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廟宇有面牆的壁癌特別嚴重,年初就找了專業的油漆師傅來,施作方式是先用刮刀將壁癌產生的位置刨除,再用刷子去除粉狀物,後來師傅說要等牆面乾燥後再使用防壁癌的土料補上,最後就是上防水塗料和底漆,一開始做完感覺挺不錯的,表面看似很正常,但沒想到隔沒半年又開始長了,完全沒想到速度會快成這樣,感覺壁癌就像蛀牙一樣無限循環,決定要再找其他解決方式。
透過認識的設計公司,給的建議是可以貼文化石,聽說文化石可以防壁癌?其實內心還蠻存疑的,會不會和油漆一樣處理沒半年就又復發?真的非常擔心,所以開始上網搜尋相關資料。

後來在網路上搜尋找到一間打”文化石”三個字排名蠻前面的公司,他們主打防潮文化石,就傳了照片和大約尺寸給他們報價,回覆速度很快,蠻有規模的也有訂定合約書,大概是防止一些溝通上的認知落差



我們要施作的牆面蠻大面的,拍了不同角度(從下到上和從上到下),壁癌是不是很可怕,都怪台灣氣候潮濕阿!溼氣存在於牆壁中日積月累,黴菌持續滋長,就會產生壁癌,是健康的無形殺手。


施工當天來了兩位師傅,但因為公務無法一直盯場,當時師傅告知需要做2天左右,中間大概來了兩次而已,完工的真實泥作牆有自然的缺陷感,剛做完還有點濕濕暗暗的,不過整體牆面就已經好漂亮了,全部乾了之後更美,施做完之後,連信眾們也讚聲連連,覺得很值得。



不過才施做一星期就遇到下豪雨,當下很擔心牆面會不會整片掉落或被窗外飄進的雨造成石材顏色泛黃,趕緊撥電話給施作師傅求救,師傅說防潮文化石的特性是會將水分慢慢散去,所以等雨停讓牆面陰乾幾天就沒事,雖然心急但也只能等…沒經歷過這回還真不敢相信,牆面真的完好如初,品質頗優有讓我驚艷到。
我們是廟宇其實認識蠻多泥作師傅,有兩個師傅看到這片牆就問當時怎不找他們用,他們也會貼價格可以算我們便宜,我們確實有另一面牆也想施作,可是和委員討論了一下,廟宇不像一般住家,哪天喜歡壁紙風格就打掉重貼,我們是想要長久維持,所以品質對我們來說是第一考量點,這間公司有保固五年,雖然不知道之後保固如何,但爬文評價都很不錯,所以和委員討論後直接加做一面。


這片牆沒有第一面壁癌嚴重,不過也是經歷了不少風雨,是該改頭換面一下。驗收時已經天黑,因此第二片牆的照片較暗一些,可也無法抵擋這面牆散發出的美感,完工後除了美觀外,屋內也比較不易潮溼,希望能提供給信眾們更好的拜拜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