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長期房地產價格的因素是:
1.人口成長率。
2.經濟成長率。
3.商圈地段與公共設施。
4.新成屋成長率。
影響短期房地產價格的因素是:
1.市場籌碼。
2.房貸利率。
3.預期心理與市場信心。
過去日本失落的10年間,除了市場籌碼和房貸利率有利房地產有利的短期因素之外,其他的條件好像沒有什麼明顯的強化。
所以日本是全世界少數房地產價格沒有成長的地區。
未來台灣呢??
長期因素:
1.人口成長率低,出生數更是急降,從每年40多萬到現在跌破20萬。
2.經濟成長率低,面對大陸的競爭,台灣現有產業的優勢逐漸喪失,未來也沒有新的高產值產業。

3.商圈地段與公共設施,基本上除了台灣三大城市的捷運之外,沒有什麼明顯有益台灣的重大建設。

4.新成屋成長率,台北幾乎已經開發完畢,未來可能要靠沒效率的都市更新才會有大量的新成屋,其他地區的空地還很多。

短期因素:
1.市場籌碼爆多,有錢沒地方去,但是看看日本的例子就可以知道錢不一定要投資房地產。

2.房貸利率爆低,政府是希望大家不要只存錢,要多消費,但是看看日本的例子就可以知道錢不一定要投資房地產。

3.預期心理與市場信心,如果是有肩膀的歐巴馬當我們的總統,那我就有信心...

歡迎大家推翻我的論點,讓我有信心一點

個人相信未來房地產很難像過去一樣暴漲,
台灣人均GDP從1000多成長到14000多,人口從400萬成長到2300多萬,
在土地不會變多的情況下,所以房地產暴漲是應該的。
未來台灣還有這種所得和人口暴增的機會嗎?
小漲是有可能的,但是要大漲可能就難上加難。
因此建議大家買房子回歸基本面,以自住為優先的購屋考量。
入場點的建議....
托夢夢到....

1.法拍屋大量出爐時,而且平均每個月的『推出量』大致維持一定,破產的人多的不能在多,要等法拍屋大量吸走投資客的錢,要讓情敵轉移注意力不要去看我們想要的對象

2.二手屋成交量趴在地上,投資客和地主受不了資金壓力而求售無門的時候,我們就一刀下去...

3.新成屋推出量幾乎等於零的時候,就不會有礙眼的案件提高附近的房價

4.市場樂觀指數很低,很多人放棄房地產,本版的人氣趴在地上的時候

希望大家拿出一些數據來推翻我悲觀的預期摟!
有想要買房子,可以找我陪看,我可以給點意見,幫你殺殺業代和地主,但是要包紅包和介紹妹妹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