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畫出平面圖後想要估價單,其中3個都說沒簽約的話,只憑他給我的平面圖是無法估出估價單的
只跟我說「你就抓一坪X萬就好,大概都在這個範圍附近」
可是我爬文,發現很多人可以一次比三家的估價單,這是為什麼呢?應該不可能簽了三份設計約吧?
還請網友解惑~謝謝

---------補充-------------
先統一解釋一下我拿到的這間估價單
是這樣的,我請這四位設計師丈量後,都把我的需求表、希望的平面圖、以及我會用到的家電尺寸都給這四個設計師。(需求表含工法例如油漆幾底幾度、廁所防水高度與幾層、窗戶灌泥幾公分、成員使用習慣、需要的匯排流電箱p數與各空間迴路等等...建材用哪個品牌的哪個型號,管線與矽酸蓋板材質等...都寫上;然後平面圖是用floorplanner畫的,大概畫了10張希望的,並請設計師去修改)
所以我拿到這份估價單其實是綜合了我的平面圖、每個空間需要的建材、以及施工工法,並非有部份網友說的"連個剛開始的格局都沒討論好要怎樣估價"
我只是覺得目前設計師的反應,跟我在網路爬文大家說的"請拿至少三間報價的估價單來比較後再決定你要哪一家設計師"差得有點多,感覺有點疑惑。
統計了一下討論串與私訊信箱
覺得簽約前可以拿到估價單 對上 簽約後才給估價單,大概是3:7 (今過一天後現在慢慢變成4:6)
所以也就是大部份的人還是覺得不會在簽約前開估價單
那這樣就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如果我沒空自己找工班,只能完全找設計師
那麼撇開設計約與工程約分開的這件事外,我能比較的方向就只有
1.丈量後的平面圖
2.設計師口頭說的一坪均價
3.設計師的網路作品
等於是運氣成份滿重的,對嗎?
---------補充2------------
我發現很多人說找室內設計師,比價就是奧客就是該死,說室內設計多難生存
但是等等~每一個需要慎重考慮再購買的行業不都是這樣?
今天你買車~進去參觀、試車、問車子的問題,你可能一次就是找三個品牌試
今天你買房~房仲帶你去看、看了好幾間你都不一定買,而且你可能一次就是找三間房仲來帶看
今天你買保險~你可能用email來回跟業務員問了好幾次規劃才確定要買,而且你可能一次問了三間保險業務
怎麼唯獨問室內設計師報價,進行一下比價就是奧客呢?
------補充3--------------
其實滿多裝潢的書都會寫到簽設計約前就會附估價單的,看來這些書的作者都是奧客?
如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