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都很長, 建議大家分段看, 當故事看
而我也再三強調, 我的文都是以善意為出發點, 是為了台灣這塊土地的好, 該說的不該說的我都願意像吃了誠實豆沙包一樣完整, 理性分析, 如果你很困擾很迷惑, 也許我的文可以增加你思考的資訊, 而如果你是為了罵而罵, 為了害人而罵, 那自然我也沒必要客氣.
有看過我文的鄉民們, 都知道我至少有兩個家; 台灣這個土生的家, 還有一個是遙遠的南非。 有看過我分享南非相關房子的影片的人, 相信都很驚訝怎麼會非洲國家有那麼漂亮的房子?
南非, 真的是居住天堂, 早年留學移民到那邊時, 就曾聽過台灣的風水師說, 南非極為難得, 有 9 條龍居住。
南非的老人社區
約是在 2024 年年底時, 一位從小看我們這群孩子長大, 一轉眼已經居住南非 30 年的長輩, 跟我說他決定買一個新房子, 當作是他餘生的最後一個港口, 得知消息的當下, 很是替他感到開心。
先來看看這是個甚麼樣的房子, 甚麼樣的社區, 再來談價錢
先來看看這個房子的外觀:
這是一個退休老人社區, 有規定是 65 歲以上的老人才能居住, 房子的外觀就如同下面的照片, 這個老人社區都是 2 層樓的建築, 可把它當作是台灣 2 樓的公寓, 其產權的規劃就是一樓是獨立一戶, 二樓是獨立一戶, 而為了安全與方便起見, 雖然沒有電梯, 但是寬敞的樓梯都有電動樓梯升降機

房子的大小約台坪 23 坪 (實際坪數沒有公設), 是一房一廳一衛一廚房的格局, 如有需求可以再隔一個私人看護的起居室, 每戶都有自己的陽台 / 露臺

而公設呢, 雖不大, 但是是屬於實用型的設計, 小 Bar 區, 訪客交誼廳, 餐廳, 還有醫護團隊醫護室, 保全中心, 社區也有社區巴士, 可以接送住戶往返附近的 shopping mall, 或者任何團體活動

公共的花園, 草皮覆蓋率非常大, 就算是屬於自己的花園區域, 都有園丁在維持整理, 下面是這個社區的入口照:

以及社區的空拍圖:

紅色方框就是這個老人社區, 而它的鄰居, 也有學校, 一般住宅跟豪宅 (還有豪宅有網球場, 眼尖的人可以自己找看看)
好, 大家猜看看這樣一戶, 2024 年底的購買費用是多少台幣?
我很多的朋友都會猜 200 萬, 300 萬台幣!?
答案是 100 萬台幣有找!
咦? 怪了, 不是說全球通膨, 不是說全球物價高漲, 不是說物價只漲不跌? 還是南非是處在一個異次元的地球上, 而那個地球完全沒有通膨, 物價高漲的問題?
感興趣的可以請參考下面這網址, 同個老人社區的另外一種戶型, 南非幣的匯率約是台幣的兩倍, 所以所有價格乘 2 就是相對的台幣有找; 而平方公尺的面積除以 3.3 就是台坪:
南非老人社區案例 2
好,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 比較像台灣的建築, 華廈型小戶社區 (一房一廳) 約台坪 13 坪 (都是實坪零公設), 一房一廳, 停車位免費, 到底現在賣多少:


