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純粹個人看法,各人有各人喜歡的裝潢風格,每種都很好,絕無批評之意,如有冒犯請見諒)
說到台灣所謂的裝潢風格…
說真的,我覺得台灣人對裝潢風格的看法跟分類很沒有統一性,包括我自己。
我定義中的鄉村風是美式鄉村風,有時候我會覺得某房子不是鄉村風,可是我朋友可能會說『這也是鄉村風的一種,這叫北歐鄉村風,或者說鄉村風分很多種,有英式鄉村風、北歐鄉村風,也有美式鄉村風。』
嗯,或許是認知的不同,我看到北歐鄉村風,我就只會說這是『北歐風格』,不會說這是鄉村風。看到英式鄉村風,也是覺得就『英式風格』,不會說是鄉村風。(這種東西應該也沒有定義吧,裝潢就是一種fu而已)
所以結論是,只要是美國、北歐、英式風格,就都是鄉村風?啊!好像也有峇里島鄉村風?只要是當地傳統風格就是鄉村風?
鄉村風就算囉,我覺得誤解最大的是和風(日式風格)吧。
我會用「誤解」來形容,是因為我看到好多民宿都說是『和風』房間,可是點圖片進去看,不過就是鋪木頭地板的房間而已啊!到底哪裡是『和風』啊?並非鋪木頭地板就是和風吧?是我認定太嚴格,還是我全能住宅改造王看太多啊?
我認知中的和風,並不是這種將彈簧床鋪在木頭地板上的風格,可是大多民宿業者都將這樣的房間寫成『和風』(上網打『和風 民宿』查一下就一堆了)。唉,算了,既然民宿業者統一都這麼認定的話,那就隨意吧,反正有照片,不構成欺騙問題。
在我的定義中,「和風」的裝潢應該是要木頭地板、上鋪塌塌米,睡覺的地方是將墊被鋪在塌塌米上那種,至少這樣才是基本的和風吧?我沒看過日本人將床墊直接鋪在木頭地板上睡覺的,沒有鋪塌塌米,怎麼和風的起來…還是台灣人大部分的定義是,鋪木頭就是和風?我是也沒看過日本人木頭上放彈簧床的,木頭地板上放彈簧床,我怎麼看都和風不起來。
嚴格一點,是和風的話就不要用彈簧床。說真的,與其給我買一張一、兩千元的彈簧床,不如買個真正的日式墊被組,還比較有fu。便宜的彈簧床支撐力不夠,睡久了會腰酸背痛,翻身會有嘎支嘎支聲,體積又大,要丟掉的話不好處理;用日式床墊就不會有這些問題,而且更能呈現真正的日式風格。
如果想呈現很和風的fu,我會覺得天花板的燈也得用和室燈,例如和紙糊的那種燈;此外,房間裡,在擺個和室矮桌(大賣場俗俗賣的也可)、鋪塊淺色系桌巾、去39元店買幾個座墊擺在旁邊,桌上放39元店買的日式茶杯(圓桶狀那種),這樣不就很和風了?預算夠的話可以去無印X品買。
以為這樣就夠和風嗎?嗯,就我來說是還不夠的。我覺得很多裝潢不平衡的感覺在布料花色的選擇上。
很多人都會選看起來很漂亮的床包,問題是擺在一個風格素雅的房間裡感覺會過於突兀。日式風格的話,最好是素雅的顏色。
如果是民宿的話,全部都用白色的會比較好,會給人有住飯店的感覺。有些民宿業者花不少錢在裝潢上,但床包卻是非常家庭風味的花紋床包,我覺得那會有點不搭調。
而布料花色問題,其次就是窗簾了。日式風格的話,我偏好棉麻質感、單一顏色的單純窗簾,用木片百葉窗倒也不會突兀。只是也許是台灣太陽太烈,感覺台灣的窗簾多數是厚重的緹花布做的,而且喜歡多加一層紗簾;或者採用絨布類、不透光系列。可是小妹我的感覺中,用這些就變台灣風了。
就我觀察日本一般住家的房子,大多是使用自然的材質,注重採光,顏色通常都簡單素雅,跟塌塌米的綠色呈現協調一致的感覺,與台灣的深色木頭地板+彈簧床+花色床包+緹花窗簾的風格是完全不一樣的。不然,台灣的日式風格,就叫『台灣和風』好了……
呼!我是日本風格控+塌塌米控,忍不住就寫太多了,不好意思。
不過說到民宿,又忍不住想小小聲的說一下:有的民宿嘗試多元風格,問題是我看過很峇里島風的房間裡,卻擺了一組巴洛克風的桌椅…我覺得很不搭耶……還有房間色彩超鮮豔,例如橘黃色調…啊,我是很不習慣啦,既然是要睡覺的地方,太鮮豔不是會讓心情比較難平靜嗎?不適合睡覺吧?
