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為何少子化了,怎麼房價還不跌?
房價跌不跌,是要由消費力思考,
若大多數的人消費力足夠買房,
那房價就有支撐的理由 。
同理,若少子化導致雖有能力買房但人數較少,
這時這些人會往生活機能好的地區購房 。
蛋黃蛋白區房價也有支撐 。
但蛋殼及效區就因生活機能差,人口搬離而房價下跌 。
所以,不要再說少子化房價會跌了,而是要由地點與消費力角度看房價 。
大鼻 wrote:
終於有人說出中肯的話了 說少子化會讓房價跌的不是號呆不然是什麼
越少子化就越都市化,人口會更往都會區集中。

所以少子化的影響,都會區的房價會繼續漲,偏鄉則是廢校廢村廢光光。

只要愛慕虛榮的年輕人不放棄北漂,以逸待勞的房蟲就不放棄炒房。



↓

oldman2023 wrote:
有人說為何少子化了,...(恕刪)
真正能影響房地產的,是銀行能貸出資金的上限.....
只能怪我們選個總統居然會搞出個新青安這坨超大黑天鵝,金龍海嘯又把銀行剩下的錢通通擠給首購戶
於是滿街投資客再也找不到能買得起燙手山芋的接盤俠,因為膽敢肖想繼續炒高房價的投資客已經貸不到足夠的銀彈了



