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一下工商3/22的報導在1930年4月,處於景氣寒冬的美國似乎看到了幾隻春燕,股價指數比崩盤後回升了50%,但景氣仍時有波動,6月一群民眾前往白宮見總統胡佛,呼籲政府提出振興方案,不料胡佛竟說:「各位,你們晚來了六十天,經濟蕭條早已結束了。」 事實上,胡佛說話的這一刻經濟蕭條才正要拉開序幕,胡佛以為1 929年10月股市崩盤已半年,總體指標滑落速度已趨緩,股市已回升,因而有此樂觀的發表,今天我們回顧這段歷史,都明白1930年春季 美國股市的回溫根本不是什麼春燕報到,但若身在當時,恐怕也會看走眼。米國總統看走眼因為1931和1932比股市彈升50%的1930更慘雖說歷史未必重演不過熊市的反彈必須再次經歷實際狀況的考驗股市反彈讓套深散戶少賠一點100元買跌60%剩下4040元漲60%回到100嗎?錯只剩下64元所以股市低檔漲幅可觀但是窮的人還是一樣這麼窮企業減少無薪價但並不會擴充人數經濟好起來失業率總是最後才追上就房市的供需而言下半年挑戰更大所以目前還是有更多的投資客想把樓丟出來錢放口袋再說這是到這星期為止在台北市我看到的現象
proagogo wrote:摘一下工商3/22的...(恕刪) 好文章~~這一陣子 大家被股市 熱到似乎忘記失業率創新高~~如果今年第四季 GDP 有正~~也不要意外~~因為去年是-8.多~~這是跌深反彈還是已經復甦~~我寧願保守點
proagogo wrote:摘一下工商3/22的...(恕刪) 現在最怕的就是這樣..失業人數多=> 生產力下降=> 產值下降=>人民收入減少=>購買力下降=>需求量下降=>失業人口增加怎麼打破這個迴圈?? 大家都在想但唯一能確定的是這個迴圈還在繼續循環中..現在來的春燕.... 希望不是迷路來著.現在滿手房子快走投無路的投資客恐怕會想法子擠錢進股市萬一股市再刷一次..大家就不會繼續留意房子價錢了
股巿的漲幅與房子,有沒有相關連性==> 國外 或是 日本 美國 大陸 都有股巿正比房地產股巿的漲 房地產漲但股巿的跌 房地產也會跌但是 台灣不是所以 台灣應該無關否則 先前 台股 9000多跌 4000多房地產也沒跌掉一半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