迴歸原本的台灣人裝潢風格主題。
有時候看到很多人自稱『極簡風』,可是點進去看一點都不極簡啊……我自己的定義中,會是覺得極簡風應該要使用多一點白色、冷色調,金屬質感的物品,最好搭配一些設計特殊的家具,並不是房間設一堆櫃子,東西都藏起來就是極簡風啊(冏)…
大家的極簡究竟是跟誰比?跟自己原本的老家比嗎?(確實,我現在的房子跟跟老家比起來是極簡沒錯…)
接下來是幾乎大部分的台灣裝潢風格,都呈現的一種……難以形容的『台灣風』了。
何謂台灣風?(抱歉,沒台灣風這種定義,這我自己區別出來的)
我的台灣風並不是指木頭(還是檜木或樟木那種)雕花椅+大理石地板或磨石子地板+原木茶几+中國掛畫這種。是指現在很常見的樣品屋的風格:拋光石英磚+皮沙發+緹花窗簾+夾紗玻璃屏風或拉門+花紋壁紙+歐風吊燈(或水晶燈)。印象中,某東X台的幸福X間節目裡介紹的裝潢,清一色這種感覺。無論裡面的設計師說他多用心、用多少巧思,我看起來都是同一種感覺。(並非說這些設計師兩光,設計師都有在採光跟配色上下功夫,採光跟配色的成效還是都很不錯的)
我發現不少人喜歡拋光石英磚之類的地板,讓地板亮晶晶,理由不外乎是好清理、耐久或者高級感。然後窗簾搭配的一定是厚重不透光緹花窗簾+薄紗,或者卷簾,或者羅馬簾,布料我的感覺是有八成以上是『緹花』。台灣人怎麼這麼愛緹花?可是我超不喜歡緹花,我覺得緹花真是台灣獨特的風格,我在日本沒啥印象有緹花這種布料的,可能有,但不普遍吧。然而台灣卻是從床包到窗簾、門帘,無一不緹花,再高級的寢具店,賣的還是緹花床包、緹花窗簾。也不是不好看,可是我覺得緹花給我的感覺就是很獨特,跟什麼北歐、美式鄉村風、日式風都不搭(偏偏台灣人愛混在一起)。
而沙發呢,我看01上的大大都因為怕髒不好洗而選擇『皮沙發』…皮沙發布沙發沒啥好或不好、對或不對,不過我是喜歡布沙發的質感勝過皮沙發。大概是因為老一輩的長輩喜歡皮沙發的關係,讓我覺得皮沙發一擺進去就是一種很台灣風格的裝潢,不過我偏好日式風,淺色系的布沙發跟日式風格比較搭(日本也有皮沙發啦),所以我較愛布沙發。米色皮沙發其實還不錯,不過米色沙發就失去了『耐髒』的特性了,所以也很少看到有人選擇淺色沙發,我是覺得甚為可惜啦。
接下來是燈具,總覺得大部分的人都會在客廳選吊燈,不然就是間接照明,吊燈真的很神奇,單看照片就是很北歐風格,或者是巴洛克風,可是因為拋光地板加上緹花窗簾跟皮沙發的關係,最終吊燈還是變成台灣風格的燈了。
最後呢,壁紙貼一貼(壁紙的圖案跟風格很難形容,就只好意會不言談了)、做一些夾砂玻璃或鋼琴烤漆的拉門還隔間之類的,然後就變成了『台灣風』裝潢。不曉得01的大大會不會有像我一樣的感覺呢?您家會不會剛好就是這些元素組成的?
