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環境交通便利,商業發達。
但在台北市,這個理想似乎太遙遠,太不切實際。
如果選擇了理想的住家形式,就得犧牲通勤時間,選擇偏僻的鄉鎮,
如果選擇台北市,就必須委屈蝸居,似乎無法兩全其美。
我其實最期望的是,在台北市有一間A Cape Cod-style house,
我曾經因為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被鄉民指正、教育。
我其實完全沒有責怪鄉民的意思,我知道他們都是曾經苦過來的人,知道一步一腳印、逐夢踏實的重要性。
我只是想說,你們講的,我並不是不懂,
而是我很不甘心這樣過生活。
過去我曾經說過,面寬沒有12米的透天都是拉基,
很狂妄,對吧?
我這個底層拉基連買一個面寬4米5的透天的能力都沒有。
現在我踏出了第一步,雖然距離「在台北市有一間A Cape Cod-style house」的理想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
但人生有夢,才是最美的不是嗎?(當然,夢裡什麼都有,哈哈)
提前清償部分房貸本金之後,覺得自己又往前走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