答案是台幣 150 萬元有找
所以基本上, 只要台幣 200 萬以內, 你, 現在, 一定可以在南非買的起台灣要價 1000 萬元都比不上的居住環境; 空間, 格局, 採光, 透風。
而如果是拿 1000 萬 - 2000 萬台幣去南非買房子, 那我跟你保證, 台灣數億元的豪宅連根毛都比不上! 而南非億元級台幣的超級豪宅, 我想這輩子是不可能在台灣看到相同品質條件的房子了
所以相比較起來, 台灣這不是房價泡沫化, 甚麼才是泡沫化?
回頭看台灣現在的環境
請問有幾個退休的老人家, 住的有比上面南非的老人住宅還要好的? 對啦, 有很多老人家住的房子, 只要在六都, 都很自豪其價值有幾千萬又幾千萬, 而屋況呢? 裡面呢? 宜居嗎? 還是只能嘆氣等都更?
台灣人自豪那價值幾千萬的泡沫老舊破房子, 比不上南非百萬台幣還有找零的房子, 台灣人盲目追求那個數字, 苦了是誰? 台灣人何時開始變得如此虛偽價值感滿滿?
***********************************************************************************************
回頭看台灣現在的環境
請問有幾個退休的老人家, 住的有比上面南非的老人住宅還要好的? 對啦, 有很多老人家住的房子, 只要在六都, 都很自豪其價值有幾千萬又幾千萬, 而屋況呢? 裡面呢? 宜居嗎? 還是只能嘆氣等都更?
台灣人自豪那價值幾千萬的泡沫老舊破房子, 比不上南非百萬台幣還有找零的房子, 台灣人盲目追求那個數字, 苦了是誰? 台灣人何時開始變得如此虛偽價值感滿滿?
該痛罵的死老百姓心態?
館長陳之漢最近有痛罵過台灣人真的神經病一堆; 那些說要抗中保台的, 那些說要愛國的, 沒有一個想上戰場, 沒有一隻青鳥或側翼敢簽自願役, 整個國家也對於軍備, 百姓因應戰爭的準備完全沒作為。 延伸過來看台灣的居住不也一樣嗎? 也許是館長不想在這議題直接罵百姓?
台灣的房價泡不泡沫, 有沒有虛偽, 也許只要本國人你我他都裝傻, 反正虛偽虛榮心至上, 所有問題從不解決也不用奢求會去解決; 你家有停車位嗎? 有足夠的停車位? 你家通風好嗎? 你家採光好嗎? 你家格局好嗎? 空間夠嗎? 大地震來了你家安全嗎? 隔壁萬一要都更, 整體狀況你家是安全的嗎? 低窪地區的百姓, 你家防淹水了嗎?
這些問題都沒解決, 憑甚麼台灣房價只漲不跌? 台灣這群死房蟲們, 不也跟上述類似, 有哪個去正視過台灣房產的真正價值, 而只會持續鼓吹泡沫? 有哪隻房蟲有站出來指點說台灣的高房價應該要附隨著相當的價值?
很多人也許都怕自己的房子已經很危老, 但卻似乎普遍只會覬覦看有沒有哪個建商可以端出免費的牛肉來免費吃一頓, 有幾戶是會想盡快自己自立都更的?
台灣人的價值觀念偏差, 又長期被媒體, 長輩灌輸錯誤的思想, 台灣人這輩子怎麼可能住的好?
我曾經說過, 一個不動產的價值, 撇除所謂的 location 之外, 它不外乎有 3 個價值; 土地價值, 建物價值, 內部裝潢, 家具價值這 3 大類
而一個健康的不動產, 放眼全球任何國家, 一定都是土地價值不該高過建物價值跟內裝價值, 理由很簡單, 如果土地價值高過建物價值, 那麼它理應是個高樓大廈的建物, 才能凸顯其土地價值。
但反觀台灣長期以來的錯誤沉痾, 土地價值一直被虛灌哄抬, 以至於幾乎大家買的房子, 絕大部分花費的比例都是土地為主最重, 再來是建物, 而內裝根本通常就是一點價值都沒有。 而在法律一直不改進的現況下又更慘, 你買房子的錢, 如果是買新房子, 還可能有高達 35% 都在買空氣!
你可以 argue 說, 樓梯空間不用錢嗎? 消防空間不用錢嗎? 電梯空間不用錢嗎? 那我還是要再次反駁問你, 請問公設空間的成本, 該是攤提制, 還是累加制?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請大家去思考一下, 以公共樓梯空間來說就好, 以一個建案 150 坪建築面積來說, 公共樓梯土地丈量佔 10 坪, 一坪土地算 60 萬台幣, 該空間土地成本算 600 萬, 該建案 15 樓, 那計算方式是否應該是 600 / 15 = 40 萬, 加上建築成本, 來反映出這個公設空間的成本?