之前買房子的時候突然變成超愛看裝潢佈置的人,因此就成了01的忠實讀者,最後就得出了上述的心得。看多了裝潢佈置,最愛的還是給人明亮、溫暖的日式住家風格。(啊,講到這或許有人又要說那不適合台灣,是啊,可能不適合,不過我只是說喜歡而已,並沒有說一定適合台灣喔!)
台灣人對"啥啥啥風格"都是用嘴巴生出來的
但想想我以前的美術課,都被借來考試,或是老師叫你畫畫交作業
跟本沒有學到什麼叫做"美"。我想大部份的人都差不多吧!?
很多人以為 一堆圈圈叉叉三角型,就是普普風
很多人以為 藍色加白色就是地中海風
很多人以為 木頭地板就是 和風
等等之類的........
ps:極簡風 不是用一堆白色就是極簡了吧? 你口中的極簡 比較偏向 "現代" 風
極簡風要推回到材料的本身,沒有多餘的裝飾、加工。才是極簡~~
在水泥粉光的地上,旁邊是松木原色的床架,淡白色溫暖柔軟的床,窗外透入靜謐溫和的自然陽光
身邊還有單純的盆栽
享受自然的微風。回歸到極度簡單,而且重視細節
不用加一堆投射燈、坎燈 或是一堆廚櫃、隔間
在無印良品的居家目錄裡 可以找到一些極簡的感覺
不管你跟設計師溝通什麼樣的感覺,她(他)最後弄出來的成品都大同小異-就是她最擅長的那一種。
當然,髮型也要與時俱進的,要不然現在還去弄個半屏山,就遜掉了。所以髮型設計師若還有點努力的話,是會改變她"擅長"的東西的,也就是會在某一段時間內一直重複她認為"現在的"客人最喜歡、她也最擅長的髮型。
認真在裝潢上作了功課後,也發現類似的情形。一看屋子的裝潢,大概就可以知道裝潢被"產生"出來的年代。舉例來說,我家好幾個長輩大約20幾年前作的裝潢,都有一個凹槽型的雙層天花板,長得像扁型圓餅乾盒,拿掉蓋子後倒貼在天花板上。圓型凹洞邊緣那片天花板的上方(內側)會作間接照明、下方會作坎燈。那年代的房子也沒有"電視牆"的概念,大多是弄個電視(酒)櫃,可以順便擺洋酒秀一下。前幾天去鼎鼎大名的波利露餐廳消費時笑了出來,跟那些長輩的房子一模一樣,同年代的喔。
最近看大家分享的開箱文也常常發現一些相同的元素,例如電視牆啦、水晶燈啦、坎燈啦。若是鄉村風,就會有天花板的排骨條啦。其實原因很簡單,這些元素可能是現在大多數業主喜歡的。至於叫什麼風,那只是設計師和業主溝通的一個媒介,作出來的就是設計師和工班最擅長、也是業主可以接受的樣子,和名稱無關。
不過我倒是和開板大大對鄉村風的定義不太相同。反而是所謂美式鄉村風我會定義成"美式風格"-白門、白窗、白門窗框、白踢腳板、帶灰色調的深色彩牆(例如灰灰的暗紅、灰灰的墨綠、灰灰的藍),因為看過一些美國的"house"就真的是這樣刷,也不鄉村,就加州的某些city裏。倒是英式鄉村風是真的有跡可尋,看一下laura ashley2009年的兩本目錄就了了。日式鄉村風也很明顯,約十幾年前的日本雜誌"美的部屋"(抱歉不會打日文),幾乎全都是鄉村風。今年麥浩斯出的diy玩部置有一本"打造我的鄉村部屋",封面就非常的日式鄉村風。但什麼北歐鄉村風就真的不了了。
其實,家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看的,屋主住得高興舒服最重要,管他什麼風啊?不管發開箱文的大大用什麼標題,我都看得很開心,有新屋可裝潢、好不容易完成裝潢的喜悅,真的可以了解!在電腦前坐著就有美美的新屋可參觀,真的很棒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