模型的空間(我非常感謝他)。
設計師經過3個月與工班團隊不間斷的努力,準時交屋,直接來看成果吧!

首先是非常大器的電視櫃跟玄關櫃,用色風格統一,收納實用性也極高

玄關櫃左側為浴室隱藏門

客廳玄關門檔既省空間也別具巧思


臥室的光線現在可以拉的到客廳



整面的主臥室玻璃牆隔間 (牆後面有隱藏遮光捲簾,睡覺可以拉下來)


乾溼分離浴室搭配室內換氣加熱機,黑色衛浴套件質感超棒



兒童房空間也夠大,設計師也特別設計部分玻璃牆來保持光線通透與設計感(睡覺可以拉下遮光捲簾),配備雙衣櫃



開放式廚房與餐廳,我自選的配色稍微狂野一點,中島部分完全配合老婆愛用烤箱尺寸。



緊鄰廚房之後的陽台,也具設計巧思


臥室相當有質感,設計師也充分利用空間創造出大容量衣櫃



重點是設計師幫我特別擠出來的書房啊(模型室




所有房間皆有全熱交換器進風出風口,確保室內空氣清新(如電視機上端為出氣孔)

心得:
快四十年老屋翻新確實難度很高,管線全部重拉並搭配全新的水電配備,經過雙方不停的討論跟取捨,設計師居然可以有效把預算壓在非常合理的範圍。
整體設計風格完全符合我們心中的預期,完工後可以說幾乎沒有追加款項,全部都在設計師的預測範圍之內。施工期間設計師也每天親自來監工,台北市內大樓施工的限制跟規範尤其多,甚至還會有很多同大樓的鄰居中途來關心(抱怨),好在設計師很有經驗的跳出來不斷幫忙解說,排除鄰居疑慮XD,讓我們中途不用擔心。
雖然設計師公司規模不大,但整體設計裝修的成果讓我們現在兩大兩小有很好的居家品質,幸福感爆棚 ,我們很感激設計師一家人在整個裝潢過程的付出。
想要負擔得起也不將就的居家品質,我衷心的推薦我們新家的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