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沒降?降爆了!在新古屋70、新成屋80、預售90up的地方4X年以上老公寓近兩年敢開到70的一堆有成交就賺到放到今年沒成交…我看到又跌回60內了怎麼會沒降?阿不過…如果原屋主是第一手當時入手價是20以內吧現在跌50%也賺啦!倒是中間如果有換過手成本價很高的,那就要小心了~區域漲,基本上老屋很多有價無市只能等都更貼錢換新吧XD倒是預售與屋齡新的中古沒機會降就是了
gray48816 wrote:阿不過…如果原屋主是第一手 當時入手價是20以內吧...(恕刪) 沒那麼貴台北市40年以上的公寓當初入手價應該一坪不到5萬更早的應該是我說的一間多少錢就沒有在講一坪幾萬的這個圖片是差不多時期的華廈國舘附近 信義路門牌 一坪7萬2⋯
為什麼房價要降?如果你父母在雙北有房。會想要降價嗎?降了,父母的資產就減少了。會問這個,主要是薪水太低,,買不了房。有房(地)私有財是華人的概念。所以會有投資,資產(有錢)的想法。韓國特殊外,日本(個人一般只想擁有一間房,不作為投資)。東南亞(東南亞最近個人投資房地產多)。房價都跌了,除了個人資產減少外,銀行更辛苦,當初估值貸款變成減少怎麼辦。與其,一天到晚期待房價跌,臉拉下來,到市場賣炸雞如何?買房會很快喔。想要有自己生活,不想投入工作,又不學習投資,只等著房價跌到自己買得起。真的有點天方夜譚。
maxwu123 wrote:他老公寓這4-5年也才漲30-35趴 4~5年才漲30~35%...maxwu123 wrote:外縣市是漲2-3倍 外縣市是4~5年漲2-3倍...怎麼還是一直有人把異常當作正常...房地產長期平均一年合理漲幅是3~5%30~35%都是反應7~8年後的漲幅了翻倍漲至少是20%以上的年化漲幅而且是集中在疫情後一年暴漲的這樣叫"正常"...?當然~我也不認為雙北會修正很多但高總價的房子註定會賣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