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第一代建物是地坪27坪2層樓建物,
23年前,加蓋了後方1樓至3樓,
而且在第一代建物上也加蓋了3樓,
3 | 6 |
2 | 5 |
1 | 4 |
所以,整體就是
如圖,12是第一代建物,
3456是加蓋部份,
現在的問題就是123,
和456
兩陣線在鬧不合,一直默默的分離中,
而且有愈來愈加大加深的現象,
再袖手旁觀的話,個人是覺得,
有一天可以從5看到4的空間,
所以不得不插手了。
現在內心有一想法,
說出來,大家看看,可不可行?
我想把456,這個部分,全部打掉重建,
重建的部分,我不再使用傳統的工法,
而是想用鐵皮屋的概念,
這次重蓋,只會蓋45,兩層樓,
6的部分,直接當露台,
在3的後面施作一道門,在露台上方施作四合一琉璃鋼瓦,
以後6 就當作洗衣曬衣場露台
初步的規劃,主結構用H型鋼,
12與45之間的連結,
是靠H型鋼連結,
樓層地板用浪花板鋪水泥,
兩根直立的H型鋼中間,用C型鋼做牆面扶助,
外牆用三合一素面裝橫板,
內牆用矽酸鈣板鎖在C型鋼上,中間空洞塞岩棉,
矽酸鈣板上貼壁紙
4是在當廚房和儲物室,兩者之間用輕隔間做區隔,
水電管線走C型鋼內,如有需要,水龍頭和電源插座,
會加工施作磚造,將磚和C型鋼做結合,
以利水龍頭和電源插座的固定
5的部分,是當主臥室和更衣間,兩者之間也是用輕隔間做區隔
會想用這種方法是因為造價相對便宜,
4的樓板深度4米,寬8米,
換算面積約10坪左右,
如果是用綠建築鋼構,沒什花到,大約就200萬不見了,
這還只是初估。
而用H型鋼方式用最寬的方式,大約抓一下成本,約60多萬,
我算80萬好了,工錢抓50萬,加突出意外預算20萬,
大約150萬可以總成,
請各位大大給點意見,我這樣的想法會不會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