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開箱] 什麼風都不是的陽光小房輕裝潢

搬進新居也有四五個月了,工作忙碌加上新居沒有什麼豪華的裝潢和名貴傢俱,一切都很簡單,所以沒有寫開箱文。直到最近才覺得該為新家留個紀錄什麼的....所以就生出了一個這樣的分享文。

之前租屋住在新竹市區,30多坪四房全家四個人加上偶而父母暫住倒也住的很舒服。
某天,回到家小黑貓JiJi指著牆壁告狀:你看,妹妹幹得好事,整個牆都塗滿了,房東看了一定會爆炸。我看我們還是趕快搬家吧。





於是我和老婆連夜商量物色買新房,老婆下達四項最高原則:

1. 離竹北高鐵站越近越好(通勤需要)
2. 房價越便宜越好,上限800萬(超過這數目我們就付不起房貸了)
3. 裝潢+傢俱電器總共50萬以內(這就是繳出頭期款後我們剩下的現金)
4. 必須有無限大的收納空間(老婆有收納空間不足恐懼症)

於是我們開始了看房的旅程,為了能迅速搬進去我們主要看成屋,結果居然短短兩週就把房子訂了下來。我們買房子這麼猛的原因說穿了就是在高鐵特區一千萬以下的選擇實在不多。大家都在蓋豪宅,都是要賣竹科新貴,喊價都是一千五兩千三千這樣喊。

勉強看了五六間房子,除非願意花時間等,不然高鐵站附近大概就是那幾間可以選。我們其實很想買別墅型透天啊,但那遠遠超過我們的能力範圍。最後我們決定的房子主要吸引我們的三點就是:陽光,陽光與陽光。室內只有24坪,三房兩衛浴。剛蓋好交屋一年左右。整個社區三棟大樓都是中小坪數的房子,所以住進來的幾乎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夫妻。

50萬的裝潢+傢俱電器算一算,能用在裝潢的大概只有30萬,在這樣的預算下,我只好自己幹起設計師的工作了(老實說也沒什麼好設計,地板鋪一下櫃子做一做就差不多了)。

Google sketchUp 實在是我們的救命恩人。花了一兩個星期設計,一路做到第十二個版本才定案下來。
這是其中第八版



3D圖是給我們自己看的,定案下來之後,就轉成幾十張有詳細尺寸與說明的圖給統包商。



我們找了一家室內設計公司,估價近七十萬直接打槍。另外找了一位木工師父與一位統包商,木工師父雖然開價較便宜,但統包商吳先生在討論過程中問了很多問題也提供了很多意見,感覺較細心與可信任,所以就給他做了。

因預算有限,天花板、兩個浴室與廚房我們就不動了,通通用建商附的(衛浴是TOTO,廚具是林內,對我們說都很OK,事實上要我們自己買恐怕只買得起更廉價的牌子)。我們的裝潢主要做的部份是全室木頭地板(客廳+三個房間近20坪)。和室(打掉兩面牆+架高地板+和室門+儲物櫃)。主臥兩個高貴一個矮櫃以及大衣櫃。小孩房一個衣櫃與一個書桌+吊櫃。客廳有一個隱藏櫃,鞋櫃+餐櫃+吧台與裝飾柱。為了增加儲物空間,所有的櫃子都頂到天花板。這些裝潢最後完工價約35萬。因為預算不多,所以裝潢材料也就沒有特別選什麼名貴的牌子。電視櫃就另外買Ikea的,不包含在35萬中。

終於在房子過戶後約一個月正式開工了!

開工前空空如也的房子(才幾個月大的小女兒陪我們看房子,真是辛苦她了....)



第一步驟先是移除牆面,這個房間要做和室。



完成一大半的和室架高地板,底下全部是儲藏空間。哈哈,這就是我們的"無限大"的收納空間之一。



施工照不多貼了,就以這張做代表。師傅們正在努力的工作中.....



大約三個星期終於完工了!

JiJi說:"主人,我們來開箱吧...."