簡單算一下
每個新青安貸款戶最高能把一千萬的資金卡住五年(五年寬限期),來個一萬戶就能把一兆台幣卡五年
截至今年五月,成功申貸新青安的貸款戶已經高達四十萬戶!!
繼續搞下去,銀行哪有足夠的錢去貸給想繼續炒高房價的投資客??
更慘的是寬限期還被沒收,無限轉貸這條路也被堵死,接下來就只能乖乖等寬限期結束後本利一起繳....
於是強者我鄰居在貸款買房出租,靠著寬限期過了幾年每天在家耍廢的爽日子之後,最近又開始跑去工地釘板模了.....
oldman2023 wrote:
有人說為何少子化了,怎麼房價還不跌?
房價跌不跌,是要由消費力思考,
若大多數的人消費力足夠買房,
那房價就有支撐的理由 。
同理,若少子化導致雖有能力買房但人數較少,
這時這些人會往生活機能好的地區購房 。
蛋黃蛋白區房價也有支撐 。
但蛋殼及效區就因生活機能差,人口搬離而房價下跌 。
所以,不要再說少子化房價會跌了,而是要由地點與消費力角度看房價 。
台灣的房價 從來都不是 因為GDP成長, 因為有錢了,消費力足夠才買房
而是前一個投資客吹噓房價會一直漲, 加價賣給下一個投資客
下家丟進去的錢多 , 房價就漲起了
可是這個房價暴增, 並不是因為GDP成長,或是收入增加,所帶動的房價成長
獲利並不是房屋自然增值,而是來自下一個投資客所投入的資金
投資客所投入的資金那裏來的? 從銀行搬出來的
銀行自然有源源不絕的銀彈 , 那裏需要賺錢 ? 去銀行貸就有 George and Mary ?
錢搬出來再砸下去, 房屋就繼續加價賣給下下一個投資客
房市玩家真的相信房價永遠不會下跌,而且購屋者永遠不會減少。
投資客經過槓桿操作炒房、必須仰賴資產價格不斷的提升才能存活
炒房和傳銷(老鼠會)是類似的手法, 當上一個投資客賣給下一個投資客, 就像老鼠會上線和下線的關係。
這就是一場 龐氏騙局(傳銷-老鼠會) , 只是炒作的商品換成了『房屋 』
決定龐氏騙局(傳銷-老鼠會)的利潤,是必須納入更多的市場玩家,並且生產更多的鈔票。 一旦新加入的投資者減少或停止,龐氏騙局就會崩潰。
投資客運用「超貸」,擴大財務槓桿,用很少的資金去博取更大的利益,以小搏大控制更大的市場範圍,創造不敗的炒作環境。
新青安也是「超貸」溫床 , 既然能輕鬆貸到1000萬 , 房價還掛在800萬的不就是笨蛋 ? 自然水漲船高
「超貸」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做假的買賣契約。將實際1000萬元的交易,製作1500萬的契約,一旦銀行不察或內外勾結,七成房貸就是1,050萬。
有銀行鑑價的保證價格,房價還會泡沫嗎? 不僅無需自有資金,還有50萬可做裝潢,再用更高價格賣出獲利。
房價自然被不斷抬高,而沒有泡沫化
銀行一直是推波助瀾的幫兇,有這麼多的銀行涉入超貸弊案,土地房市價格早就被高估了
過去利用房子向銀行搬錢的戲法, 更是房地產的專業 ! 案例從來沒少過
民國87年間爆發廣三集團超貸案件,台中商銀,廣三超貸案, 中興銀行超貸, 陽信銀行超貸案,華僑銀行超貸案,中華銀行超貸案,
慶豐銀行超過新台幣負70億元資產淨值,逾放比達29.05%, 很大部份虧損都是房地產超貸, 收不回來的錢
太多例子了
不過就16年前,許多銀行超貸弊案爆發,發生擠兌時,房屋價格就已經被銀行高估了。
這些付不出貸款的"不良資產",其實是這種龐氏騙局,保證獲利的"投資詐騙"行為下的"賊贓"。
這些"賊贓"應該是要拍賣, 進入法拍屋市場,經過1拍2拍3拍,特拍之後, 打回原形,價格回到市場現值。
不幸, 2008年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在2000-2008年,投入了2000億了, 買下了這批"贓物",失去讓房地產市場回歸正常的機會
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簡稱RTC)對於經營不善金融機構,以公共資金挹注方式,彌補問題機構財務缺口。迄2008年6月30日止,
基金依法賠付計有38家農、漁會信用部 ,金額約495億元佔24%,
9家信用合作社金額約433億元佔21%,
7家銀行(含信託投資公司)金額約1,134億元佔55%。
這樣就 2000億.....錢不見了
就這樣,一旦超貸案爆發, 銀行被擠兌, 政府"一定會"進場收拾殘局, 又拿納稅人的稅金去補漏洞。
安排其它銀行進場接收, 資產也不會落入法拍屋市場
而這種所謂的"投資行為"仍然被繼續複製,高房價被不斷堆積往上, 才形成現在就要泡沫化的現況。
下一次就快要發生了,要重來一次嗎? 我們有多少2000億可以賠? 沒問題,又債留子孫了
2020年, 兆豐銀行新店分行女行員,配合曾為房仲的前夫,利用人頭買屋,自行核貸,灌水成交價狂買雙北地區26間中古屋,詐騙兆豐銀超額放貸3億餘元
2019年3月,在新光銀行城中分行擔任行員的鄭姓男子,因投資失利資金,找高姓友人當人頭,從授信、對保、覆審及追蹤考核等,再用父親名下房地產為擔保,順利向新光詐貸到500萬元。
2018-06-26,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表示,華泰銀行中壢分行爆出3個貸款弊案,其中第一案是授信承辦人員有問題,該人員旗下有23個授信案有高估鑑價金額的狀況,放款金額高達2.5億、轉催收1.3億元。
第二案是有建商在2014年到2017年底,利用14戶人頭戶貸款,放款金額達1.1億元,最終貸款金額最後流回建商,轉催收6100萬元;第三案則是有6戶貸款擔保品有高估的狀況,放款金額9200多萬元、轉催收4900萬元。
2017-09-26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指出,聯邦銀行中壢分行行員陳男自2003年到2016年期間,長達十多年,利用職務之便,偽刻客戶印章、偽造簽名,冒名申請房屋貸款,並開立不實款帳戶,陸續偽冒19位客戶名義申辦貸款金額高達1億3,820萬元,並挪用貸放資金。該行員在聯邦銀併中興銀行時,就已經有透過客戶房屋抵押貸款,部份還款未塗銷之前,透過借新還舊的方式,瞞騙銀行冒貸,而且該冒貸金額還創下新高。目前未償還貸款還高達9,679萬元。
2016年, 華南銀行3月爆出被犯罪集團以人頭、超貸、偽造文書手法申報34件房貸,總值超過5.2億,並已出現2.7億元的逾放損失,且其中25件都是由一名古姓行員承辦。犯罪集團以此進行無本金炒房,金管會重罰華南銀行300萬,並且命令解除該行違規行員職務。
千洋建築公司負責人林○與詐貸集團成員勾結,以人頭戶簽訂假房屋買賣契約,向大衆銀行申辦高額貸款,並僞造假的財力證明,串通林姓銀行貸款專員,持假買賣契約向銀行送件申辦房屋貸款。從2014年至今已成功申貸10餘件,不法獲利高達1.1億元。
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間,在台北市聖豐地政士事務所工作的地政士林○,中信地政士事務所工作的地政士蔡○,被指控透過不實的委託人薪資清單、虛增薪資所得或提高不動產交易價格等手法,陸續詐領彰銀接近2億。彰銀2014年發覺房貸戶未正常繳息,銀行進行催繳才發現,房貸戶提供的所得清單等資料有虛偽情況,彰銀通報金管會
合作金庫南京西分行賴姓經辦人員,2010年涉嫌勾結陳姓房仲炒房,不但提高核貸金額,超貸1億多元,期間房仲還疑似招待行員喝花酒、給佣金。
案例層出不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