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仲介朋友(非一般仲介業務員,是加入房仲加盟店的店老板)今年初看好新竹房地產加上加盟店業績好手上有現金於是訂了兩間昌益的華夏(共兩千多萬)準備投資結果因為下半年店裡生意急凍收入減少加上兩間華夏的工程款付的兇差點轉不過來可見仲介自己也看不準
據小弟所之與樓主報告:您的朋友正確的名稱不叫房仲業者!正確的名稱叫~借房仲看版之便~紮紮實實叫投資客報各小小料:半數房仲加盟業者的店東,老闆,甚至店長店員都曾卯起來這樣做!這就是為何景氣好時加盟業者一家家猛開的原因!而且你可能不知~他可能只卡這兩間,前3年搞不好已滾出3~5千萬的身價了!
sinyi4734 wrote:據小弟所之與樓主報告...(恕刪)而且你可能不知~他可能只卡這兩間,前3年搞不好已滾出3~5千萬的身價了! 以人性(賭性)而言,先前如果有賺到錢都是會繼續大凹特凹。我不大相信真的現在還有賺到3~5千萬
記得以前的某理財雜誌有提到過,一位剛出社會的年輕人用20萬訂金買400萬預售屋,隔半年就用500萬賣出,操作高財務槓桿,部分投資客也是會用這樣的模式,不過不是每天都在過年,景氣好的時候行的通,景氣不好時不見得適用,那些美國銀行就是1元做33元的投資所以才會倒。以人性來說花400萬買的屋幾年內很少人能用低於400賣出,但是不斷尾就等著銀行收走反而一毛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