首先,我得承認我們新家的空間設計有些不尋常,被設計用來放個小餐桌的空間被我們用來放書桌,被設計用來當客廳放大沙發的地方硬是被我們塞了一個餐桌與一個小沙發。主要考量是我們不太看電視,大客廳放在那邊是浪費,所以我們只需要一個小沙發。剩下的空間放個大餐桌,因為每晚吃飯是全家人共聚聊天的時候,我們覺得比看電視還重要,所以需要更大的空間。

走進大門,頭上有之翼龍,那是小女吵著要,買了卻變成爸爸的家庭作業的東西。掛起來當鎮家之寶。Ikea隔間簾後面就是工作桌。




進門後左轉,從裝飾柱(右)與餐櫃(左)之間看過去就是餐桌與沙發。



從另一個角度拍照,可以看到這個鞋櫃(入口在左邊),餐櫃,小吧台與裝飾柱合體的怪物。當初本想要深木頭色的部份顏色更深,淺木頭色的部份要近乎白色,結果選色沒有經驗就變成這付模樣。老實說我們不太滿意。但也沒錢拆掉重做。



客廳一角。沙發小(只能坐三個人)就算了,連個像樣的茶几都沒有(只有Ikea移動式電腦桌頂著用)。全台灣客廳沙發前沒有茶几的家庭恐怕找不到第二間。本想買Ikea的沙發,我們喜歡的居然缺貨,所以在一家工廠直營傢俱店買了這組。一萬出頭,質感還不錯。


客廳另一角。Ikea的電視櫃,本想在電視櫃上面再疊同樣的Ikea櫃子以充分利用空間,後來為了省錢就改用藤籃。看看也覺得另有一種不同的味道(自我安慰中)。喇叭架尚未購買,只好將喇叭暫放在地上。



客廳廣角



大女兒最愛的玩具,這樣的房子也是我們夫妻倆的夢想啊,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實現....



從客廳落地窗望出去的景色。除了陽光,視野是當初這房子吸引我們的另一個原因。從客廳可以看到高鐵,台鐵以及興建中的快速道路等三座橋樑。天氣好時可以遠眺雪山主峰。前方的電塔據說要拆掉,應該是真的,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人知道電塔周圍空地將來要蓋什麼嗎?不知道我們的視野還可以維持多久?我很欣賞這樣的玻璃欄杆設計,因此就算我一歲小女兒趴在地上都可以享受完整的視野,也不用擔心他們為了要看外面的風景還要搬椅子而增加危險。



JiJi說:主人啊,這個地板顏色會不會太白了一點?
我們本來想選顏色不要太深的地板,淺木頭色就好,結果選色時經驗不足,舖起來才發現顏色反而太淡,近乎白色了。不過淺色也有淺色的感覺(自我安慰中)



接下來是和室,這是我們裝潢花最多錢的地方。架高的和室地板下整片全部都是儲藏空間。和室門曾經考慮是否用比較現代的鋁框+夾沙玻璃,但後來還是決定使用傳統的宣紙木門。感覺起來與家裡的風格較搭。



和室全景。地板架高後一個沒想到的效果就是原本的窗戶幾乎變成了個落地窗。坐著躺著都可以欣賞外面的風景。有時候早上起來發現兩個小女兒坐在窗前一邊玩一邊欣賞外面的風景,花的這些錢一切也都值得了。





未來的小孩房。目前小孩還小,所以這房間變成父母來暫住時的房間。房間很小,但將來換成雙層床給小孩睡時房間會變得比較不擁擠。








主臥室,在小孩們還沒自己的房間時就充作玩具房(照這張照片時我先花了十分鐘把滿地的玩具收起來....)窗前的矮櫃是特別設計可以坐在上面的。放個靠墊就可以一邊看書一邊欣賞風景。



主臥另一角(這是較早期施工快要結束時拍的)



主臥浴室。浴室完全沒改,馬桶浴缸洗手台等都是用建商附的。我們只放了個儲物櫃和一些置物架和掛了一幅畫而已。以前沒用過緩降馬桶,現在有了感覺很方便。以一個24坪的房子來說,這主臥浴室的大小稍嫌奢侈了一點,但也是女主人的最愛。
JiJi說:主人,我好喜歡這個浴室,真是讓人有放鬆的感覺....



