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修改--可以只看重點﹞記錄自己的裝潢經驗...(字真的真的很多、圖少,敬請見諒)

先來一張住家的夕陽....
﹝修改--可以只看重點﹞記錄自己的裝潢經驗...(字真的真的很多、圖少,敬請見諒)

2009年,對小弟而言,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哈,記得年初有在統計這方面的看法,所以小弟也仔細想了一下),那就是「變」;原因除了大哥在結婚後決定前往大陸打拼事業,以及弟弟的第二個孩子已經出生之外,小弟也在舊家四房無法擠下四個家庭之下(特別是弟弟要四個人擠在3坪左右的房子),超乎意料地在自己原先規劃之外,貸款買了人生第一個房子。於是,原本住在一起30年的家人,2009年開始了各自的生活發展,一切變的不再像原先所熟悉的那樣;或許這些變化是原先就可以預見的,只是在發生之後,難免有一點感傷。幸好,就算家人要在不同的地方重新熟悉新的生活習慣,但是親情仍是維繫彼此最深的羈絆。

於是,在簽下未來20年的負擔之後,小弟也開始學習有關「裝潢」的這件事。永○的廣告真是深入小弟的內心呀!蝦米美式、歐式、卡哇依風、鄉村風…,這些小弟哪知道呀!先前只聽長輩說個大概:「就學誰家呀!天花板的線版釘一釘,油漆漆一漆,剩下的就買家具來擺,裝潢花個幾萬塊就好了,不用那麼「厚功」啦。」唉,誰知道坐井觀天的下場,就是要花3個月來找設計師,過程簡直是比找屋還痛苦。

其實,長輩說的沒錯,天花板的線版釘一釘,油漆漆一漆,裝潢大概就是幾萬塊而已。只是對什麼都不懂的小弟而言,在首次購屋之前,怎麼會想到,在每一間的大小、屋況都不同下,最後的裝潢費用會有那麼大的差異哩!舉例來說,小弟的屋子在10樓以上、牆壁只有刷很簡單的第一道漆、屋內四房、兩廁以及通往廚房的入口,都沒有門與門框(廁所有門框);這些加上去,怎麼可能10萬元搞的定,況且如果要改灑水頭的話,全室17根的灑水頭,也是要花一些小朋友吧!

在完成裝潢的現在,回想過去裝潢的過程,其中的一切或許會感覺辛苦,但是也慶幸自己並沒有遇到糾紛,我想mobile01的存在,應該是功不可沒吧!在這裡,相信只要提出自己的疑問,而且稍微注意一下用詞遣字,相信大部分的網友都會熱心的回覆心得與建議;當然,想要在這裡打嘴砲的話,應該也可以增進打字能力吧!^^

文章裡,小弟只想紀錄一下自己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尋找設計師的過程,期望自己在爾後有幸再次經歷裝潢的時候,能夠快速的瞭解各種狀況,並順利的完成居家裝潢。過程中,大多是經過小弟簡化以後的敘述,不代表每個人都會遇到相同的經歷,更不會因為小弟po出來後,就代表誰好誰不好,只能說小弟剛好遇到這種情況而已!

在完全不知道如何開始的小弟,一開始就從先前幫舊家裝潢的木工師父找起吧!三重的林叔叔(小弟是這樣叫他的)在長輩熟識下,對小弟舊家的施工,除了工作細心以外,再來就是收費非常合理,小弟除了找他來新家看看以外,也特地與太太騎機車到山佳去,看看林叔叔裝潢的透天厝;在各方面都不錯下,小弟發現要找林叔叔過來裝潢,可能要先告訴他要在什麼地方,做什麼東西才行;也就是雖然他有基本概念,施工也細心,但是因為熟識,所以林叔叔也暗示在設計方面,可能要自己來比較好,也比較省,因為他找人設計的話,也是會反應在小弟的成本。所以,在完全不知道如何裝潢自己的新家下,小弟只好先找其他人看看。

