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
小弟最近有間房需要裝修,想使用不貼磁磚及木板的水泥粉光來做地板,最近也在收集相關資訊
因怕刮花及預算問題,目前已排除環氧樹脂及盤多磨施工法,而一般水泥粉光似乎又怕龜裂
經建議後得知有自平泥的施作法,但看起來價格及工法似乎又有不同說法,在此想向各位先進詢問;若報價相仿以下兩種工法哪種合適?優缺點為何? 又,是否有更合適的工法?
方案1.原地面鉋除後水泥粗胚打底,14日乾後上自平泥,共3CM
方案2.原地面鉋除後直接上自平泥,厚度約2CM (←還是2mm?)
謝謝!
sphere wrote:
但據我先前所爬的文似乎都說環氧樹脂容易刮花或碰撞
久了可能要上個蠟之類的 (然後水泥還是可能裂在裡面)
這樣維護上真的會較為便利嗎?
.(恕刪)
環氧面漆有相當硬的產品,至於是什麼您就要自己作功課了
何況您底下是堅硬的水泥 就算漆有損傷 過些日子也是要補
蠟不是不行,但是蠟也是要補 除非你自己要打蠟 而且也要清洗
我的經驗是環氧面漆較適合 因為省錢 保養時間拉的比較長
sphere wrote:
您所說的底層是否可忽略水泥粗胚打底的步驟
而直接上在已堅固的樓板上?這樣會不會比新上的粗胚來的堅固
.(恕刪)
磁磚也可以當底層 但是也是要一層轉換層 反正底下只要是堅硬實在不會「動」的就可以
一般水泥成分=水泥粉+細沙+粗砂+小石頭+中石頭+大石頭+水
水是佔很少的比例,目的是讓水泥粉起化學作用讓所有材料結合
自平泥的成分=超細的水泥粉+超細的灰(取代砂跟石頭)+水+強化劑(增加強度)
所以自平泥=強度很高很細膩的一種水泥漿
一般水泥每平方公分抗壓強度3000磅(建築結構用)自平泥基本是8000磅起跳
但是他還是水泥漿的一種
如果要讓他「自平」就是讓他自己流動呈水平狀態
他又有足夠的厚度讓他流動所以厚度應該是2CM不是2mm
而且底層的材料不能先將自平泥中的水給吸走
一般自平泥施工地面一定要先澆水讓結構面充分吸飽水
不然就是在原結構面加工,給他一層阻絕原結構的包覆面
因為自平泥含水量變少(比例是被嚴格規範的),自平泥就不流動,且強度會嚴重下降
因為還是水泥漿,乾硬之後比較不會龜裂,但是表面還是會粉粉的
要當成室內地面(要脫鞋的)還是要做表面硬化填縫處理
這樣你應該會評估了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