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慘,神山外移美國,台灣房價下殺北海道0元房

慘,神山外移美國,台灣房價下殺北海道0元房

快了快了,日本還有軟體文化,台灣神山一走只剩空屋0元房
2025-03-07 19:40 發佈
如果還需要工作才能活下去,沒可能買日本房

b13040899228 wrote:
慘,神山外移...(恕刪)


#賴清德 與 #魏哲家 今日在總統府針對 #台積電 在美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召開記者會的重點: #魏哲家為了讓台灣的眾人安心 #講了好多核心秘密和細節 #希望川普沒看到這場記者會  ➡️ 這次台積電宣布多投資1000億美元蓋「3個廠+2個封裝+1個研發中心」,外界將重點放在研發中心上,擔心台積電研發出來的關鍵技術若需要與美國同步,會讓台灣競爭力流失,因此,魏哲家特別針對「研發中心」的定義做了非常詳細的解說: 📍📍台積電真正的研發人員在台灣目前約10000人,美國研發中心預計會有1000人。那美國這1000人團隊的研發規模是做什麼的呢❓❓ 魏哲家解釋如下:台積電的生產線與競爭對手最大不同在於,台積電的生產線不但做量產工作,也需要自己努力做研發(技術優化和製程微縮)前進,生產線也必須每一年都進步。我可以不客氣的說,我的對手都沒有這份功力,他們所有的前進都放在研發(意思是生產線就只能做生產,無法兼具研發的功能)。 所以,台積電對於研發的定義,其實也包括生產線上在做製程改進的人員,這些人廣義上都叫做研發,這樣的做法是台積電一個很大的優勢! #秘訣又透露更多了啦  魏哲家特別解釋「真正研發中心」和「研發中心」的差別❓❓ 他舉例,5奈米是真正研發人才做的,4奈米是生產線做的(製程微縮);  3奈米是研發人才做的,N3P製程是生產線做出來的。📍📍台積電真正的研發人員在台灣有約10000人,美國研發中心預計會有1000人,1000人是不可能做台灣10000人核心的工作的。 #講得好清楚希望川普不要聽到  所以台積電對美國廠的期望是,一開始進入生產,就要像台灣廠一樣,自己推動製程往前進,不必依靠台灣的研發才能往前進,所以才會在美國成立研發中心。事實上,這樣的做法是台積電每一條生產線的特性。 ➡️ 台積電把研發中心移到海外,如何確保根留台灣?
魏哲家再次解釋先進製程的生產流程:雖然研發人員成果做出來,我很感激,但不夠,因為技術要經過量產的考驗,這個技術才能稱為完整,這就是創辦人張忠謀說的 #經驗曲線 (Experience Curve)。 他舉例2奈米研發出來後,#核心機密真是越講越多😅😅 台積電先交到mother fab,讓mother fab去將技術優化,接下來是mother fab要把技術交給生產線,每一次交給生產線後,生產線都要再做改進,過程中更還要改機器,大家以為改機器像是買電冰箱隨便挑,當然不是!! 我們還會把管線管路全都改,在導入生產的時候,我們都還在改、還在優化,全部改完後我們才能把一個生產線擴展複製到二、三、四個生產線,包含擴展到美國的生產線。 (📍📍我們點評:其實這就是台積電最厲害的地方,不只是先進製程的研發能力,還包括將先進製程化為量產的能力,後者是英特爾最缺乏的,即使英特爾的18A研發成功,缺乏化為大量生產的能力,甚至是導入商業化生產後出現問題,也無法稱之為成功。以前三星也犯過這種錯誤,搶先台積電說某個先進製程研發生產成功,但後來大量生產後出現問題!) ➡️ 魏哲家強調,台積電去每一個地方蓋生產線都是為了客戶需求,去日本、去德國,以及四年前去美國也是。這次加大在美國投資,主因是美國客戶的需求量非常大,台積電原本規劃的在美產能無法符合他們的需求,因此擴大投資。 ➡️在美投資追加1000億美元,是否會影響台灣的投資?
魏:台灣今年要蓋11條生產線,完全不會受到美國增加投資的影響。只要做AI的公司都來找我們,都要我們承諾一個很大的數字,我們現在在台灣蓋的十多條生產線,加上美國追加的1000億美元投資,按照估計,產能還是不夠。當然,也要看我們對手怎麼做啦! 現在兩個對手都是我的客戶了‼️‼️ ➡️ 美國客戶對於產能需求有多大?現在的產能全滿,明年也全滿,後年要蓋的生產線產能也都被預訂了。 ➡️台積電這次在美國投資這麼大,有沒有獲得美國承諾補助?
魏:我們只要求公平,因為我們不怕競爭,不管在哪個地方蓋生產線,我們永遠是最棒的! 所以,都不要補助,也不怕! 我們不是因為補助才去,是因為客戶需求才去。(公平的意思應該是,如果不補助,那大家都不要拿,所有人起跑線一樣才叫公平競爭!) 他強調,台積電的成功是因為和客戶互相配合和努力,有很多技術的進步是和客戶討論出來的,客戶也信任台積電,才能一起發展技術。而技術不是只有一家就能做得到,台積電提出的大同盟(Grand Alliance)概念,就是與所有供應商合起來,可以進步得更快,這就是台積電贏的秘訣! ➡️ 台積電這次在美擴大投資是否有美方壓力,台灣可否換取任何承諾,尤其是軍事安全保證? 對等關稅議題上是否不會被影響?
賴:最了解台積電的還是台積電本身,政府在台積電赴美投資過程中,沒有受到美國的壓力。 ➡️ 台積電在美擴大投資,總統府是否有事先掌握? 
賴:感謝魏哲家這段時間和政府保持密切溝通,讓政府能掌握台積電對美投資計畫。 ➡️為避免遺珠之憾,該場記者會還有以下幾個金句分享
✅金句一:現在兩個對手(英特爾、三星)都是我的客戶了。(這根本無敵了…) ✅金句二:魏哲家說最近生活有點緊張,這麼短時間見兩位總統,還要回答媒體問題…. ✅金句三:魏哲家不斷強調:「今天不是法說會!」
➡️ 感想:今天魏真的釋出高度誠意,先在美國搞定難搞的川普後,風塵僕僕回台灣陪賴開記者會,把好多事講的很清楚讓大家安心,同時也💯示範「說話之道」,充份給足兩邊政府面子!🤓🤓🤓 #沒事平安回來就好😂
b13040899228 wrote:
慘,神山外移美國,台灣房價下殺北海道0元房

