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Hsiao wrote:9.5跟15公分。看(恕刪) 謝謝~~因為水電師傅推薦說15的比較能散光 光的分布比較平均 還是要有幾顆(1)以客廳來說 又覺得15cm造型有點 普通 所以想放幾個9.5的 --->或者會建議客廳9.5部分改為另一排軌道燈?(2)臥室想說不用太亮,所以以9.5為主 --->那會建議主臥的15可以拿掉嗎?(3)書房的想法原本是基本光源有,看書還是會以閱讀燈為主(檯燈)
散光與否,是看燈具,你們可以買有擴光板的。光就會比較均勻你們空間不算大盒裝坎燈應該一組就夠客廳左右都是走道9公分各兩顆應該足夠沙發那4顆一般我是不會平均放在頭上。會選擇靠牆壁,或是擺沙發兩邊除非你們會在沙發上看書之類的。人會停留的重點位置加亮就好(例如鞋櫃位置可以多放一顆9公分)主臥的換成9.5就好。拿掉會太暗6000k太白,會像辦公室。
MaiMaiYay wrote:因為和統包溝通打算自己去買回來給師傅安裝,不知道這樣的空間燈源配置會不會太少整體流明度夠不夠~~感恩~~ 燈光對氣氛的營造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有人說照明是最便宜的裝潢。臺灣枉稱開發中國家,如果照明設計還停留在問「會不會不夠亮」就跟進餐廳在問「這家吃不吃得飽」感覺很像。真的想知道夠不夠亮,有CNS國家標準可以查什麼作業環境適合多少勒克斯。但我要提醒,業主可以多思考「這樣夠不夠暗」而非「夠不夠亮」
robuni wrote:燈光對氣氛的營造有很(恕刪) 謝謝! 原本自己的想法是往想要在哪邊看到什麼樣的燈光、擺設、氣氛來設定。不過給到木工統包師傅有和我說他們覺得光源不足等等,所以想說看有沒有辦法兼顧原本的想法&光源足夠的需求,到時候透過開關切換來決定當下需要使用的光源量~ 感謝感謝~也讓我又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和師傅討論了!
MaiMaiYay wrote:透過開關切換來決定當下需要使用的光源量 真的需要調光,應該靠調光設備,但臺灣傳統的習慣卻是靠電子切換開關。而無論靠調光設備或靠電子切換開關來調光,往往實地使用下來,使用者才恍然發現,原來自己在什麼環境習慣從事什麼作業,其實都很固定,當初設計的調光需求,竟然很少會真的去調。想保留未來調光的彈性當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好好想一想你會在每個地方做些什麼,做這些事需要多少照度?妳會發現,很多即使需要高照度的精細作業,也只要靠一個局部照明的檯燈、立燈之類活動燈具即可,主照明還有很多其他的功用,甚至可以大幅減少。反倒是各式各樣壁燈(走道壁崁燈、洗牆燈...)的運用,會比下照式主照明更值得您費心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