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08年次貸完全一樣
糧食通膨支出,每月房貸能力減半
終於次貸發生,順便引爆少子化
隨便一看兩岸蛋黃酥價差十幾倍
台灣一顆60元
對岸一顆5元
政治把通膨當政績炒嗎?

T15346 wrote:
實體商家的盈利範圍是屬于 域型的市場經濟 ,特色是消費量小。一但人事成本,水電,店租漲價,基本上這些店家將會開始減少聘用人員,工作量增加,Part time 人口也會增加,這是趨勢。
店家的物價一但上漲,對消費者而言,不必要的開銷,就會精打細算,消費緊縮,更何況是少子化。
物價通膨幅度,房價漲幅幅度,利率漲幅,薪資調整 每個都息息相關。
台灣的問題是房價漲幅遠遠超過物價通膨,物價通膨又超過 薪資調整幅度的不平衡現象。
一但利率在調漲,租金就會調漲,房貸族也會哀哀叫,消費更緊縮,少子化會更加嚴重,已經影響到國家的人口未來發展,經濟發展,國防發展,未來的就業市場人才將逐漸地凋零。
現實是調薪也只是調基層的基本工資,對於中間收入與高薪族而言,其實大多數的公司行號都沒有調,只是感覺變相減薪了。
可以肯定的是台灣的中小企業,國際品牌 在台灣都會面臨洗牌。店家更不用說了,經常性地換商家,也已經見怪不怪了。
當初抱著 有夢最美的創業理想,到頭來換來的是 惡夢一場。。
為了減省開銷,自己最好學會動手做,DIY的時代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