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教]台北老舊公寓裝潢注意事項

想請教各位網友,
目前在台北市南港、老公寓,34坪、屋齡約50年、3房2廳1衛2陽台
預計會成為家人的新住所,

雖然這中間應該有裝潢和換過電系,
但畢竟是自住的,還是希望全部重新裝潢

目前預計施工的內容
1、屋內水管全部換掉(暗管)
2、電線全部重拉
3、網路線重拉(Cat 6a)
4、開關、燈系全部換掉
5、原本浴室重新設計乾濕分離
6、評估是否能多加一個浴室(避免搶廁所)
7、廚房打掉重用(全部廚具換新)
8、地板換成木質的(原本好像是貼皮)
9、窗戶全換氣密的

以上是考量老舊公寓,又位於較低樓層,近馬路,
家裡會架設NAS,走10GbE網路,所以線會先拉好
這是初步的估算,

如果能用隱藏應該會盡量使用暗管的方式,雖然價錢可能稍高,但比一堆明管繞來繞去看起來好,


基本上這些重點可以先用,
因為預算有限,所以必要的為主,
至於系統櫃和其他部分,就看屆時以上師傅估價多少後再評估是否一併施工,

想請教
1、基本上列了一些裝潢的必要工程,想詢問看看有沒有漏掉或是有建議一併施工的?
2、如果有舊屋裝潢經驗的網友,是否能提供大概這價位落在多少上下?
3、如果有網友能介紹北部較為合理的師傅也是可以私訊


謝謝
2018-11-30 16:54 發佈
給樓主參考一下,你應該會包含地板整個打掉重作,主要要考慮一下你的樓高,然後是否要做天花板,這樣,樓高會剩多少?

基本上,應該都是可以走暗管,畢竟你整間打掉重練了。 主要是你的配電箱的大小,能塞進多少P的電箱,還有你的弱電(NAS等機器設備),預計要放哪邊? 這會牽扯到你網路線怎麼走。

另外,我當初有一件事後悔的是,天花板上面沒有走網路線,不然,就可以在其他區域補強AP基地台(Thin AP架構) ,這方面你也可以規劃看看。

至於費用喔,取決於你的用料如何,同樣看起來都是木頭地板,超耐磨跟實木就差了4倍。 都是超耐磨不同廠牌等級,價格也就不同。

不過,我覺得這種老屋,以34坪來說,很省很省花應該也要花個150左右吧! 看起來你還要打牆,砌牆(因為要弄浴室)。

而且,台北市有一筆花費你絕對跑不掉,就是裝修許可,這又是好幾萬支出。

最近剛完成自己的小小空間,給您參考

小小的空間,但地板價位真的差異很大


廚具也是另外一個燒錢的地方。可以從4萬~40萬甚至更高,就看你要什麼東西


全室使用Cooper IG8300插座


電燈開關都是支持Homekit認證的開關。 然後要求每個開關座一定要配置中性線。


小小的一間房子,就用了34P的配電盤。 所以,你要思考一下,到底要多少回路,如何配置。



老屋難得可以打掉重練,要多多思考你要的是什麼,很多基礎建設,也只能一次而已。
我家裝璜好半年了,情況跟你類似,我室內約有40坪,水電不含燈具衛浴花了12萬,做的不錯,我的經驗是,
水電,要找有証照的,估價單要詳細的,多找幾個估價,多比較

god74331 wrote:
想請教各位網友,目前...(恕刪)


全室熱交換...空氣對流
類似空調的全室除濕設備

這兩個都需要基礎工程
天花板可能要砍掉重練
事後再做粉麻煩..

空調

吊隱式還是分離式? 冷暖還是只有冷氣..

吊隱式需要基礎工程
事後再做粉麻煩..
天花板可能要砍掉重練

洗澡用天然瓦斯還是電熱水器?

浴室乾燥暖風設備


有些一開始就要規劃
需要基礎工程
過幾年在動
會暈倒

地板
最近都流行全室木地板

電視牆
需要基礎工程
過幾年在動
會暈倒






ilss wrote:
很省很省花應該也要花個150左右吧


最好要抓 一坪7~8萬


ilss wrote:
台北市有一筆花費你絕對跑不掉,就是裝修許可,這又是好幾萬支出

這筆我沒花! 我拿來買小禮物送鄰居! 只要鄰居沒人去檢舉,而且你也沒動到梁柱、外牆,施工時也把窗戶遮住(避免對面大樓的人看到你在裝潢),通常可以省下這筆錢!

電源插座我都用3孔的,而且每面牆都至少有1~2 個插座(寧可多裝幾個位置的插座,免得日後拉延長線很不美觀)

床的位置要先決定好,這樣設計燈的對切開關才方便(一個在門邊,一個在床邊)

牆面的顏色 如果拿不定 建議你用白色 (百搭 不後悔)

我們家兩大一小 才三人 廁所 1.5衛 剛剛好! 只有一間廁所 不是很理想!

打牆 很花錢 能不打儘量不要打 <==> 空間大小如果沒規劃好 以後使用會很不方便 該打的牆還是要打 (這樣說好像有矛盾,我們家的實際例子 就是我比較胖 原先屋況 廁所比較小間 所以我就打牆 還好有打牆 哈.... 否則我就難過了)

舊公寓搬家電、家具,還要注意樓梯間、門窗的大小! 因為有家電、家具要搬進去的問題,我家的後陽台當初就是放不下惠而浦的洗衣機(美系的都比較大台),後來只好改成日系!