主臥浴室另一角。當初看房子老婆看到這個浴室以及浴缸與旁的窗子就已經投降一半。可以一邊泡澡一邊欣賞窗外的夜景應該是大部分女生的夢想吧。



客浴一角。同樣的,對24坪房子來說,客浴的大小稍有點奢侈。這間也完全沒動,為了省錢沒裝洗手台櫃,只用四個藤籃充數。其實也蠻有一番特別的感覺(安慰自己中...)。



最後是家裡最亂的一個角落,我與老婆的工作空間。
老實說我一直覺得房門要漆成白色才符合我們的風格,但師傅說這種門硬漆會很難看,要就全部換新。所以就暫時打消念頭。



最後想說的是,除了陽光與視野,讓我們決定買這間房子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社區整體內外環境。讓人感覺很安靜也很舒服。


一樓大廳簡單明亮。我們反倒不喜歡一些豪宅常使用的西洋古典宮廷風,對我們來講太貴氣了。



大廳一角



中庭一角,有小朋友最愛的遊戲室



社區的游泳池。全家在這裡度過無數快樂的時光。因為使用人數不多,水質非常乾淨,游起來很安心。



大樓正門外的街道。小小一條街,但是有非常寬廣的人行道以及茂密的樹蔭。在這邊走路相當悠閒舒服,雖然附近沒什麼店家,但也就沒有霸佔人行道的問題,同時也讓環境變得安靜與單純。



心得:
雖然這建商在大家的評語中不太好,看網路上的抱怨文也是看得心驚膽戰。實際入住之後發現很多地方可以感覺到當初大樓設計上的用心,雖然這些設計在很多新大樓也看得到,但對我們只住過老舊公寓的人來說卻有很貼心的感覺。舉幾點為例:

1. 每個窗戶面積都很大,陽台採用玻璃式欄杆,所以在家裡無論哪個地點,無論身材高矮都可以欣賞到風景。對好奇的小孩來說是相對安全的。以前住舊公寓小孩子常為了看外面搬椅子站上去看。現在不需要了。

2. 每一層有六戶,但是大樓外型巧妙的設計讓每一戶都有兩面有對外窗與陽台,且每一戶與隔壁共用牆壁減低到最少。像我們這戶只有客廳一小角與廚房一小面牆與別戶相鄰。其他牆壁都是與公共空間如走到樓梯間等相鄰。所以與鄰居的互相干擾降低到最小。

3. 兩個廁所都有對外窗(老婆最喜歡的一點),有獨立通風,所以不怕廁所潮濕長黴菌或是與別人家共享臭味。在舊家時我們就受不了樓下的人在廁所抽煙...

4. 設計師很巧妙的將工作陽台與分離式冷氣隱藏在大樓外牆內凹處,所以從外面是不容易看到冷氣室外機與曬在陽台上的衣物。讓大樓保持非常整齊與乾淨的外觀。有些新大樓要不沒有專門放置冷氣室外機的地方,就是有但卻很明顯的露在外牆上給路人看到。

總之,雖然因為經費不足,很多裝潢的構想無法實現,但無論如何住的舒服是最重要的。每天早起看到外面的陽光與遠方的山嵐,一切都值得了。


[8/26]更新:
有人pm問到和室的設計

再附一張施工照片可以看得比較清楚


和室老實說沒有什麼設計,只有兩個原則:

1. 正面牆壁全部打掉做整個和室門
2. 地板架高40cm,正面的部份做兩個抽屜,剩下的部份全部做收納。

我的設計圖也只畫到這個地步,接下來就是木工一邊做一邊討論。
架高地板前方做抽屜這沒什麼問題,倒是其餘的部份怎麼做收納空間?
傳統的作法是架高地板上做數個四方型(約60cmx60cm)掀蓋,每個掀蓋下面就做個桶身變成一個儲物格。這樣和室地板底下就有數個儲物格。看和室大小,通常可以做2~6個儲物格。這樣的缺點是地板下儲物格以外的空間就用不到了,而且儲物格越多,費用越貴。

