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稍早宣布旗下對話式 AI 服務、俗稱聊天機器人的「Google Bard」在今 (7/13) 日起正式支援繁體中文,跟進對手 ChatGPT 和微軟 Bing 的腳步,作為 Google 的初期實驗計畫,Bard 是一項以大型語言模型為基礎打造的生成式 AI 服務,它會汲取網路上的資訊並提供全新且高品質的回覆,進而解決使用者的疑問、幫助彙整資訊或加速創意發想,是說在今年五月的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上,Bard 已移植到 PaLM 2 大型語言模型上,藉此實現許多調整與改進,包含更進階的數學與推理和程式編寫能力。
而 Google 也在官網說明:「對於 AI 應用,我們一直秉持大膽創新且負責任的發展方針,這次所推出的功能更新,我們也持續積極與專家學者、政策制定者及相關監管機關保持交流。隨著 Bard 在更多地區推出並支援更多語言,我們會持續以我們的 AI 準則為指引,整合使用者意見回饋,並採取措施來保護個人隱私與資料安全。」Bard 跟對手的生成式 AI 服務一樣是以網頁的形式來存取,只須上 bard.google.com、並登入自己的 Google 帳號即可使用。

Bard 的使用介面,這邊我就請它 Yoga Book 9i 這款今年推出的雙螢幕筆電做個介紹,不出 5 秒它就火速完成,除了扼要的說明外,甚至還列出了優缺點供我參考,在回答最上方則有「聆聽 Bard 的回覆」朗讀圖示和「查看其它草稿」選項,前者支援包含繁體中文在內的 40 餘種語言,當你想要知道單字的正確發音、聆聽詩詞或劇本時,這項功能就會特別實用。而「查看其它草稿」則會提供 3 種不同 AI 生成的回答,除了生成內容之外,在排版上好像也會有些差異。
如果要看到更大的差異,就得指望「調整 Bard 的回覆」(目前只支援英文)此一功能更新了,藉此,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地調整 Bard 的回應風格和語氣,其提供 5 種選項包含─易懂 (simple)、長版 (long)、短版 (short)、專業 (professional) 和日常 (casual),舉例來說,你可以請 Bard 幫你撰寫一則二手古董扶手椅的拍賣資訊,並透過選單來調整回覆內容。作為對比,中文的 Bing AI 已有三種「交談樣式」可玩了。

稍早更新的 Bard 具備四項新功能,第一,你可以「固定並重新命名對話」,進而節省反覆查看輸入查詢的提示或對話內容的時間,當開始與 Bard 對話時,你會在側邊欄位中看到固定、重新命名以及選取最近對話等選項,有點像分頁的概念,舉例來說,你可以請 Bard 介紹並比較幾個適合夏天的室外運動,之後再來查看 Bard 整理提供的內容。
- 分享
- 建立公開連結
- 公開連結分享
- 公開連結
第二,你也能「分享 Bard 的回覆」,點擊回答的最下方有分享圖示會有─分享、匯出至 Google 文件、在 Gmail 中建立草稿的選項,舉例來說,這邊我向 Bard 提問「幫我編寫一段在 kubernetes 叢集中部署 Service 的樣板」,此時直接「分享」會建立公開連結,下一個介面可選擇這個回答或整個聊天內容(這裡也能藉 AI 來生成標題),最後的公開連結就是個網頁,則可分享到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平台上。

第三,如果你是程式開發人員的話,則能「將程式碼匯出到更多地方」,目前開放的是 Python 程式碼匯出功能的選項,除了 Google Colab 外也能夠匯出至 Replit。第四點則是「在提示欄中使用圖片」,今年的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上,Google 智慧鏡頭的功能正式整合到 Bard 裏頭,無論是想了解關於圖片的更多資訊,或需要靈感來撰寫一段與圖片相關的文字,都可以在提示文字中上傳圖片,Bard 將分析照片並提供協助。這項功能目前僅支援英文版本,更多語言版本將於日後推出。
- Bard
- Bing
- ChatGPT
這邊我也拿同一個問題「2023 年真無線耳機推薦」來問 Bard、Bing 和 ChatGPT,可以發現,Bard 的資訊明顯最新,其中推薦的 Sennheiser Momentum TWS 就給出三代的答案,ChatGPT 則是二代,但 Bard 另外還推薦了 Sony WF-1000XM5,明明都還沒發表


除了上面回答內容的簡單比較外,個人認為 Bard 回答可分享到 Google 生態系服務(如 Gmail 和 Google 文件)、程式碼匯出和朗讀這幾點有明顯優勢,而目前尚未支援中文、整合 Google 智慧鏡頭的圖片的功能也令人十分期待,在協作能力和創意發想上想必頗有幫助。以上就是 Google Bard 的簡單介紹,不知各位覺得它的表現如何呢?也歡迎和我們分享生成式/對話式 AI 的使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