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 簡單樸實的裝潢 Part 2: 各項工種
前言:
這次裝潢的過程,參考很多01前輩的心得與經驗分享,
著實收穫不少,不單可以用最少的預算滿足需求,
更可避開裝潢的陷阱及容易忽略的地方,
因此這次裝潢的心得與分享,採取各細項分享的方式(如窗簾、系統家具、超耐磨地板、廚具等),
希望對站上的網友能有所幫助,也期望各位前輩能夠針對不足的地方給予指教。
*******************
前一篇分享窗簾的安裝後,
有同是高雄的網友來信詢問裝潢找得各項工種(如泥作、家具等),
因此接著分享part 2: 裝潢的各項工種,詳細的描述及開箱文陸續會補充。
這次裝潢分的項目很多,依造項目區分有:
1. 歐德系統家具 。
2. 設計師:負責閣樓樓梯、天花板、兩個櫃子(因為系統櫃無法施作),屏風、踢腳板、更衣室隔間牆、所有的崁燈等。
3. Quick step 超耐磨地板。
4. 泥作:前後花園用混泥土及鋼筋補起來。因為鄰居有發現白蟻,所以決定疆土挖掉,且花園容易滋生蚊蟲,加上我家又不太會照顧園藝。
5. 燈光:除了崁燈由設計師負責外,其餘所有的燈光都另外尋找廠商施工,其中包括一種網拍買的燈。
6. 熱水器:熱泵(1.5P+400L)。
7. 家具:沙發是Lorenzo,客廳茶几是Phonix,餐桌、餐椅、邊櫃是「事達家具」,3F兩間房間除了更衣是用系統家具外,其餘都是有情門(幸福餐桌-我當書桌用、卡樂瑞椅兩張,羅得列客兩張-其中一張是舊的)及Ikea。小茶几、儲物桶等則是有次去台北順便去文昌街選購(雖然網拍就有,但親眼看到比較保險,因為有些質感沒有很好)。
8. 油漆。
9. 廚具:原本有看LEICHT,但是太貴了,之後選擇台灣的廚具公司,但是板材、門板都是進口在台灣裁切、組裝,重點是價格便宜很多!五金部份則是H牌和Blum(抽屜)。
10. 廚房家電:除了瓦斯爐(林內日本進口內焰)、Toshiba烘碗機、林內台灣抽油煙機是向廚具廠商訂購外,其餘都是自己另外買(因為當初不確定要找哪一家廚具廠商...)。利勃冰箱兩台(因為一台太小了),Miele蒸爐、Bosch洗碗機。
11. 後陽台採光罩:切牆的部份是泥作師父負責,鄰居都說切的很漂亮,這位師父之前舊家翻新就是找他,已經認識20幾年了。
12. 窗簾和壁紙:壁紙我自行購買(之前就先買了)Laura Ashely再請窗簾廠商施工。
13. 日立分離式變頻冷氣:施工廠商是版上冷氣名人推薦的,但是施工品質不予置評。
14. 床墊:HOLA 購買的Lady American,我覺得比之前席夢斯的BC3好睡很多。
小結與心得:
系統家具之前有用過,個人覺得很耐用,且沒有味道,雖然沒甚麼花樣變化,但是我家向來都很樸素,所以也蠻對味的。此外很重要的一點,之前看過幾位親朋好友的木工裝潢,我個人是覺得每個師父手藝都不同,如果找到不好的師父,質感就真的有差,相較之下,系統櫃是有一定的品質在,當然施工的師父也很重要,可以請系統的業務安排最好的師父檔期才施作。
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我個人建議優先考慮天花板、地板,因為家具可以之後買,但入住後,天花板、地板的施工就很麻煩了。
照明我不喜歡太多主燈(除非沒作天花板),所以都用崁燈和t5,部份是用LED(因為LED比較薄不會壓縮到天花板的空間),間接照明只做一樓客廳,就是為了省去之後清潔的困擾。
設計師我覺得好溝通很重要,且最好有自己的想法,畢竟房子是自己住的!設計師負責的部份,我建議要花在刀口上,不見得要讓設計師包括所有的工種,因為術業有專供,價格也比較實惠,當然前提是找到好的配合廠商,且能跟設計師搭配合宜。
家具、櫃子等,我個人喜歡可以移動的,所以我的兩間房間,除了更衣室外,所有家具都是自己挑選,至於其他房間和客廳等,就依照家人的喜好選擇系統櫃了。
進口廚具好雖好,但是價格實在太高了(尤其用客制規格),且價格極度不透明,我覺得廚房最重要的應該是三機、洗碗機等,櫥櫃只是儲物的空間,所以將預算花在電器上感覺比較實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