防水! 廁所防水很重要!

水管、加壓馬達: 廚房排水要不要拉屋外明管 自己觀察、自己考慮,熱水器水壓夠不夠也要注意!

電線的規格要注意 最好自己提需求(線徑、廠牌)

你沒算冷氣耶!
50年的老屋 建議趁現在政府有補助免費 先做個耐震評估

god74331 wrote:
想請教各位網友,目...(恕刪)


注意有沒有漏水問題跟壁癌,要多準備一筆預備金以應付突發狀況,一般老屋都會傾斜如果地面拉水平你可能要考慮牆面要不要重新拉平

還有你的房子是 RC 還是加強磚
一浮雲
50年老屋的確建議先做安全評估,再來考慮裝修方式與風格
老屋可以考慮工業風格裝修,減重又省成本
1.全熱交換機好用!或是全戶的空氣清淨機。大門也建議換個防火的。廚具也別放過,基本上能換就換掉吧!
廁所通風管自己配硬管道戶外不要用大樓管道間的,管道間也要記得請泥作封死。還有電力可能要加大,這都要注意。
2.一坪8萬以上,預算不夠先不要多太多系統櫃。
3.可以自行爬文,不要急,貨比三家不吃虧,找個有證照開了三年有10個以上作品的設計公司討論吧!


ilss wrote:
給樓主參考一下,你應...(恕刪)


感謝您的建議,
開關和電線和管路中,
我也是覺得要一次到位,省得之後還要重拉找麻煩,
但是礙於預算上的限制,須謹慎評估


這部分預計等12月底交屋後,實地規劃,

您的建議幫助很大,謝謝


華仔4157 wrote:
我家裝璜好半年了,情...(恕刪)

12萬,感覺起來還可以接受,
水電的證照是直接跟水電師傅詢問嗎?

看到有些裝潢到一半就跑掉的,或是中途加費的,
也很擔心會遇到.......

謝謝您的建議


allenhuang1971 wrote:
全室熱交換...空氣...(恕刪)

感謝您提醒,

南港靠近山區,濕氣勢必會稍重,
是有規畫使用除濕機。

其實當時在看很多文章,也有考慮全室熱交換

但是這樣施工下來,可能會超過預算!!!
所以必須屆時再請師傅評估看看


那裏雖然是老公寓,但有天然瓦斯,所以還算方便
浴室要做乾濕分離,

其實正如您所說,很多是基礎工程,動一次就不不要再去搞了,
所以怕有遺漏的,才會以本身的規畫後,再上來請教大家。

不然之後再動真的會昏倒,

感謝大大的說明。


KenLSY wrote:
這筆我沒花! 我拿來...(恕刪)

這樣可能要花到200多萬,
不小的負擔......

其實跟您說的一樣,我也覺得千金買屋,萬金買鄰,
把這些錢拿去做外交也不錯,至少先跟周遭的鄰居打好關係,
幫助或許也不錯

插座,開關,顏色,這些真的都很重要,
之前家中插座也是偏少,到處拉線,不美觀又麻煩,
這部分也會多加強。

衛浴的部分,也是比較頭痛的部分,
因為這樣做下去費用一定不便宜,
但是一間真的略少,所以希望到時候請師傅估價看看

線路、加壓馬達,甚至進水的大胖,和RO都有規劃,
只是費用上也是一大考量....


冷氣的話......這也是該開的,冷暖下去吧,
不然冬天還要找暖爐,太麻煩了!!!


感謝您的說明

au4au4g4 wrote:
50年的老屋 建議趁...(恕刪)

這部分的話我倒是還沒想到,
原來還有這種東西

是否有更多的資料可以參考,謝謝


~~~風 wrote:
注意有沒有漏水問題跟...(恕刪)


漏水之前有,但好像解決的,這要再確認
拉平的話,可能要月底去做測量

至於RC 還是加強磚

50~60年的房子,當時應該沒有RC吧,這不是很清楚,

不過會再去注意,謝謝大大的提醒


ihome wrote:


好的,這部分我參考一下甚麼耐震評估。
看看有沒有幫助,
謝謝說明


man91517 wrote:
1.全熱交換機好用!...(恕刪)


看了蠻多的裝潢,這好像真的不錯,
只是費用上,較為緊一點,需要再評估看看

廚具和衛浴的部分,因為是老婆和小孩會使用的,所以一定是換新,其他可以省,這兩個其實是放在重點項目,哈

系統櫃的話,有跟老婆討論過,如果超過預算太多,就先砍系統櫃,雖然做起來美觀也方便,但並不是不做不行的,所以這倒是沒問題

目前也是花時間爬文,時間上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問題,因為目前已經有住的地方,好好規劃才是重點,這部分我們也會謹慎評估。

謝謝大大的說明


----------------------------------------------------



感謝以上各位的說明和指教,
我會根據這些去評估,
也有不少廠商推薦私訊,這部分會趁假日再進行聯繫

老屋的好處是室內坪數大,空間也足夠
缺點是位處老住宅區,沒有停車位,停車也不方便,而且室內全部要重新規劃,

加上一個重點......好幾年前之前有談過"都更"......
雖然近期都不了了之,但也擔心花了錢,結果住沒幾年就要都了,
這樣就麻煩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