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古代的佃農, 今天的屋奴....

古時的農民, 可說是社會最安定, 也最易控制的一群人..(就像我們)

在多數的時間裡, 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就是來自廣大的農民, 無論是糧稅還是勞役...
(有沒有覺得很像上班族)

但只要和平日久, 土地兼併的結果就是多數的自耕農變成佃農..
(有沒有覺得有點像背房貸的各位)
耕地變成極為昂貴的商品, 掌握在極少數的地主手上, 而且他們節稅的能力遠比一般農民高明的多.
(大家覺得連爺爺的功力如何呢)

雖然如此, 溫和的佃農們只要活的下去, 他們還是會繼續耕作, 繼續供養整個國家社會...
然後呢.... 土地繼續被地主兼併,因為地主越來越能影響政府, 所以他們越來越會節稅
國家只好繼續增加農民的稅金
(這不就是目前的樣子嗎?? 不然為什麼不降別的, 偏偏降遺產稅)

地租, 糧稅, 勞役不斷的上昇... 每個佃農的負擔繼續增加....
最後, 溫和的農民要不是餓死, 要不就只能變成暴民
(還好目前似乎沒有)

... 然後歷史又翻過了一頁....
(過去稱此為起義, 革命…. 今天這也許可稱為金融風暴)
當地主在動盪中失去土地, 資源分配較為平均之後, 和平終於到來.

.....歷史又翻回上一頁 ..XD


今天的上班族與昔日的農民何其相似
一樣的供養國家, 一樣的被土地束縛..

孫中山的理想在同志的奮鬥下果然成為空想, 馬克斯的也一樣....

房價不斷上漲, 任何理由都可成為房價上漲的理由
房價的頂點永遠是購屋人的極限.
我想, 如果有抵押子女薪水的房貸, 那房價絕對還會繼續上漲

....歷史真的很常重複....
2008-10-02 12:2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佃農 屋奴
nanno wrote:
古時的農民, 可說是...(恕刪)


相當的感同身受啊!!
沒辦法, 資本主義發展到後來

社會上只存在壓榨和被壓搾的兩種人

而只有少數人可以有這個機運成為前者
雖然令人不愉快
但這個區分是很明顯的
尤其在台北市的落差更是大到讓人喘不過氣來
lesst wrote:
沒辦法, 資本主義發展到後來

社會上只存在壓榨和被壓搾的兩種人 ...(恕刪)


..... 不過我們現在有前所未有的網際網路.....

..... 網路能改變歷史嗎??
說得真好呀!
現在的政府就喜歡做那種看似全民受益, 實則獨厚富人的政策
沒辦法, 政客與財團掛勾的太厲害, 趁機劫貧濟富

有時想想, 不是一直在說公平公平, 使用者付費
那20%的有錢人或政客, 攫取了80%的社會資源, 怎不見這些人負擔80%的政府稅收?
不斷降遺產稅, 降證交稅, 補貼房貸利率等少數有錢人會用到或影響較大的東西
卻準備調升水電瓦斯等等跟市井小民息息相關, 每天會用到的東西

還振振有辭的說, 要公平? 但橫看豎看怎麼看都是似是而非的假公平呀?
nanno wrote:
..... 網路能改變歷史嗎??


台灣海峽沒加蓋..

不過對岸也不純共產主義了..
的確就是這樣, 所以只能小心讓自己不要掉到陷阱裡 ~
好像玩股票為甚麼10個玩只有2個賺, 因為你不知多少人在算計你啊, 呵呵
為什麼換了政府
卻還是走一樣的路
難道這才是資本主義的真相

美國已經印鈔票救股市房市了
台灣隨後跟上
連外匯存底這種不是錢的錢
也準備拿來救股市

當初2003年扁政府提議用外匯存底來救股市
被藍營還有學著罵的要死
還好有彭淮南檔下
這兩天馬政府救股市的財經諮詢小組
居然又提出一樣的政策
奇怪老師以前教經濟學的時候怎麼跟現在當顧問講的不一樣
真的這樣搞不用買股股市就上幾萬點了
因為可能一碗陽春麵就好幾千塊
大家都是億萬富翁
不過別肖想買房子
房子應該動輒數億吧

不要說這是鬼扯
看看歷史
民國34年政府亂印鈔票的下場


屋奴只能等神績吧

1. 天災 發生
有錢人的土地 變荒地

2. 人禍
戰亂發生 有錢的人遠走他鄉

其實想一想, 資本主義在和平的時代發展下去都是會這樣的. (沒有大戰亂的時代下)

但是今天要大家都像北韓那樣實施真共產主義, 也不會願意.

要像北歐一堆國家動不動繳個50%的所得稅, 也不會願意.

資本主義雖然不是最佳解, 但是就目前幾十年世界發展下來, 還算是個大家可以接受的辦法...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