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教育用戶是免費使用,但google也收集用戶的資料,進行大數據分析,也是商業獲利的方法之一,所以,用戶與google,應該算是互利的關係。
而且google當初提供免費且無上限雲端空間,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把同樣提供雲端服務的小型公司打垮了,畢竟google有免費又無上限空間,那種付費卻又只提供小空間的商業競爭對手,自然就會消失了,這種商業伎倆很聰明,是財力雄厚超大型企業的專屬能耐,所以,google雲端一旦開始收費,即使用戶願意花錢,轉移檔案到其他雲端公司,能選擇的也相對少多了。
google先透過免費的服務,在收集大數據的同時,也順便打擊小型規模的競爭對手,等到沒有強力的商業對手了,就開始收費了。而這時候,用戶已經離不開google了,一來用戶早就養成長期使用的習慣,二來用戶已花了大量時間上傳眾多重要的檔案,不論是要重新下載或轉移資料,又是一次耗費心力的頭痛麻煩,所以,如果用戶不付費的話,就要捨棄自己珍惜多年的檔案,讓google把雲端檔案全部砍光光;如果用戶付費的話,某種程度就是另類的終身收費,而且隨著時間的累積,上傳雲端檔案會越來越多,google付費方案只能越買越大。
google很厲害的地方在於,將google雲端儲存空間跟google信箱空間合計,這一點真的很犀利,一旦用戶無法使用信箱時,那才是麻煩的開始,因為許多用戶習慣使用google信箱,來進行通訊聯繫、網站註冊、軟硬體保固註冊的使用,一旦google信箱停用,牽連的地方太多了。
其實,當然付費是一種選擇,使用者付費也是正常現象,只是google的服務與政策,說改就改,即使今天付費購買了服務,也難以保證未來,google一個政策改變,就風雲變色了,十分沒有保障,這讓付費用戶在使用上非常不安。看來自組NAS,可能才是解決之道吧!
litess wrote:
google是養套殺無誤,這倒也是事實。
最後,把這種事情拿來推給什麼套養殺…,其實只是強扯而已。
就像…假設你是一間工廠的老闆,很有愛心,透過愛心機關資助了所謂貧困人士許多工廠生產的物資,結果發現竟然一堆申請者根本不是貧困,而這些愛心機關又不想管制、驗證申請者真實身份,無力改善的情況下,請問你這時還有心資助下去嗎?
若當你取消資助後,別人就說你這行為本身也是賺了商業名聲,並非什麼愛心,接下來還擅自取消,要別人付費購買,是可惡的套養殺…
這時你認為合理?
再說一次,這場收費的來源就是學術帳號被濫用,濫用到Google想管也無力,乾脆直接大幅縮限到讓人不會想再拿去濫用而已。
不去責怪濫用者,卻硬扯什麼套養殺,最後還推薦了啥NAS,NAS的成本可比雲端要高出許多了,而且NAS廠商是不會搞什麼套養殺啦,他們只會像是棄養孩子般的,產品賣出後,客戶出了什麼事…不想理就直接不理了,就像是那年年必有的勒索病毒事件,每一次都是NAS廠商的產品有漏洞造成的,但有哪一次是NAS廠商有正視處理過?不就永遠都是『己放出修正檔』來逃避所有受害者的投訴?
所以…套養殺與被棄養的孩子,哪個比較可憐?
星幻 wrote:
就像…假設你是一間工廠的老闆,很有愛心,透過愛心機關資助了所謂貧困人士許多工廠生產的物資,結果發現竟然一堆申請者根本不是貧困,而這些愛心機關又不想管制、驗證申請者真實身份,無力改善的情況下,請問你這時還有心資助下去嗎?
其實這個比喻很不適當,因為google根本不是所謂「很有愛心的老闆」,而所謂的「捐贈物資」也只是暫時借用,不久就準備要收回了(哪有捐贈物資卻收回的?),此外,使用教育帳戶的用戶,也不是所謂的「貧困人士」。
教育用戶的確有濫用問題,但也有更多是適當在運用的,而很多濫用者根本不是學校老師或學生,是在蝦皮或露天等購物網站,花幾百或幾千元台幣,購買某些賣家註冊假的教育網域或假教育機構,所申請到的教育帳號來使用無限空間。
這是google自身查核機制濫發與控管不當的問題,並不是所謂的「愛心機關」學校不想管制的問題,把責任都推給學校,然後以此為由,取消承諾的服務,這就是連坐法,將真正無辜的教育用戶一並處罰而已。
更何況,所謂的「資助」也不是真的資助,一來,google也透過「資助」來收集用戶的大數據資料,作為商業目的之分析與使用,是招攬廣告商的商業手段,二來,google透過免費教育用戶為號召,先讓教師開始在教育現場運用,自然也引導學生使用google介面,最後師生在長期培養習慣中,從教育端養成與營造對google的企業形象,這些都是商業考量與行為,並不是「愛心」。
真的要比喻的話,也可以用房子為例。google先大肆宣傳,提供所有教育人員免租金的房子居住,而且居住空間無限大,然後老師與學生都陸續搬入了,於是各式各樣的傢俱開始進駐,也基於對google服務承諾的信任,開始用心裝潢與佈置,這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家,放心的住了好多好多年了。但是不出數年,在住了幾年之後,google突然宣布不再提供免費居住了。
如果住戶想繼續住的話,就要開始付費,而且原先搬入的大小傢俱,都要依照所佔體積與空間重新計費,設備越多,每月就要購買不同空間方案的租金。如果住戶想繼續住而不付錢的話,之後google要把你幾年來放入的東西,全部都拆光光。
當你花了這麼多心思與時間,陸續搬入傢俱與裝潢,也住好幾年都習慣了,到底要不要花錢繼續住呢?即使決定要搬家,光是搬離這幾年陸續搬入的傢俱,就夠煩惱了。
更何況,可能也沒剩幾家房東提供租屋了,因為當初google提供免租金又無限大房子時,已經把要收租金且空間有限的其他房東都打垮了,所以現在,即使房客想選其他房子租,也剩幾家而已,畢竟當初的競爭對手,沒有幾家跟google一樣有雄厚財力,可以提供免租金房子。
當只有少數幾家的新租屋可選,又在原本住家住得習慣,加上搬家很麻煩的情況下,只能付錢繼續住下去。而租金就任由google單方面決定,房客只有租與不租問題,租金就是任人宰割。
最終,甚至連你註冊的信箱都不能使用了,因為信箱的空間跟住家的空間,是一起計算納入的。超過規定的總空間大小時,你可能再也沒辦法收信了,與這個信箱關聯的人事物,都要中斷,對生活影響極大。
所以說,google這樣企業經營手段,給予評價google一句「養套殺」,不也算是正常反應嗎?
至於NAS的組建,就是提供有大容量需求的使用者,一個取代公眾雲端儲存空間的可能方法之一。的確,NAS這個個人雲端空間,在網路安全上是有疑慮的,尤其是幾年前的勒索病毒問題,造成用戶資料外洩與損失,但是,也不是所有NAS廠商都完全不處理,,不要一竿子打翻一條船,還是有廠商一直在提供NAS系統的更新檔,去修補系統的漏洞。
網路沒有絕對安全的,即使是微軟的WIN10系統,也常常在發布更新檔,畢竟網路發達的今日,駭客入侵系統漏洞屢見不鮮。重點不在於有沒有系統漏洞,因為一定有漏洞問題,任何系統都有缺失,這是必然會發生的情況,所以重點是,有沒有即時找出漏洞來修補。如果看到漏洞而完全不管,那的確算是售後不理,但如果有提供解決方案,那NAS廠商其實有在處置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