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是10幾年房子,但因為一直都是出租沒開伙也沒裝潢過,屋況維持的很不錯,東西清空後簡直就是建商剛概好的樣子。所以一開始就只打算重做地板、天花板修飾、牆壁油漆、管路更新、衛浴更新。這樣整理完只要再買點電器家具擺一擺住起來應該就很舒服了。
但朋友知道買房子的事,還是強力推薦了一位設計師,朋友說是很熟的朋友就先聽聽專業意見不給他做也沒關係。就這樣找個時間約到現場看看,果然專家一出手就是不一樣,這房子的優缺點都一一點到。原來設計師本身就是小型建築公司老闆,會蓋房子自然瞭解房子,當下就決定訂個預算上限詳談看看可行性,並給他幾天時間畫圖討論。一直到完工,期間過程當然還有許多發展,不是本文重點這邊就不多說了,總之整個過程都非常愉快。
不廢話太多,先附上裝潢前後的格局簡圖(小弟只會Power point請將就點…


房屋坐落:高雄市 漢神巨蛋附近
屋齡:15年左右大樓
成員:2大1小
坪數:42
格局:3房2廳2衛
需求:舒適好住、收納空間、平價不奢華
原來格局

新的格局

先直接放上改造後的照片,有必要再補改造前照片..
1.客廳往餐廳方向,左邊帶到一點大門,大門跟電視牆整合在一起。

2.餐廳廚房,木工做的中島兼餐桌兼電器櫃,背面有6大格。橘色油漆是我的想法。

3.餐廳廚房,右邊是客房。

4.畫龍點睛的吧台椅,可升降質感不錯,重點是不貴!

5.廚具省了不少錢,部份櫃體沿用舊的,檯面、門板換新,黑色烤漆玻璃讓空間看起來更有深度。檯面是便宜好用的不鏽鋼,用人造石或石材要出走更多小朋友。雙大水槽很方便,不會洗菜時還有一堆髒碗擠在旁邊,適合像我一樣懶得洗碗的人。
好像少了什麼是吧?對!就是瓦斯爐、抽油煙機不見了…繼續看下去吧~

6.玄機在這,「獨立炒菜區」



7.快炒區門打開的樣子,檯面一直延伸向外,一樣有上下櫃。

8.快炒區門關閉的樣子,一個人熱總比全家都是油煙好,冷氣效率也較好。

9.有穿透感且便宜的玻璃層架可以放不少東西,已預留冰箱的高度。

10.架高的和式客房,用大面玻璃隔間增加穿透感,噴砂玻璃拉門感覺很好。和式地板是活動式可以掀起來,地板底下有八格大收納空間。和室外面還有6個大抽屜可以收納。

11.玻璃隔間的客房加上遮光窗簾一樣可以擁有隱私。

12.大浴室乾溼分離,馬桶是TOTO平價款,其他不特別講究。

13.更衣間完全由木工打造,5大櫃+化妝台(靠窗)造價約是知名系統家具的1/3。


14.更衣間另一面,各種機能都有。(抱歉!更衣間只有將近完工的照片。)

15.主臥床頭側,多數採用間接照明,多段開關很重要,10幾支燈管全開可是要4~5百瓦,吊扇燈是舊家搬過來DIY裝上的。

16.主臥床尾側有電視牆,三片木拉門外就是大露台,還有一間小浴室有看到嗎?

17.小浴室只有半套,面盆是兩用龍頭可以淋浴,功能也算完整。

18.大露台用南方松裝飾,造景是DIY的連樹都是自己扛上來種的,整個是悠閒的感覺。

感想:
完工後的樣子應該跟01上許多新屋分享的感覺不太一樣,那是因為有很多部份是小弟自己的不專業想法,而設計師(好溝通才能這樣)做的就是修飾我的想法再創造一些驚奇(例如快炒區、和室收納…)。在有限的預算下,所有用料都以平價實用為主,不考慮高貴的實木、大片石材...等稀有建材,用拋光石英磚平貼不用大理石、用超耐磨地板不用實木地板、用木作貼皮不用實木、用不鏽鋼檯面不用人造石、用一般壁紙、多用便宜的玻璃、減少裝飾性的木作與照明、不用鹵素照明...,這些每個地方都能省下不少錢。
除了現有的床組外,木工做掉了大部分的家具(電視櫃、餐桌、衣櫃),結果我也才買了一組1+3沙發和一個3尺鞋櫃而已。
有設計師當然很好,但還是強烈建議要盡量抽空每天去看現場,畢竟工人大爺決定了施工品質。
雖然這房子坪數比之前的透天厝小,但真的跟理想中的窩很接近了。(最大的感想是口袋夠深才能打造完全理想的窩

PS: 很抱歉,還缺客廳與電視主牆的照片,因為剛完工時拍失敗了


之前快完工時的討論請參考
mobile01上網找室內裝潢設計師?
mobile01麻煩各位推薦一下北高雄或台南的設計師
=====================================================
主要針對 7樓大大 的寶貴意見補充:
7樓大大的意見非常寶貴

只想提出一些背景與補充說明,因為已經住了大半年才上來分享,是因為各方面我們都覺得很滿意,那些理論上看起來是問題的問題,多數事實上並不對我們構成問題,或是屬於在可接受範圍內。
-- 設計師是沒有問題的。那~問題就出在我自己囉