第二位找來的,是小弟在工作上的新莊顧客洪先生,因為每天都會在小弟這裡進出股市或期貨,因此小弟也拜託統包公司的他前來協助與估價;在他的建議下,小弟除了為新家定位不用壁紙(因為不想沒幾年就要換一次壁紙),也瞭解在簡單裝潢下,小弟可能需要的預算大約是多少,而且如果小弟不堅持衣櫃也用木作的話,他說費用還可以在下調一些。後來在簡單裝潢以及其他裝潢樣式大致確定後,感謝洪先生,讓小弟有了合理的比價基礎,知道類似的裝潢,合理的裝潢預算應該是在多少附近才合理!也感謝洪先生願意陪著小弟與建商進行驗屋與交涉,讓建商最後願意幫小弟用樹脂再進行全室細紋的修補,雖然後來幾位設計師都說那個沒關係,但是小弟還是很感謝洪先生的協助。(見圖-應該是這個東西)
﹝修改--可以只看重點﹞記錄自己的裝潢經驗...(字真的真的很多、圖少,敬請見諒)


雖然小弟後來在朋友提醒「做的好欠人情,做不好不好嫌」以及「盡量不要與有業務往來的顧客交易」的建議下,沒有找林叔叔以及洪先生(其實過程中還有電聯表姊夫的統包公司以及另一位統包的顧客林先生,只不過還沒請他們過來現場罷了),不過不代表找身邊認識的人來施工,就一定不好喔!小弟如果還有裝潢的機會,應該還是會考慮先以身邊認識的人為出發點;只是一開始在完全不懂下,實在是不知道要如何與認識的人溝通想要的東西(特別是小弟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東西),因此最後在怕欠的人情太大下,只好找其他人嘍(好在這些認識的人,不會特別說一定要給他們裝潢才肯幫忙,所以小弟還是欠了一些人情債)!

弟三位找來現場丈量的,是代銷小姐推薦配合過的深坑陳先生;說真的,在小弟跟許多設計師說過小弟的預算下,他是認識的以外,第一個不會因為預算低而對小弟不理不睬的,相反地還很積極的往來深坑與三重,也有再小弟驗屋時給予一些建議(過程有一點感動耶);只不過在小弟提出一些簡單的需求以及預算希望控制在55萬以後(55萬是相同的東西、格局,在問過上述洪先生以後,並增加一些陳先生利潤空間的抓法,洪先生是報價48萬做好相同的東西),最後「系統櫃」的報價單卻遠遠增加了許多。而在小弟告知報價77萬的費用跟建商配合的設計師差不多的時候,陳先生則表明可以降低利潤以後,再做第二次的報價-「73萬」。
雖然小弟仍是門外漢,但是在陳先生的報價單中,還是覺得有一些費用感覺不太合理(特別是小弟的顧客中,其實也有認識而且關係不錯的水電師父有事前給過建議,所以大概知道各項合理的費用)。
在落差太大,因此小弟打算在找其他人的時候,陳先生則表明可以簡化書房的樣式以後,做第三次的報價-「65萬」,也在小弟沒有積極回覆下,進一步在表明仍有一些空間可以調降;甚至還建議如果不行,有一些櫃子就乾脆自己去買現成的。屆此,小弟只好婉拒陳先生的裝潢配合,原因如下:
1.小弟一開始就告知預算約在50萬左右(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只能先以既有的剩餘資金來做預算告知),而且在格局初步確認並進行報價之前,小弟也問過相同的東西與格局,統包公司的洪先生可以在48萬以內,用系統做起來;因此小弟覺得在陳先生的辛苦下,只要報價在55萬左右,小弟就可以直接請他開工了。只是收到的報價單…77萬元,超乎預期太多
2.在陳先生知道小弟的預算後,假使最後陳先生可以用60萬左右做好,那麼前三次的報價感覺,就像是要試探小弟一樣,這讓小弟原先的好感已經大幅降低。
3.如果到最後才要建議小弟要自己去買櫃體,那麼在小弟的口袋不深下,又怎麼會知道還要花多少的心力與預算在一些櫃體的採購上呢?總不能叫小弟把錢都給了設計師做一般裝潢,自己的新家卻空無一物,沒半個衣櫃吧!對小弟而言,是不能接受「在合理的裝潢預算」下,還要業主自己在去買家具的建議,這樣與當初因工作繁忙而放棄自己協調,然後尋找設計師的初衷相比,完全背離了。
4.最後一個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小弟知道有些該給設計師賺的,就一定要給人家賺(所以才不會堅持要給最低價的洪先生來裝潢,雖然彼此是有認識的),因此不會特別主動去殺價格(因為小弟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報酬),只是當77萬的裝潢,最後變成60萬左右的東西,小弟實在很怕其中的品質與後續糾紛產生的可能(特別是格局與樣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在警覺這樣情況的發生可能下,小弟只能婉拒陳先生的裝潢配合。