問題是台灣的建商是把以上述的攤提制, 還是是累加制, 因為 15 樓所以賣 15 次的 600 萬?
台灣房產的泡沫化原因之一, 就在於建商早已哄抬原始土地成本 x 樓層的倍數; 對, 細思極恐, 看你會不會怕? (如果你有正確的計算方式可以提出反駁我, 也歡迎實際分享在下面, 歡迎大家良性討論)
而為何國際上大部分高樓住宅的地下車庫不僅數量足夠而且不會加價, 台灣還要一頭牛扒兩層皮, 車庫還要另外加價賣你?
公設計價; 重複計價, 這難道不是泡沫的一部分?
***********************************************************************************************
台灣已經因為超高房價而變成一個極為畸形的醜陋社會
很遺憾, 很多房產版上, 總會有人, 在我看來是十分噁心的嘴臉說 "你就是不夠努力才買不起" "就算房價降了魯蛇還是買不起" "你爸媽怎麼不年輕時多買幾間" 這種絲毫不是人該說的話 (對, 只有會講話的畜牲才會這樣說)
可以呀, 房價降到像上面我分享的, 南非的新房子, 一戶不用 200 萬台幣就可以買的到, 台灣人誰買不起? 你還可以怎樣噁心的嘲笑人?
而且就算 100 萬, 200 萬台幣還是有人買不起, 那麼我也絕對不會看不起這些人, 而是希望這個社會, 地方政府能夠更幫助他們, 因為這些人要嘛遭逢人生劇變, 要嘛出生在一個本身就有狀況的家庭, 人生的出發點就是比別人辛苦, 如老高跟小茉的影片有說過, 人生只要碰到一個紅點, 你很有可能就 game over 了~
**********************************************************************************************
記得多年前, 有一次跟老同事們聚餐, 大家聊到了股票, 聊到了台灣的 GDP, 我們當下好奇就聊到南非的 GDP, 一個很要好的同事就笑說, 你們南非那甚麼爛 GDP 啊? 跟台灣怎麼比? 一臉極為高傲的表情, 但因為是好同事所以我也沒說甚麼;
確實, 南非的 GDP 比台灣少很多, 但當下我歪著頭想, 一樣的年齡, 一樣的收入的南非人, 跟台灣人比起來, 台灣人又有甚麼是比得上外國人 (包含我所知道的南非還有很多國家)
一樣是 1000 萬台幣, 約 30 萬美金, 南非人住在台灣會是在台灣價值上億的別墅, 有高收入的其餘的餘生收入甚至可以買私人小飛機 (連我以前南非高中的老師, 都擁有一台小飛機了), 私人遊艇, 就算收入不算高的也比台灣人還更有機會出國旅遊, 因為在那塊土地上, 幾十萬台幣也是可以買到比台灣要賣上千萬的廢墟還要好得住的房子 只因房子不是他們如此沉重的包袱, 只因那是個從來不會熱衷炒作房地產的國度。
而台灣人呢? 買了房子後, 人生還有多少收入, 能否到老了自己還有存款可以看病? (很多人都會說台灣的醫療品質多好, 罵說國外好的人滾出國別用台灣的醫療資源; 那我反倒要問了, 有哪個醫療人員買得起一個屬於自己的窩? 你們這些房蟲噁不噁心? 這些醫護人員用盡自己的生命專業時間, 然後來救害他們一輩子都買不起房的政商名流名嘴 + 房蟲?)
而且說難聽一點, 台灣有幾個老人家支付得起日益高漲的管理費? 很多新建案來看, 我們真的需要那些浮誇不實的公設, 伴隨著高昂的管理費嗎? 務實一點很難嗎?
台灣的房子還是有著非常非常多的問題, 這些問題很遺憾, 到現在我還是沒看到有被改變的跡象
台灣人是否只會覬覦著別人? 大家都不願去解決問題, 反正只要自己不要當最後一隻倒楣的老鼠就好; 所有的問題能騙就騙, 能漠視就漠視, 反正所有的成本就都轉嫁下一個買方就好, 反正房子總是還能找下一個接手的買家, "只要房產泡沫沒有破的一天"
台灣人, 到底要多悲哀, 才會有心想要徹底改變這一切?
細想真的會怕, 但衷心不希望 "台灣不一定會因跟中國戰爭而滅國, 但比較有可能因為泡沫化房價而滅國"
下一篇再來好好檢討我們這該死沒作為的政府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