-- 大小浴室配置遷就的是管線間就在主臥浴室那邊,主臥浴室怎麼也大不起來,除非兩間打通..
-- 成員2大1小。基本上也沒什麼客人會來住。所以一開始就有完全不隔間的想法(不生小孩是可行的,超級大套房

-- 炒菜區不是整天都在炒菜,窗子打開一樣通風涼爽,所以待在和式客房其實很舒服。(一間和式客房可以像錄音室,又像三溫暖烤箱,這空間夠活潑了

-- 抽油煙機啟動炒菜區空間就形成負壓狀態,理論上會進室內的油煙非常之少(也沒必要完全隔絕),事實也是如此喔!
-- 炒菜區到目前為止都還不會覺得油膩。
-- 房子室內其實很小再怎麼繞也不會很大圈,至少比起之前的透天洗衣服還得爬到4樓頂好很多了.. 還有2~3天才洗一次衣服多走一點點不至於有那麼大困擾。
-- 更衣室只極力想著要盡量密閉防灰塵,沒像過要開一個門到洗衣機。
-- 大門被裝潢巧妙的部份偽裝起來了,不太有門對門的問題(本來也就不太在意)。且主臥的門這樣配置最省空間,是衡量過後的決定。
-- 從小就習慣用吊扇安靜又舒服,所以忍不住自己DIY,不覺得有壓迫到,沒有才會很難過。
-- 相信我室內真的很小,東西搬進來之後真的看不到太多「冰冷」的地板。
-- 主臥的鏡子也是我的意見想讓小浴室看起來大一點。半夜起來那麼多次真的沒被嚇到過。
-- 再相信我一次,預算對我們是很關鍵的因素。
我們有將所有項目列出優先次序,再用預算去刪減...
那些不怎麼完美的問題決不是「需求」,而只是「還能接受」或「不受影響」。
所以本文從來都沒有表示這間房子是完美的理想設計,想分享的是在有限預算下重點改造,還有自己想法的實現。
設計改造目的是想讓原本空間變得更好住、更實用,是設計師、兩個大人和"4個小朋友"共同做的決定,雖然還是有些缺憾,但目標大致都有達成,我會期待下一間房子可以更接近理想。這間房子目前這樣就很令人滿意了,比起未改造前的格局真的好太多了。
全部的設計與配色都是我們一起做的決定,很活潑、色調也很溫暖,我們很喜歡自己參與設計過的家。
入住也半年多了,除了室內空間太小之外真的沒什麼想要修改的。
有其他大大提到小孩長大需要多1間房,我也是這樣認為,也許3~5年後又會再換另一間房子了。以目前來說現在這個格局很夠用了。
對房子的想法有點像是車子,年輕錢不夠多時先買輛便宜的小車代步,視需要花點小錢升級配備就好。將來有一天閒錢多了,自然可以買部擁有頂級配備的高級車。
單純分享平價實用的裝潢結果,各位寶貴的意見銘記在心希望有能力儘快在下一間大一點的房子實現!
期望大家也都可以住在自己滿意的家~

=====================================================
以下主要針對 「設計師」 這個角色補充一點心得:
經過這篇分享文,小弟更加篤定且非常慶幸能遇到這位設計師:
-- 他願意暫時拋棄某一些一個接受過正規訓練的設計師應有的「專業認知」與「基本邏輯」。PS:他應該永遠不會想知道會因為這些友善的妥協,而讓他在這邊變成一個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設計師。

-- 他願意全力幫我實現用60W改造出一個80分的家,而不會堅持要我依他的專業意見打造出一個90分的作品而花掉100W。(另外拿不到的10分是房子本身先天的限制:坪數、管路、大門入口...等) PS:金額只是舉例而已。
-- 他真的知道未來幾年這房子要住的人是我們2大1小。
-- 他真的聽懂我說的「平價實用」是什麼。
拜託各位大大,高抬貴手別再攻擊這位「沒有受過正規訓練的設計師」了,因為某種程度覺得血量正在減少的就是小弟本人...


=====================================================
以下再補充一點點個人想法 「裝潢 v.s. 代價」:
經過了開版以來的討論,歸納起來主要有二派意見,有一方說好,有一方說不好(有點像廢話


不過這樣的好壞感覺並沒有一致的參考標準,但如果可以將相對的「代價」考慮進去,才能更準確評量一個裝潢工程的好壞。舉例:如果說本文這個裝潢工程花費80萬的話,應該就是非常失敗的那種;但如果只花30萬呢?
大家在這邊看慣了許多以設計為本位的作品(預算其次),風格一致漂亮美觀自然不在話下,就連用來裝飾的花器、藝術品等配件都足以令人嘆為觀止。
但誰不想要擁有一間像這邊多數先進分享的那種極具設計感且面面俱到的家呢?但是當花了大部分現金買下中古屋,真正與設計師討論並了解價錢之後,才會突然醒來知道原來那個世界離我還有多遙遠

最後,這篇分享文只是一個買中古屋後,想要花一點錢讓房子好住一點的成果分享,重點在於改造前後的差異,小弟也非常滿意,或許還有些小小缺憾,但那些算是可以接受的缺憾,也因為這些小缺憾可以省下許多錢,畢竟人的適應力是很強的。謝謝大家用心看完文章,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