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台北市有一種房子非常便宜
屬於10年內的成屋,還算蠻新的,蓋得很不錯,地段也不算很差
坪數也達到3x坪,隔了3房兩廳,適合小家庭
不到一千萬的價格還有附車位,窗子打開就可以看到萬坪河濱公園
又便宜又大碗,還不只一戶在賣,這麼好的條件,就只有一個缺點,沒有『地權』
房子是當初建商跟國有財產局"租地"來蓋的,所以你買到的只是房子沒有地
這個大樓社區我估計應該有百來戶左右,土地的租約是50年,目前剛過10年
業代很明白的跟我說這種房子不好脫手,買得時候要想清楚
我覺得很奇怪,既然這麼不好為什麼還有百來戶的人會買?
百來戶的大樓這種時候只有3-4個單位有人在掛賣,算是流動率不高的地方
我猜會不會還是有一些優點,會吸引這麼多人花這麼多錢買這樣的房子
所以我想上來問問看,到底房子有沒有地權有什麼優缺點?
地上權住宅最怕的是地上權快屆滿時土地所有權人的不確定因素(要收回自用--請你拆屋還地、再設定一次地上權---條件重談),如依您所言,該案屋齡10年,往後還有40年咧,當然目前房屋所有權人還比較不怕,但是如果地上權剩下15年不到,你想誰會跟你買(買方銀行貸款也很難放款),再說地上權剩下年份不多,你還肯花大錢整修房屋嗎(你還要想到同基地的其他住戶肯不肯花錢維修)?所以地上權住宅未來有加速老化的情況,因為大家都不肯花錢維護。(有點像眷村,大家都寧可花錢添購家電,但要花錢把房子維修的比較漂亮,通常是很難)
至於台北火車站交九用地的京站乙案(日勝生活),則是比地上權房子更不如,因為土地不是你的、房屋也不是你的,你只有一張憑證讓你住到民國143年。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