第四位是建商配合的台北設計公司,說真的,當時感覺好像還蠻有名氣的,因為不僅兩人一組在網路上搜尋的到,在雜誌上也有作品刊出,更是永○房仲網簽約裡面的百大設計師群,可是當代銷小姐在電梯遇到並協助溝通與告知預算約在55萬之後(當時小弟也再身邊),就不在與小弟聯絡了;第二次見面還是建商非常積極的與小弟接洽,並安排時間在大廳見面來談需求與格局,結果呢!第二次見面不到5分鐘就結束了,因為他們說要趕別人的交屋,沒辦法談太久,當下只有一個感覺,那你們幹麻跟我約呀!
在沒有丈量與討論下(沒有丈量還可以接受,因為他們可以跟建商拿資料),兩位設計師就快速的出圖與報價了。木工施作的報價110萬(含7萬多的窗簾費用),如果改用系統的方式可以降低15-20萬左右,窗簾也可以自己去找;撇開費用是否是小弟可以負擔的不說更扯的是,有關圖示、報價等資料,以及前述可以降低費用的說明,完全都是建案的銷售人員拿給我、跟我說的,過程中完全沒有給過小弟一通電話,只說接受預算的話,他們在出面談簽約的事。屆此,小弟只能說,誰叫可以買下1000萬以上新屋的小弟,幹麻一開始就跟設計師說自己的預算,讓自己要這樣的受氣(真的感覺被間接的羞辱了);不過看到他們後來跟其他鄰居接洽的過程,小弟也算是學到一課:「如果業主提前講出一個合理的預算,就可以馬上感覺到對方態度的轉變,這樣不僅可以省下彼此的時間,這樣也算是業主淘汰部分只想好好賺一票設計師的一個方法吧!」
雖然小弟沒有那種口袋來讓號稱百大設計師群的他們設計(特別是他們的百萬裝潢裡,格局設計與建材並沒有比別人好到哪去。)不過還是要感謝他們,讓小弟也不再迷失,一定要找什麼號稱百大名師來裝潢

第五位是在娘家親友的介紹下,而特地從三峽前來幫小弟看看屋況的統包公司何先生,不過在現場聽到小弟買了1000多萬,可是裝潢預算卻沒有10%以後,後來也就真的是「看看」而已,小弟還在岳母的不斷詢問下,不得已向何先生追蹤進度,所的到的回覆是「阿,你已經交屋了嗎?喔,對了,我有用系統櫃的方式規劃過了,可是55萬左右的預算,北部都沒有系統櫃廠商願意接;沒關係,先前88水災過後,可能會有南部的系統櫃廠商願意便宜賣材料,會願意接案子的,我去找找看,看可不可以去南部載材料上來做,過一個禮拜在回您電話。」,後續小弟當然就沒在打電話了><;心理還想,竟然還提到88水災,是暗示這個預算只能用泡過水的建材來裝潢嗎?

