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櫃的封邊問題

一般系統櫃都是用PVC或ABS封邊。ABS封邊除了比較不那麼銳利外,其防潮性是否也比PVC封邊好呢?(有朋友說他的系統櫃在PVC部分有受潮的現象,不過我是沒看到實物)

另外,在櫃子上增加插座時,都是到現場才切割要安裝插座的四方孔嗎?那這樣板材不就沒有封邊,這樣不會有受潮的問題嗎?

2009-06-09 15:18 發佈
您的觀察很細心!ABS封邊的厚度較厚、切面較圓滑,所以比較耐撞且相對較不銳利割手,但由於價格較高,所以一般都是用在門片、抽屜、檯面或開放性櫃體(無門片設計)較多,至於其他一般櫃體結構的部分則多以PVC封邊來處理;不過如果您希望自家全數的系統櫃結構都採用ABS封邊應該也是可以的,就請廠商或設計師在向工廠下單時註明就好~只是花費會較高,實務上我個人倒是還沒見過有人這麼做。

由於ABS與PVC封邊的厚度顯有不同,所以上膠之後與板材的結合性前者會較佳,系統櫃常用的美耐皿塑合板其表層為含浸美耐皿膠的印刷色紙,經高溫加熱後與基材塑合板作貼合的動作,經此加工過程後之表層(美耐皿膠印刷色紙層)會變成脆性材料~在刀具切割、撞擊、鑽孔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破裂現象,切口容易不平整。基本上,以ABS來作板材封邊相較於PVC封邊在包覆此一現象的效果會比較好!也就表示板材無封邊面外露的可能性較低~所以相對比較不易受潮!

其實,一般市售的塑合板應該多是V313等級的防潮板了(價格低的不合理者不在此列),均有一定的抗潮能力,在一般使用下應該都可以用很多年的時間不壞,但是,這不代表板材可以直接拿去泡水~如果板材長期與水直接接觸,則不管是哪一種板材或那一種封邊方式都無法承受。

版主來文未詳述您朋友系統櫃受潮現象係發生在何處的何種櫃體,假設是廚房或浴室的水槽櫃或浴櫃那就不是很令人意外,這種高濕環境最好用發泡板(塑膠材質)來製作會更理想!否則的話,其受潮現象雖跟PVC封邊不無關連~但我認為更重要的背後原因可能是材質不佳(板材防潮係數不足)、加工技術不足(工廠裁切與封邊不良)、施工不當(因故現場裁切後以人工手動封邊致密合不佳)、使用方式不正確(業主經常以水接觸系統櫃)或不正常環境(高濕或現場漏水),要追根究底得親臨實地勘察才準,以下就不再討論了!但目前一般的系統櫃業者多提供若干年限的保固~請您朋友聯繫原施作廠商來處理會是明智之舉。

關於插座的問題,在系統櫃施工組裝時如遇到需遷移插座(牆面插座被櫃體遮蔽)或增設插座的狀況,通常修改至檯面(矮櫃適用)、表面封板或踢腳板是最常見的處理方式,偶爾也會有設置在櫃體內部的(通常是櫃體背板)。檯面與背板由於需配合業主使用習慣與偏好,所以常是在現場等櫃體結構完成組裝後才決定施設位置~自然得現場裁切板材啦!另外封板和踢腳板的處理方式由於係與牆面、地面或天花板相接~所以更是得在現場才依現地狀況進行板材裁切修整(建商蓋的房子通常牆面、地面或天花板都一定〝不會〞是平的)。如前所述,板材無封邊處其防潮表現當然會較差,但由於一般家用櫥櫃(廚具與浴櫃例外)不會有常態接觸水氣的可能~所以其影響並不大,只有類似踢腳板的部分~專業的組裝師傅會把封邊面往下接觸地板(相對切割面往上接觸櫃體),同時與地面交接處一般也還會打上矽利康填縫劑,所以日常拖地等其實還不至於影響到整體結構。其實泰半由於成本考量,很多系統櫃業者和加工廠在板材〝非可見光面〞(例如背面靠牆處、抽屜內部)本來就都採無封邊處理,包括您所提到的插座處理方式~其實並不算是不正常的處理方式,一般使用狀況下也不至於造成結構受潮,您可儘管放心。

不過,天下事沒有一體適用放諸四海皆準的!如果您的環境特殊(高濕度)或使用習慣特別(櫃體常有與水接觸的可能),那就得事先跟業者或設計師講清楚,只要事前有充分的雙方溝通與良好設計規劃,很多問題都可以藉設計或處理方式的不同而規避掉,系統櫃基本上還是室內裝修上一個很好的選擇的!



我的前方一片蔚藍
樓上的真的講的很好

當然使用機台及用膠都會有差異
儘量避免使用特殊造型的板材設計

多看幾家連鎖的
你就知道貴並不一定是值得的

有的人專門為了封邊來平滑選店家
因為E1 V313都一樣
感謝大大的說明!真的好清楚,可以列入系統櫃的教科書中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