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政策才能讓台灣的產業升級

小弟目前也正在尋找人生第一間小窩,在大台北地區也找了許久,對於台北縣市每坪動輒數十萬甚至更高的房價,以及房屋買賣流程的弊端也是很感冒。

房屋買賣由於金額龐大,其間的爾虞我詐更遠遠勝於其他行業,為了買個房子付出的心力勞力實在無法計算。

政府的政策又明顯偏向財團,什麼青年安心成家,什麼2000億優惠房貸,都是補助買方,讓買方在實際負擔不起的情形下由政府補貼購買,而不是促使賣方降價,換言之,就是政府直接補助賣方。

房地產價格目前僵固,就是因為政府在背後以政策撐腰,沒有正常的市場機制,導致房地產市場急速冷凍。

想想看,要是政府能多些照顧無殼蝸牛的政策,例如:

1.課徵非自用住宅稅,或者空屋稅

2.限制非自用住宅的購屋貸款成數低於5成,也就是要自備足夠現金才能投資。不能都跟銀行貸款高成數玩財務槓桿,然後找得到冤大頭就大賺差價,找不到就將爛尾樓丟給銀行

3.建立由地政機關公開透明的土地實際交易資訊,讓買賣雙方都有合理的行情價可參考,而不是利用資訊不對等來賺取差價

這樣是否能讓房價依據市場交易趨於合理化或者活絡化,讓想要有自己小窩的人能以比較合理的代價取得,也能讓投資人的資金,引導去投資其他產業,而不是一窩蜂都投資房地產,不僅台灣的產業能升級,也會讓身為上班族的各位的生活過的輕鬆一點吧?

大家都努力呼籲,相信為了選票,選舉時也會多少做點承諾吧?
2009-02-17 11:18 發佈
我非常同意先進您的說法,總不能讓百姓都把錢都在繳房貸,其餘產業沒有消費力,合理的房價應該是跟薪水起伏

成比例,不是隨人為炒作卻要人民接受,等到價格高到沒人買卻又要政府救,當初追求利益瘋狂下標國有土地,土

地價格屢創新高,這責任是自己要付,這些肥貓人民有權利說"不"


感覺就是先把頭洗下去,後面繳不出來就是你家的事情!
那~~~最後惡性循環誰也沒討到便宜!!

我一直很納悶, 那些政府的優惠購屋專案~~
好像都是前X年,錢可以繳很少
後面就會往上跳

難道,X年後我薪水會爆增??~~
這讓我想到跟買車打的那種月付XXXX或是頭款只有XXXX元廣告
車可以牽回家~
後續呢?變成很多繳不出貸款,拖垮自己!!

總之,覺得政府的購屋優惠方案
就是先把你的頭洗下去再說~~

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