第六位來現場丈量的德國知名系統櫃連鎖廠商(後來聽說系統廠商中,它們公司的報價還蠻貴的);原因是聽說搭配系統的方式來裝潢會比較便宜,所以小弟與太太就開始調整以系統櫃搭配木作方式來裝潢。在親臨門市以後,首先接待的是一位高小姐,在親切的介紹後,小弟是真的還滿喜歡它們的書房(最後就是結合他們跟另一家美式鄉村風格為主的知名系統櫃連鎖廠商來裝潢小弟的書房),可是在瞭解小弟的預算不到60萬(小弟已經在領薪水之後又調整預算上限了,想說真的不行再回頭找認識的顧客洪先生裝潢就好),高小姐除了一直暗示在小弟這個社區,有裝潢過權狀66坪的費用也要90多萬(小弟的權狀是49坪)以外;在實際丈量那天,也改派出其它兩位「同仁」接手,因為她說她突然生了重病,只好不得已的委請其他同仁來負責(隔幾天回去店裡,看她還活蹦亂跳的在服務其他人,哪像生了重病)。
在瞭解該系統廠商的規劃與報價,除了瞭解它的空間規劃其實跟其他的差不多以外,也得到一個建議:「張先生,您的預算真的只夠買我們的櫃子而已;所以偷偷的建議您,千萬不能跟別人說喔!有關木作或水電的部分,其實您可以找你工作上認識的顧客來做,應該20萬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找我們公司的木作或水電,因為有利潤要求的部分,所以費用一定會比較高;或者您要不要考慮,天花板不做,走新潮風,讓灑水管當成您的裝潢風格,然後櫃子也可以先買一半就好,以後有錢再買另外一半」。
當然,該系統櫃廠商也被小弟拒絕了,原因大概就像第三位提及的一樣。

第七位接洽的(真的感覺疲倦了,可是還是不太想找認識或者在工作上有業務往來的人裝潢)是有在雜誌上打廣告的系統櫃廠商室○,因為該公司的三房兩廳特惠方案而吸引小弟前往接洽(本來在雜誌上有三間在特價,也都在板橋,但是到其中兩間廠商的地址看了以後,覺得怪怪的而作罷,不然小弟就會在增加兩間接洽的心得了);過程中,雖然瞭解所謂的特惠方案有一些限制,但是主管林經理還是真的蠻熱心的,在小弟提問下,有詳細解說可能裝潢被偷的地方(例如系統的報價不應該是用呎來做單位計價,應該是用長、深、高來算詳細公分數才正常。以及看圖就可以判斷設計師專不專業,會不會把書櫃的深度畫成與衣櫃一樣…等等。),也認真的在小弟的預算內去設計,雖然後來因為接洽的專員也改變成另外一位,讓小弟有一點如第六位高小姐那般不好的印象出現,不過在整體完成的預算也在可以接受下,這家系統櫃廠商還是有進入小弟最後的抉擇裡。

第八位想要接洽的,是以某一顏色為命名的知名系統櫃連鎖廠商,原本說服太太而前往士林店看看,但是接洽的張小姐,一聽說小弟預算不高下,就直接說先拿平面圖來報價,然後可以接受報價以後在去現場丈量(完全沒有意思介紹的態度,在出了門市以後,直接就被太太給封殺了)。

第九位接洽的是板橋知名的廚具連鎖公司員工許先生;原本只想前往詢問電器櫃的費用(因為建商有附該公司的整套廚具,但是尚缺一個電器櫃),沒想到許先生說,他們也有配合的設計公司或者木工、水電,可以全部規劃與完成;不管這是不是真的,還是員工私下接案,這也算是增加小弟的一個裝潢經驗:「原來要找人規劃其實一點都不難,到處都有人可以幫忙丈量與規劃、施工」。
雖然許先生的積極度不錯,所亦小弟有再次前往接洽,但是一樣在費用的彈性太大(有點像第三位設計師,一開始報的預算在80-90萬之間,但是可以卻一直說可以再調整預算)、木工費用過高、怕太年輕而經驗不足,以及不知道到底是誰對小弟負責下,只好婉拒了。

