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如果房市崩盤腰斬至2017年的價格,可以從實價登錄明顯的感受出來嗎?

買賣合約書非常隱私,有沒有違法簽A/B合約原則上只有買賣雙方和銷售人員、代書知情,因此實價登錄不實不像頂樓加蓋鐵皮違建這麼一目了然。而政府稽查實價登錄不實的方法和人員也有限,再加上假設真的被政府抓到,按照過往的判決案例,只要表現出良好的犯後態度,通常罰小錢免坐牢,因此想請問大家:如果房市崩盤腰斬至2017年的價格,可以從實價登錄明顯的感受出來嗎?
2025-02-10 9:44 發佈
The Dream Maker wrote:
買賣合約書非常隱私,有沒有違法簽A/B合約原則上只有買賣雙方和銷售人員、代書知情,因此實價登錄不實不像頂樓加蓋鐵皮違建這麼一目了然。而政府稽查實價登錄不實的方法和人員也有限,再加上假設真的被政府抓到,按照過往的判決案例,只要表現出良好的犯後態度,通常罰小錢免坐牢,因此想請問大家:如果房市崩盤腰斬至2017年的價格,可以從實價登錄明顯的感受出來嗎?


看的出來

因為不可能有人偽造實價登錄來給自己加稅
The Dream Maker wrote:
因此想請問大家:如果房市崩盤腰斬至2017年的價格,可以從實價登錄明顯的感受出來嗎?


前面寫一堆實價登錄造假等事,但跟最後這句有什麼相干 ?

現在是要把 2017 年價格當空空的 "標竿" 了齁 !?

你就直說好了,自 2017 年起,房價就沒漲過,現在實價登錄價都是假象,不就結了 !?
預售屋和新成屋的實價登錄100%都是真的,因為建商不可能造假
pppon

但可能把家電跟裝潢灌在裡面

2025-02-10 10:43
The Dream Maker wrote:
買賣合約書非常隱私,有沒有違法簽A/B合約原則上只有買賣雙方和銷售人員、代書知情,因此實價登錄不實不像頂樓加蓋鐵皮違建這麼一目了然。而政府稽查實價登錄不實的方法和人員也有限,再加上假設真的被政府抓到,按照過往的判決案例,只要表現出良好的犯後態度,通常罰小錢免坐牢,因此想請問大家:如果房市崩盤腰斬至2017年的價格,可以從實價登錄明顯的感受出來嗎?

可以
The Dream Maker wrote:
因此想請問大家:如果房市崩盤腰斬至2017年的價格,可以從實價登錄明顯的感受出來嗎?

首先
台灣房地產現主時不會崩盤







再來
想台灣房地產腰斬至2017年的價格










買不起房整天搞怪的
通通去



下面一位~

㊙愛拍照倒楣老人可以去爆料公社跟其他社團搜尋美圖㊙準備了㊙
黑羽斷翼 wrote:

看的出來

因為不可能有人偽造實價登錄來給自己加稅

...(恕刪)


我覺得有人用實價登錄幫自己減稅

其實這應該是灰色地帶

就是在都更的時候做權利變換

這些房子理論上是有實價的

因為不是買賣 所以不必登錄

卻可以把價格弄很高

未來賣掉時一定帳面上賠錢

賠錢當然不必繳房地合一稅⋯

但是這個只是我的猜測

畢竟都更大多數是舊制

phy12345

做高單價, 代表建商要多繳稅, 沒建商願意的

2025-02-10 10:54
tuan88

phy12345 都更的權利變換跟地主沒有實質的金錢往來,只有轉移時帳面上的數字,也就沒有房地合一稅。登記的時候的契稅,跟房價也沒有關係,是評定現值計算出來的。

2025-02-10 11:58
按開版大的說法,打比方說

實際成交800萬,打陰陽合約,申報1000萬

看看買賣雙方及代書有什麼好處

1、賣家:多交稅費,如房地合一稅,沒好處

2、買家:多交稅費,如契稅等,以後出售房地合一稅可以少交

3、代書:冒違法風險,使公務員做不實登錄,沒好處
----------------------------------------------------------------------------
我前兩年賣房,跟買家談好了價格及房地合一稅由買家承擔

比如賣家要交房地合一稅,我算了售價600萬,其中有50萬的房地合一稅

結果買家主動要求低報以少交我該承擔的房地合一稅
-------------------------------------------------------------------------------
所以主動要求高報的,我還真的沒看過
tonypan66 wrote:

比如賣家要交房地合一稅,我算了售價600萬,其中有50萬的房地合一稅

...(恕刪)


房地合一稅是有賺錢才需要繳的

不是用售價計算出來的

比如說買1500萬 持有5年

扣除服務費裝潢費實拿2000萬

中間價差500萬

所以房地合一稅就是20%稅率 100萬

tonypan66 wrote:

結果買家主動要求低報以少交我該承擔的房地合一稅

...(恕刪)


買家低報

那他將來要賣的稅不就變高了?

還幫你負擔這次的房地合一稅

怎麼算也划不來吧⋯⋯

我覺得就是該報多少就多少

已經進入市場的二手屋

沒什麼操作空間的
基本上這東西跟公告現值是一樣參考用的....
說穿了是穩定房價用的騙術~~!用附近成交價來襯托週邊行情~
同地段不同屋齡+格局+房子結構+嫌惡設施.....等等不同因素....最好是能一樣價格!
曾經從事過永慶房屋的經驗告訴我....只要房屋是自由買賣就永遠不會下跌.....
扣除大環境+個人急缺資金因素~在台灣沒有任何理由會讓房價跌~誰要虧錢賣?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