快了快了,日本還有軟體文化,台灣神山一走只剩空屋0元房


摩星大

今天抽空拉你的馬甲出來打嘴炮啊.
我覺得重點還是多少台灣人去美國廠,才能運作起來
開的條件好,大家都過去,也沒什麼不好的
便宜的政府電力
奴性堅強的台灣碩博高級奴工

那有什麼研發能力~~~

Asml 那個超極紫光又不是台灣人想出來的

~~~~
再來能做的晶片 也都是目前科技的物理極限了。

移去美國只是更貴而已 恐怖的通膨
siva01 wrote:
便宜的政府電...(恕刪)


科技的極限是指摩爾定律微縮
但是除了微縮
封裝才是
More Over Moore
(超越摩爾定律)
台積電的另一個獨門絕技是3D 封裝
這條路才剛開始
COWOS的技術連Intel與三星都做不到
高頻寬記憶體HBM的多層堆疊與COWOS
只有台積電做的到
Hynix+台積電才能讓輝達認證通過
連三星都想找台積電合作
因為三星的HBM被輝達打槍~
真爽~

這邊沒有科技業人士
摩爾定律算什麼

我們的老黃有黃氏定律
比摩爾定律還要激進
目前只有台積電能做的到~

黃氏定律這種卷法
別家的公司如AMD或AVGO, 邁威爾的ASIC
等到你的產品對標NVDA產品
但真正量產上市
人家早就是下一代產品輾壓你
你的ASIC對標Blackwell
但是ASIC是特製開發時間長
對標Blackwell時成本性能不輸Blackwell
但是當你做好要搶市場
人家早就推出Rubin輾壓你了~
siva01

阿就 真實可量產的尺寸是多少? 你還是沒有回答到我想問的啊。就當我是外行人。可量產的晶片 大約在哪? 極限為何?

2025-03-08 18:35
Sinfield

下面的影片就可以說明, 2030年時,美國廠產出每月不到10萬片,連Apple的訂單都填不滿,高階製程還是要台灣~

2025-03-09 11:25
Sinfield wrote:
siva01...(恕刪)


AI世代來臨後什麼東西都需要晶片,生產出來的不怕賣不掉,會去美國設廠肯定是有接到單
A咖錦衣衛 wrote:
AI世代來臨後什麼東...(恕刪)


美國廠到2030年才能達到每月10萬片,連Apple的單都填不滿...
CEO都大方公開了
未來要11個新廠
因為
AI對我來說還是太笨

昨天跟別人解釋
現在的AI好像很能解題
但是都是對於目前現有的知識直接作答
如果需要多層次的問題
尤其是創新的未知領域
需要多次來回遞迴思考
然後從各個參數進行最佳化
現在的AI能遞迴思考幾次???
AI有分訓練與推理
這種就是屬於複雜的推理
也就是邊緣運算的領域
除了算法要創新
算力要提升

當然未來不是不能解
很多人吹的DS
如果問簡單問題還不錯用
我每次都問深度問題要求幫我設計
要考量多重物理量的求解與分析
然後多目標的最佳化
目前還沒有AI能做得很好
當然未來有算力
AI要反覆求解N次才能達成的話
那個AI的算力也要N倍
未來還要邁向通用人工智慧AGI
還要超越人類的ASI
算力是幾何倍數的需要
建廠需要時間
所以先規劃11座廠

其實台積電還漏了屏東...
沒有明確搞定的CEO不會公開...

------------------------------

對了
這個帖是談房地產
台南沙崙的地已經被炒翻了
屏東的地
好像已經有人在賭了...
連我這種小白都知道
那些開發商牽猴仔一定知道更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