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好像都是為了家人,孩子要有遊戲室,要有獨立的房間,老婆要有衣帽間,從來沒有問過自己想要什麼空間。
男人好像只是附屬品,一個櫃子掛衣服,一格鞋櫃放鞋子?
其實我想要一間純實木地板的房間,放一件仿宋家具,可以讓我放空冥想。
可是我沒有錢,還是為工作打拼的年紀,只能想想而已。
我現在住的房子是小孩3歲的時候搬進去的,裡面的規劃設計都是我,大部分是小孩導向沒錯,不過不是小孩開口跟我要的,也不是為了小孩,而是為了滿足我自己,因為那是"我"想要的,想要設計給小孩的(後來證實很多設計小孩是不買單的,呵呵)。
我對房子的想法,房子是不需要從一而終的,就跟工作一樣,隨著不同階段,換不同工作,房子也亦然。
通常來講小孩18歲上大學開始就差不多算離家了,尤其是男孩子,所以父母跟小孩同居的緣分差不多就是18年,創造出給小孩子的空間,帶給的是父母自己老後的回憶,而小孩長大後差不多就忘光了。像我給我們家小孩設計的空間大約賞味期只到國小而已,再大小孩只會窩在沙發打電動而已,那值得嗎?當然。
現在小孩高中了,我開始在思考規劃空巢期後,剩下我們兩老的空間了,然後裝潢也15、20年了,剛好重新翻新一下,改成不用考慮小孩需求的格局,繼續滿足"自己'不同階段的需求。
ejan1969 wrote:
現在住的房子是小孩3歲的時候搬進去的,
裡面的規劃設計都是我,大部分是小孩導向沒錯,
不過不是小孩開口跟我要的,也不是為了小孩,而是為了滿足我自己,因為那是"我"想要的,想要設計給小孩的(後來證實很多設計小孩是不買單的,呵呵)。
我對房子的想法,房子是不需要從一而終的,就跟工作一樣,隨著不同階段,換不同工作,房子也亦然。
通常來講小孩18歲上大學開始就差不多算離家了,尤其是男孩子,所以父母跟小孩同居的緣分差不多就是18年,創造出給小孩子的空間,帶給的是父母自己老後的回憶,而小孩長大後差不多就忘光了。
我和太太都是六年級的,
一個小孩已經在外面讀大學,
另一個小孩預計明年讀大學。
小孩出外讀書,只是出外讀書,他們兩個還是很戀家,喜歡跟我太太出遊,這個暑假的行程已經有初步的安排了。
我買第一間房的時候,老大剛在太太的肚子裡吧,沒記錯的話。
不用說,當年小孩的房間一定是太太處理的。
到買現在住的這間電梯透天時,小孩已經大了,那時一個高中,一個國中。
兩個小孩第一次看到新房子時,那時是新成屋。他們當然有自己的想法,
除了主臥是我和太太的,房間讓他們自己從另外4間套房選,
老大到某一層樓層的某一間房間時,就說:我要這一間。
老二就臉臭臭的,說我也想要這間。
怎麼辦呢?我太太跟臉臭的那個小孩說:樓上還有一間一樣的,我們一起去看看。之後臉臭的那個看完之後,臭臉變笑臉。
當然,他們兩個的系統櫃顏色,落地窗窗簾,桌椅,床架……都讓他們自己選。除了窗簾顏色,其它的他們的選擇大同小異。
床墊我幫他們選德泰的,冷氣選大金橫綱系列的。
到現在為止,他們仍然很開心。畢竟只是樓層不同而已,房間的大小和格局都一樣,連他們單獨擁有的衛浴格局也一樣。(只有一個地方不一樣)

有發現什麼地方不一樣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