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前狹長型的透天厝,由於樓上有租人,所以我只整修一樓供自用其餘出租,但資金充足的話當然想要整棟整理就更有完整性了。




可以看的出來整修前完全像是廢墟的情況了,為了省點錢,所有木作拆除全部自行拆除,每天要上班所以僅有下班來加減拆一些,其中老師退休的二伯也幫我很多,拆除工作結束之後就開始按我的設計圖進行砌磚了。

先來看看初版的設計圖,大致上的規劃都依我的初版的設計圖設計,空間僅14坪,所以好像也沒啥好設計的,但也花了我很多時間


這裡有個小插曲,由於與統包溝通不良,所以內牆的部分過大導致會遮掉不少光線,因此下面出現了修改版,但也花了不少時間和金錢



我也知道其實雙門不太好,但是好像也沒有其他方式可以改善了就只好這樣了!


砌磚:
原本的磨石子地由於太過光滑因此必須切溝後再行砌磚,也是比較安全的做法,砌磚也花了好幾天的時間,因為工法的關係,一天無法施作超過1米多的樣子,大門我是使用雙門比較好看,前面由於是小巷的馬路,所以我使用5+5膠合玻璃來降低噪音。


左孔排水孔,中孔化糞孔、右孔馬桶孔,這邊我相當後悔只做了一個排水孔,早知道不要聽水電建議,雖然我採用乾分離,但是總得刷地洗地呀!
水電:
砌磚完成後接著依我設計圖上配插頭的位子做記號要給水電打溝槽用的,為了減少使用延長線,我配的插座還挺多的,在這僅14坪的空間內算多了,此次的水電部分包含全室電線重配以及申請220V的用電,包含插座及網路孔的配置等等。


一挖尷尬了

不過我後來還是把她補起來了。

鋁門窗及門組:
鋁門窗我選擇的是大和賞的中等價位,除了門口那邊使用5+5膠合玻璃外其餘都是使用一般的材質,

DIY部分:
由於水電僅幫我留線頭,所以所有的崁燈及拉線包含開孔及安裝我都自己來
遙控吊扇安裝,這部分有事前跟統包說要特別加強天花板的吊仔及厚板,因為一組吊扇可不輕呀!



花我最多時間的是矽藻土的牆面施作,我都不知道買了幾隻刷牆的工具了,不管是刷子或水泥用的刮刀等等,全室施作約100HR左右,想想超累人,對了,我每道牆都刷了兩次。



衛浴設備安裝,包含馬桶、洗臉盆、鏡櫃、水龍頭及毛巾架和置物架等等,僅熱水器麻煩水電幫我安裝,畢竟安裝是需要牌照的,請人做一片玻璃在自己買浴簾桿加上透明帆布就可以充當簡單的乾濕分離使用





IKEA的衣櫃安裝,我大概安裝了10HR左右,實在也不是那麼容易,加上我家地不是很平,所以勉強還可以了,剛好最邊邊還剩下23cm的空間,也巧IKEA剛好也有賣這大小的板子,於是就多了一個置物櫃的產生。


整組廚具按我自己的規劃直接傳圖給廠商按圖施工,三機都是使用平價的喜特麗





比較難搞的是樓梯下方的三角空間,想說這樣的空間不好利用,因緣際會下找到了無縫玻璃的廠商幫我做了這樣的玻璃時在是還不錯,打個光好像還不錯喔,包含浴室那塊玻璃也是後來請玻璃師傅幫忙做的




放一些工具類的東西還挺不錯的!

這裡我也用來放28"行李箱和椅子,不然小屋哪有空間可以堆雜物呢!

這就是我的設計圖,其實也是跟統包多次討論得到的成果
最後放上使用一年後2016/02/14的照片






目前還是只有我住,這間暫時充當雜物間,我其實有再想,當時這間應該隔間全部使用玻璃,當成書房應該還不錯才對!









其實還有很多細節沒有一一敘述,像是當初泥作完成後地板相當不平整,所以我去買了除水泥的藥劑來用,但後來效果仍有限,因此最後請了地面拋光的商家幫忙處理磨石子地板整平及填補,後來再請人來貼塑膠地磚,踢腳板等,當時我評估自己貼地磚好像也不會便宜到哪去,因此請人做比較實在,而當中我最喜歡杉木板的感覺,也是我自己上網買來再請木工施作,還有外牆當初也是怕壁癌的關係自行去買了四桶金絲猴大桶的防水漆來刷兩次,後來也僅用到兩桶,不然不知道現在牆壁會不會又產生壁癌,到最後我只想說,其實很多事情並沒有那麼難,DIY不僅可以了解其中的樂趣,更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及方法,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天生好手,量力而為很重要,像是電系及工具類的安全守則一定不能輕忽,才可以避免因小失大的悲劇產生喔!,當然自己設計的不能跟設計師比較,但我自己的需求我自己最了解,也用我認為最經濟的方式呈現了,結果是好是壞我並不後悔,在此祝大家都可以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小窩喔,最後一提,總花費含所有看的到的東西大概100W左右,有機會再來分享一下花費明細,有些細項都忘了,說真的我已經超省的沒想到還是得花那麼多,給大家參考參考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