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經濟風暴的核心是房地產,自我療傷早就開始。

風暴的核心是美國次貸,衍生全球次貸金融商品崩盤,再引發金融機構不當投機倒閉,

一連串的問題就是「房地產」價值與價格,被過於低估。

8年前,景安站未通車前,斜對面遠雄「比利時」賣18-21萬(結構前後期)
2009-2月,「同質稍差」區域歷經房市漲跌後,不管開價多少,現在新案
雙捷市,新歐洲20-21萬都買的到,這些土地、建材歷經8年有一定漲幅。

2009各區域都有相同例子,不過內湖、南港、新店因為題材多,跌價自癒幅度不令人滿意
重要的,銀行不滿意,自備3成就風行草偃,當然市場會急凍

確實,房價已自我下修,存在A級地段,只能降B級價錢的「自癒」
無法滿足C級D級的崩潰期待,想像到那時,社會秩序恐怕先垮(失業、無薪、社福壓力....)

只要銀行估值合理,停止的地核,就能繼續轉動,銀行膽怯的投資客現在只佔0-5%不到...
低利環境銀行怕死,有心買屋人貸不出來,不敢消費,政府救市核心在此....


這是信心的問題
2009-02-15 11:59 發佈
PointView wrote:
..(恕刪) 一連串的問題就是「房地產」價值與價格,被過於低估。
...(恕刪)


不是很懂
為啥不是「房地產」價值與價格,被過於高估,銀行過度擴張信用跟衍生性金融商品,才引發風暴
我倒認為所謂的療傷才剛開始
原因是房價低估??應該是說回到合理的價格而已吧
療傷?? 美國家用不動產都還沒爆完, 現在商用不動產已經到達臨界點
如果家用不動產泡沫是原子彈, 那商用不動產泡沫絕對是氫彈
PointView wrote:
一連串的問題就是「房地產」價值與價格,被過於低估。...(恕刪)


美國的問題, 就在於仲介一直鼓吹民眾購買他所負擔不起的房價 ( 使用頭期款很低, 人人都買得起, 或是房子保值, 一定漲不會跌等話術催眠購買者... ). 等到要付本金或是經濟一不景氣時. 很多人自然付不出原本就超過他能力範圍的房子. 而引起的一連串的房屋借貸公司倒閉.

而房屋借貸公司的倒閉又引起華爾街的一堆天才利用數學算出的一些虛擬投資標的破產. 最後原本虛有膨脹的假象一瞬間破掉.

第一段有沒有很像某個國家目前的狀況!!?? 如果美國沒有碰到原物料上漲所導致的經濟不景氣, 這個氣球還會一直吹大, 但最終還是會破滅的.

寫這麼多並不是要唱衰房價. 只是要建議大家要購買任何物品一定要評估自己可以負擔的能力. 買電子產品都會為了幾塊錢而在光華商場一家一家比價了. 為何只聽到一些宣傳, 廣告就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的下輩子投進去呢!!??

還記得兩年前: 石油是有限的, 所以漲到USD 200的不稀奇.
還記得一年前: 把錢存在銀行是最笨的, 去買基金才會錢滾錢.
你還要相信一些所謂專家的話, 而不回到原點, 看看自己的需求, 能力嗎!!??
有心要買房子的朋友,可以認真議價
如果沒有去看,只是道聽塗說,永遠打口水戰而已

除了前述景安站之外,像重陽重劃區部分面河之前成交到40萬

現在區域內20萬以下,很多案子可以選,跌價幅度不可謂不大。
再者成交18-9萬,再貸個8成,每坪等於14.4萬(銀行有風險嗎?還要緊縮、實在不懂)

恐怕,不只低估,市場經濟也被拖累....大家能想像1坪房價5萬、3萬或是不用錢的社會嗎.....
應該在北韓吧

就像買台車,我想買80萬的車,用40萬買,甚至更低
當市場跌到50萬,還喊貴,還喊不合理
只會讓車商倒閉員工失業而已,而且做玻璃、輪胎的、烤漆的、車用IC的....都要失業
家庭都要動盪

這是連鎖效應,我門正身在其中.......
zite wrote:
美國的問題, 就在於...(恕刪)

老兄說的有道理~
終於知道次貸是什麼了~
PointView wrote:
有心要買房子的朋友,...(恕刪)


我一直有在看.....怎麼感受不到有什麼明顯地跌價?!

再者

老百姓沒人期待一坪買到3萬.5萬

只是期待回到合理的水準

還有希望政府不要拿全民的血汗錢...去救炒房地產的商人而已
綠奶茶奇異筆 wrote:
我一直有在看.......(恕刪)


可是 今天我去

三峽北大某建案 喊1/p 8萬

中和環球乙工某建案 1/p 14萬

沒人理我.....
談天說地 wrote:
可是 今天我去三峽北...(恕刪)

時間是站在賣方的~
有耐心一點~
不要變成替建商解套的人~
這位大大似乎很了解房產,但又似乎似是而非作了許多有趣且聳動的結論.

PointView wrote:
除了前述景安站之外,像重陽重劃區部分面河之前成交到40萬
現在區域內20萬以下,很多案子可以選,跌價幅度不可謂不大。

這裏是否拿雞蛋比鴨蛋,之前景安和重陽區的40萬房子現在已經跌到20萬了嗎?
如果有,快通知我.
我看大大是試圖用在也在前述兩區域內,但20萬不到的房子,來和40萬的房子相比吧~

PointView wrote:
再者成交18-9萬,再貸個8成,每坪等於14.4萬(銀行有風險嗎?還要緊縮、實在不懂)

不知道你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感覺你是行內人,且頭頭是道,應該不會不懂才對,
銀行要的是"CASH",就算每坪14.4萬,但有上百間,銀行難道沒有風險嗎?
現在看銀行蹟效,手中有很多房子的,恐怕會怕列為警示股吧~

PointView wrote:
就像買台車,我想買80萬的車,用40萬買,甚至更低
當市場跌到50萬,還喊貴,還喊不合理
只會讓車商倒閉員工失業而已,而且做玻璃、輪胎的、烤漆的、車用IC的....都要失業
家庭都要動盪

這個好像比較在形容現在的DRAM產業,動不動就以社會動盪來嚇人.
你這個比喻不太好,我覺得比較像是現在流行的單車,

T3從最早2萬不到開始起漲,去年夏天,T3一台要2萬多,甚至到了25000還要排隊,現在跌到了2萬2,你能說就是合理價位嗎?你能再跌價就會讓組裝單車的,生產原料的人和家庭失業和動盪嗎?

PointView wrote:
這是連鎖效應,我門正身在其中..........(恕刪)

這是景氣循環,我們身在其中,不是誰能阻止的,大大對房產這麼熟,應該知道10幾20年前的房地產低迷吧~
但當時台灣經濟沒有因此而沈淪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