第十位接洽的,是娘家親戚介入,找來楊梅的張先生與桃園的王設計師,這對姨丈與姪子的拍檔,在娘家的親戚說明以及親自下新竹去看娘家親戚的實際裝潢以後,真的覺得這對拍檔,靠叔叔的木工品質、為人敦厚與整體「合理」的報價,加上姪子的設計能力,簡直是打死至今所遇過的每一位設計師或工班。除了認識的人報價比他們低,以及寶哥後來的報價與他們相當以外,姪子的設計能力是先前遇過最強的一位(每次討論都有不一樣的想法),叔叔的木工則是娘家親戚強力指名的(強調不行給其他工班做);重要的是,整體的裝潢費用採木工的方式施工,也才在65萬左右(比先前1-9位用系統櫃的預算還低或者相當,這其中還包含叔叔從楊梅到小弟新家-三重的交通費用在內哩),而且施作的內容也比原先討論的還多。
真的,如果還有機會裝潢,小弟應該就會直接在他們和後來幫小弟裝潢的寶哥之間來選擇了(如果屆時小弟仍然覺得,找自己認識的人來裝潢不太好的話)。只是在幾乎底定要委託他們進行裝潢的最後階段才發現,原來叔叔在別的地方仍有接案尚未結束,因此在小弟一開始沒有先確認下,實在是無法確認工期何時開始;而在小弟已經尋找2個多月以後,無法再承受不確定因素的精神壓力下(哈,特別是太太希望在農曆年前搬入新家,而當時已經是12月份了),小弟也只能向對方道歉(這次是小弟真的因為內心愧疚而對方道歉)而予以婉拒;所以為什麼後來小弟在跟部分網友建議的時候,一定都會說要先跟對方確認自己想要完工的日期,因為好的設計師或工班(特別是工班)一定是人人找,與其到時候才發現無法配合,還不如一開始就先與別人洽談
這個例子,mobile01中,也有網友有發生過不好的經驗,所以也感謝精彩大大在轉介一位陳設計師參考以後,也能夠事前提醒,當時的陳設計師恐因接案大增而有一點忙碌,讓與時間賽跑的小弟,可以先與其他人連絡以節省一些時間。

第十一位接洽的設計師是鄰居介紹,也是有在雜誌發表過作品的台北張小姐,因為在小弟與鄰居說出預算以後,一樣是沒有聯絡後,所以就不再說明。

第十二位,也是最後幫小弟裝潢的這位林口張先生(後來小弟都叫他寶哥),其實先前在網路上就有連到他的部落格看過,後來在等待楊梅的叔姪期間,不小心在網路上再次瀏覽到他的作品;在喜歡他的一些小設計下(其實就是鞋櫃的透氣孔啦!因為之前沒想到,也沒有人提及,但是小弟後來卻覺得這個小細節也蠻重要的),就直接打過去問他某一個案子的總金額。
該案子採木作的方式裝潢,裝潢不少東西下,總金額約在75萬元;讓小弟發現他的報價跟楊梅的叔姪一樣的「平易近人」與合理,於是便約了他現場丈量;後來發現,除了彼此均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下,在他身上也能讓一些先前對裝潢這行業裡的一些疑問獲得解答,例如:

1.為什麼建商那麼積極在媒合我和他們的設計師(說真的,小弟不太相信是單純爲了服務住戶的這種說辭啦!)
2.為什麼相同的裝潢樣式,可是報價的價差卻那麼大(小弟也不相信在小弟的例子裡,光是建材就可以讓價差擴大到快一倍的差距,特別是小弟從來就沒有要求什麼特殊建材。也不相信設計師在聽到小弟的預算不高以後的初步報價單裡,會用到大量的大理石或玻璃切割等建材);事實上,以小弟類似的裝潢樣式與建材,還是有2-3個設計師的報價均在60-65萬之間。
3.為什麼報價的方式有分那多種,差別在哪裡?
4.找系統櫃真的會比較便宜嗎?(這個問題在遇到楊梅的叔姪以及寶哥之後,更覺得困惑)

