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設計重要準則!」
「能快樂的做設計,又能有好的收入,且又能讓業主滿意,這是每一個設計人的夢想。」
空間設計我們可以再深入討論一點,為什麼人需要設計,又為什麼需要設計者,因為人需要設計者,
除了做出別具風格的設計外,也是幫屋主解決生活的大小事。
「空間設計是設計者最大的資產」
我們必須要了解到的,如果只是要裝潢,其實是不需要設計師的,如果裝潢被賦予設計的使命,
那麼設計就是我們設計者的資產,但我們身為設計師必須要懂得重視這份資產,因為這可能不只是設計,
而是經驗與技能,加上智慧的總和。
有幾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值得我們設計者深深去省思的,我在坊間看到一些接案手法,
不可否認的這個方式,仍是被廣大的設計者運用且行之有年,不管在台灣或大陸與香港,
都是會以「免費丈量、免費設計及免費3D」,來爭取案源,這樣的方式,我稱為「紅海策略」,
而在金融風暴的影響下,紅海邏輯更是明顯。
「免費丈量的迷失」
曾我跟著前輩一起去丈量,他告訴我不用丈量的太用心,因為不知道案子接的到接不到,
等簽到合約再仔細丈量就好。
提供一個思考點,當我們出門去丈量,無論你的工具是捲尺或是紅外線測距,亦或水平儀,
工具成本及時間成本就產生,要仔細丈量時間相對付出高,假設一個五層樓透天需丈量,
那麼丈量費還是要免費嗎??還是根本只是做長寬高的簡單丈量罷了。
這是人之常情,畢竟在免費丈量下、案子與否的不確定因素下,通常這”最重要的功課”,不會有人太認真想做,
現場丈量不只是丈量,通常還有觀察環境、拍照及了解屋主方向的重要工作,免費丈量其實是一種有限度的服務罷了。
「免費設計的迷失」
設計是免費的,所以平面圖與屋主開會時,設計師不會把圖面交給屋主,或交給屋主的不是正確比例圖面,
我們設計者必須要正視自身的資源,一台電腦需要硬體預算、一個軟體需要購買、一個腦力需要時間去花費,
那麼如果是在免費設計的基礎下,我們設計者會真正花精力去做設計的又有幾人?
「免費3D出圖迷失」
那當然的3D軟體當然更貴了,設備要求也更高了,但通常很多設計者會運用此便利性,來出3D圖讓屋主能更了解,
這立意是非常好的,但我想資源並非如此運用,能出3D除了好看接近真實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精準”,
否則3D圖並不代表其功能與用意了,而初次會議的3D圖多以概念為主體,也不可能完全畫完給屋主了解。
以上,就如我前段述說的,我們空間設計者必須重視自身的資產,這樣的資產流失,那麼就會讓屋主認為其實設計並無價值,
或者設計不是最重要的,而且間接告知屋主,原來設計師多從工程去獲利,而非是設計,
那麼設計者的價值在哪裡,可能消失於無形,因為免費,所以也提高了競稿的競爭度,但這非良性的競爭。
身為設計者的責任,在於合理的告知,不能因為屋主的不了解,而不做更詳細的解說,
這在工程也好,設計也罷,實事求是才是空間設計者的一個重要精神準則。
jiingming wrote:
我是設計師,自己也接案6年了
前期的規劃本來就應該是免費的
本來就應該讓客戶比較啊
畢竟房子跟裝修是筆大錢
...(恕刪)
+1 認同
現場還沒施作本來就不能算錢
只要設計了就要錢?那設計的不好,業主不喜歡,這樣還要給錢?
不管你前期要不要用心丈量,或是你要不用出3D圖
讓業主清楚的知道他要做的是哪些東西,需要多少費用
這是設計師或是承包者應該做到的
不用心丈量,不用心設計,得不到認同,這只能檢討自己
支持業主要付設計費
如果業主需要設計師去監工,那也應該付監工費
非常反對設計師在各工班內灌水,來賺取他想要的利潤
有的業主不知道,以為這設計師很好,很多都不用收費
卻不知道設計師要的利潤都灌水在各工程內
然後才覺得怎麼那麼貴
第一次洽談:
●討論空間與功能需求,以及預算。
●了解屋況,精準丈量,現場拍照(全部過程約2個小時)。
第二次洽談:
●提案討論設計方向。
●空間、配色、建材、預算、尺寸、進行討論。
●說明設計合約書內容。
第三次洽談:
●提案討論設計方向。
●空間、配色、建材、提供初略報價單。
●決定是否簽訂設計合約書。 (目前為止無任何費用)
再來就要簽設計約了,至於在工程中加合理的利潤我覺得也是正常的
畢竟我們設計師要負擔整個工程的風險
所以通常我也會跟業主說讓我做工程一定會比你找包商貴
所以你也可以自己找包商或是分包
就看你要不要自己負擔那風險跟麻煩了
我覺得一切都是設計師或是業主都是公平合理的,大家都可以用自由意志選擇的~
hwhouse.ne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