因為我們想要把地板下的空間全部利用到,所以就做兩個大掀蓋但不做桶身。等於蓋子掀起來就可以用到地板以下的所有空間。問題是地板下需要有許多角材撐住地板,這些角材的間隔就限制了你能放多大的東西進去。這邊掀蓋的大小與形狀以及角材的數量間距等都是由師傅決定。我們就請他們兼顧儲物的功能性與地板的穩固性。


2011-08-25 23:2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開箱 陽光小房
很棒喔!!我是女生我也喜歡妳家浴室拉!!
沙發跟我家的一樣耶@@
小朋友超級可愛!!!!
有兩個小朋友的家算很整齊了耶!!


cclo wrote:
搬進新居也有四五個月...(恕刪)
cclo wrote:
搬進新居也有四五個月...(恕刪)


舊家那面突鴉牆,很耐看

如果真的是從JiJi的視角來看,不輸大師級的作品喔

小朋友的藝術天份是天賜的禮物

還有

您的家很漂亮喔~
偶的作業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nda6277/

cclo wrote:
搬進新居也有四五個月...(恕刪)



小孩很可愛^^
雖然只有24坪, 但看起來不擁擠耶~
重點式裝潢, 感覺很不賴

對了!
我家也是堅持不放茶几的 :P
因為都拿來放腳或堆雜物哩...
不如撤掉茶几, 給孩子們跑跑跳跳囉

cclo wrote:
搬進新居也有四五個月...(恕刪)


同學~幫你按個讚
和室和兒童房窗戶記得加個安全鎖
那個高度怕你的小公主會去玩窗戶

cclo wrote:
搬進新居也有四五個月...(恕刪)

哈大大你這間不會剛好是在富宇水花園旁邊那棟建案吧,
我從工地開窗好像都會看到那個游泳池耶。
cclo wrote:
全台灣客廳沙發前沒有茶几的家庭恐怕找不到第二間...(恕刪)


我入厝也幾年的時間了
也都一直沒有茶儿呀!
為的是萬一以後有小孩,空間看起來大一些(坪數不大)
也為的是、方便打掃

本來也以為只有我家沒茶儿
看到一些雜誌
現代人沒擺放茶儿的人,還真不少呢

只是看電視、吃東西有些不方便
前陣子,買了 "邊桌" 可調整高度、又輕,打掃搬運時非常方便
蠻好用的喔

iling5410 wrote:
對了!
我家也是堅持不放茶几的 :P
因為都拿來放腳或堆雜物哩...
不如撤掉茶几, 給孩子們跑跑跳跳囉 ...


jktaiwan wrote:
我入厝也幾年的時間了
也都一直沒有茶儿呀!
為的是萬一以後有小孩,空間看起來大一些(坪數不大)
也為的是、方便打掃


原來還有好些人家裡客廳也不放茶几。我們的理由也跟你們一樣。省得堆雜物,打掃方便,也方便小孩子活動。



cclo wrote:
搬進新居也有四五個月...(恕刪)


那片塗鴉用色大膽、線條以你女兒的年齡來說算是優美
考慮讓她學畫畫嗎? 我是學藝術的而且我是認真的跟你說可以讓她學學看
別限制住孩子的天份

amour703 wrote:
哈大大你這間不會剛好是在富宇水花園旁邊那棟建案吧,
我從工地開窗好像都會看到那個游泳池耶。


很可能是喔,富宇水花園是在隘口六街那邊嗎?那從高層樓上應該是可以看得到吧?

ricky661 wrote:
同學~幫你按個讚
和室和兒童房窗戶記得加個安全鎖
那個高度怕你的小公主會去玩窗戶


嗯,是應該加安全鎖。不過這種兩截式窗戶的好處是因為坐著都可以看到外面的風景,所以小朋友目前沒什麼慾望要去玩上半截的窗戶。下半截密封的玻璃倒沾滿了他們的掌印和指紋,上半截可以開的窗戶他們沒有興趣去碰。比較怕得是跳來跳去的時候從窗戶飛出去。所以我們目前在上半截窗戶用浴簾桿撐在窗框上當作保護。因為不能裝鐵窗,所以這是我們目前想到最好地保護措施。老婆有在想隱形鐵窗,但還不清楚管委會是否許可。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