除此之外,也發現寶哥懂的東西真的很多,也不會在業主的合理裝潢預算下,開出不合理的報價(當然如果業主的裝潢預算沒辦法做,他也會一開始就直接跟業主說)。而小弟在裝潢完成之後,實際上也只有追加了一些水電工程(在原先報價之外)的費用;而在總價方面,雖然最後包含追加款項來到近70萬元,不過這預算是在自己可以選擇下而增加的各式造型費用,相較其他原先約65萬左右的報價或者一開始深坑陳先生的裝潢樣式(也就是顧客洪先生可以在48萬完成的初步規劃),也真的多了一些東西,所以小弟也就沒有在價格上再去討價還價了(因為小弟還是認為合理的話,該給別人賺的就給別人賺)。


後記:

在完成自己裝潢經歷的紀錄,或許有網友會建議,為什麼不用其他人的設計,然後回頭找自己認識的來裝潢?也或許有網友會認為小弟這樣比來比去,感覺也沒有特別便宜?但是小弟在尋找設計師的過程中,其實也只是想要找出一個合理,但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大約價格既可;至於用別人的設計資料,回頭再找認識的人來施工,或許可以省下一些費用,可是如果在細節溝通上,出現問題時,我應該沒辦法找設計圖的原創作者去跟認識的人談吧(在小弟沒有支付設計費的情況下)!

最後增加幾項裝潢的心得如下,如果有誤,也請網友見諒,畢竟每個人在經歷裝潢以後,本來就會有不同的想法與認知,這部分應該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

1.過度在價格上比價(特別是在單價上比較)是不太有意義的,因為其實大部分的設計師都有想要好好經營這個行業的職業良心;而遇到居心不良的設計師,就算他在單價上給業主便宜,但是實際上從裝潢的坪數丈量開始,他就可以偷雞了。

2.部分設計師會在總價上便宜,但是他可以在「建材的等級」(例如上述的88水災例子)或「工人的品質」(全部都是學徒或臨時工人,反正大部分的業主也看不太出來,也沒時間來監工)上偷回來,這些其實都是業主的無形損失。

3.就算在合理的總價中,發現有一、兩樣項目的費用比較高一點,其實可以當成是設計師各項建材價格調整的彈性空間,不用太計較(當然總價不合理就算了);此外,假使報價單上,沒有設計與監工費,那也只是將這些費用打散到細項裡面而已,不要過度的相信,會有「免費」的這件事。

4.如何得知合理的預算,除了像小弟一樣,有認識的人可以詢問來當作比價的基礎外,其實只要是相同的裝潢需求(可以用條列的方式寫出),就可以分別請3-5位不同設計師來免費規劃,如此一來,大概就可以知道合理的價格區間,但是不太建議將別人的報價單或圖面拿給不同設計師互相比較(這是後來的心得),也不大建議像小弟一樣,找了那麼多的設計師,其實後來反而有一點亂掉(最初是希望能夠多看看有沒有不同的設計格局,但是假使沒有要打牆、變動隔間的話,相同的空間裡,配置其實變化不會太大,特別是預算有限的話)。

5.不要誤以為用木作、系統櫃或找統包公司來作,就一定有價格的明顯差異,這是建構在各項資訊都透明的理想世界;實際上,大部分的設計師都可以用木作,也可以用系統的方式來幫業主裝潢,而大部分的系統櫃或統包公司也都是外包給其他人一起配合與施工。美其名是有長期配合,價格會比較有彈性;實際上,你要不是裡面的員工或者業內人士,當然是有錢他們一起賺呀!誰會願意犧牲自己的那部份價格,來給業主彈性掉呀!

