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外匯存底再創歷史新高,6月升至5,984億美元
根據中央銀行於2025年7月4日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114年6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金額已達5,984.32億美元,不僅較5月底增加54.84億美元,總額更再次刷新歷史新高紀錄。
央行進一步說明,本月外匯存底變動主要受到三大因素影響:首先是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所產生的收益;其次是主要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動;最後則是央行為維持外匯市場秩序,所進行的進場調節。
針對央行進場調節的力道,外匯局長蔡烱民指出,6月的調節力道相較5月為小。6月初匯市供需相對平穩,市場預期心理亦不如5月強烈。然而,至6月底時,因美國聯準會(Fed)部分官員提及7月不排除降息的可能性,加上當時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較弱,以及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至4.2%,種種因素導致美元走弱,促使央行加大進場調節力道。
從主要非美貨幣在6月的升值幅度來看,歐元升值4.13%、英鎊升值2.05%、加幣升值1.25%、澳幣升值1.68%、日圓升值1.05%、瑞士法郎升值4.1%,新臺幣也升值2.72%,人民幣則升值0.47%。與此同時,美元指數下跌2.47%。
統計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存底總計增加了217.5億美元,其中單月增加金額最多的是5月份,達101.1億美元。此外,截至114年6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臺幣存款餘額共折計8,777億美元,約當我國外匯存底的147%。
在全球主要國家外匯存底排名中,中國大陸以3兆2,853億美元居冠,其次依序為日本的1兆1,212億美元、瑞士的8,541億美元,而我國則以5,984.3億美元位居第四,印度則以5,891億美元排名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