6.如果真正要省預算,當然還是DIY比較省,再來就是自己規劃與花時間來自己找木工、水電、油漆,然後進行監工;不過後者需要協調性很強以及有相當的經驗與很多的時間才會適合。
除此以外,作基本的裝潢,不含任何造型與櫃子,然後搭配現成的家具(其實傳統的家具在多比較以後,會發現價差其實也蠻大的),也是比較省預算的做法;其中可以參考的現成家具,除了傳統的家具行,當然大型的量飯店也可以參考(價格比較透明),但是實不實用,就各自評估了。


7.「品質」、「時間」與「預算」三樣裝潢的元素,是一開始要先搞清楚的地方,千萬不要想要三樣都可以要求到最好(除非你自己就是設計師或業內人士),不然大部分只能在其中的兩項之中,盡量要求能在水準之上。例如,在時間有限下,除非多請一些有經驗的師父一起施工(但是會增加預算),不然要在品質要求上,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而在注重品質又不想多花預算之下,就只能等有經驗的師父在閒暇之餘,慢慢的幫你裝潢(還有可能會發生裝潢到一半,師傅就跑去先接其他人的案子)。
所以在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需求下,其實如何在三元素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就是對自己最好的選擇;而真正有糾紛的,往往就是彼此在這三個元素上的認知,因為出現較大的差異,所以就開始產生誤會的。


8.除了後續還有其他想到,然後會在補充的;以及有地方錯誤會作修正的,也期望能對其他人有所幫助。假使有網友想要尋找適合的設計師,誠如小弟所說的,其實管道很多,不一定要PM詢問,因為適合小弟的,不一定適合其他人。特別是好的設計師,在案件大多源源不絕之下,其實是需要安排錯開的,所以在小弟先前回覆的部分文章裡,才會說明要詢問過設計師以後,才能給網友有關設計師的資料,敬請見諒(相信網友也不太希望在設計師忙碌之餘,被再一次的轉包吧!)

9.本篇內容或許對部分網友而言,是老生常談,也或許是本來就應該有的常識,但是對小弟而言,算是三個月以來的實際裝潢經驗,如有錯誤或不被認同的地方,也請多多包涵,就當是小弟對自己的一個經驗紀錄,感謝。

﹝修改--可以只看重點﹞記錄自己的裝潢經驗...(字真的真的很多、圖少,敬請見諒)
2010-03-16 1:0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重點 裝潢經驗
哇....大大真的為了裝潢費盡時間、心血。
不過這樣子的歷練,一定造就不少專業知識,
之後要再度改裝,也不用怕出什麼問題了,
雖然辛苦規辛苦,但值得 !!!


眼睛看了好酸 ~ >"<
哈哈...真的是抱歉了,晚安了...小弟要先下線了
很用心的一篇長文
加五分是一定要的啦

但很期待裝潢好的照片~

很用心的一篇長文+1

光是找不同的包商/設計師, 就花掉了 超多的時間啊
很棒的心路歷程,讓我受用不少,期待欣賞版大用心良苦的裝潢成果
很用心的文章

版大應該是處女座的~這麼用心謹慎

裝修真的是一門學問
單純比價真的沒有意義
到最後真的就是看相信誰了....
小弟認為
與其給系統櫃或建商等賺 不如直接包給設計師或有設計能力的木工
減少轉包數量也許可以確保品質價錢


http://tld2014.pixnet.net/blog
寫的很好喔~
期待看到大大的新家開箱文~
想請問一下

拿別人的圖面給其他設計師估價是有什麼忌諱嗎?
很用心的一篇長文+1

我很認真的都看完了... 我剛簽約好房子, 目前在等待交屋中. 接下來也要進入找裝潢廠商的階段.

大大的這篇文章, 讓我增了不少經驗值. 真是超感謝的.

我懶, 我大概只會找3-4家廠商來報價就好. 不過, 我已有一些心理準備, 到時也是有一場硬仗要打...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