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恐再出重手?高房價沒「繼承贈與」買房太難他揭房市衝擊「4變化」

央行恐再出重手?高房價沒「繼承贈與」買房太難 他揭房市衝擊「4變化」

央行恐再出重手?要真的有才說吶!
房價不能再這樣漲下去了....
================================================
房價屢創新高讓不少人買不起房而奢望長輩贈與或坐等繼承房產,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上半年贈與達2萬8,771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3%,不僅如此,繼承移轉棟數上半年度達3萬7,367棟,雖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3.2%的減幅,不過仍是創內政部1991年有統計以來次高紀錄。

進一步細看六都贈與移轉棟數,上半年以新北市5,653棟、台北市4,817棟分別列冠、亞軍。其中,北市贈與移轉棟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達7.3%,更是冠居六都。不過,爽等繼承聽起來看似令人羨慕,但其實也有例外,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提醒,繼承除了得繳納遺贈稅外,持有不動產的話,得繳納房屋、土地等稅額,有時候繼承的物件不具備價值,或是產權複雜難以處裡,持有稅額就算不高,卻有燙手山芋不說,還蝕本遭課稅的無奈感受,或持有多屋衍生買房貸款限制窘況,這等繼承恐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不過,如果想拋棄繼承,相關稅額雖都不用繳納,也不用再勞心耗神,也免於可能被限制的房產交易規範,但是否可惜了不動產,得分析所在位置、持有人數、拆遷成本等,還要衡量持有的這段時間,耗費的人力、錢財成本,甚至多人持有還可能衍伸法律訴訟,這些都得考量其中。

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認為,繼承是被動的接受,如果祖上無房產,刻意去等也是空等;換言之,若是祖上有德有房產,即使子女名下已有房子,還是會被動去接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不過建物繼承移轉年年創新高的現象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等到總體死亡人數下降或是住宅自有率下降時,繼承移轉的數量就會降下來了。

而對於沒有富爸爸、富媽媽贊助的無殼族來說,高房價環境下,靠自己買房依舊是一大挑戰,因此各界仍最關注,央行9月是否再推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抑制如今熱過頭的房市讓房價下跌是否有望?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總監暨研究員劉佩真認為,央行不排除再祭選擇性信用管制,...............................................

完整內文如下:
原文網址: 央行恐再出重手?高房價沒「繼承贈與」買房太難 他揭房市衝擊「4變化」
2024-08-27 17:12 發佈
Vicky tai wrote:
央行恐再出重手?高房...(恕刪)

長輩利用房屋贈與與繼承給晚輩,房價不論高低都有人買不起房,

高通膨高物價萬物皆漲,央行可以升息抑制高通膨讓物價平穩喔,

央行已說滿足以下五個種類房貸放款,看央行真的是有出重手嗎?

無自用住宅民眾房貸/都市更新/危老重建/社會住宅及企業購建自用廠辦。
可以拜託不要再出了嗎?

出了八年重手,

房價漲三倍~

Vicky tai wrote:
央行恐再出重手?高房...(恕刪)
Vicky tai wrote:
央行恐再出重手?高房...(恕刪)


央行那一次出重手了
你說


升個息
拖拖拉拉的

讓房蟲借錢借到變限貸
又被嫌

升息升到跟歐美對齊
馬上就沒人要借了
lycer wrote:
央行那一次出重手了
你說


升個息
拖拖拉拉的

讓房蟲借錢借到變限貸
又被嫌

升息升到跟歐美對齊
馬上就沒人要借了

最好升回軍公教18%!大家就通通定存吃利息。
登卡普 wrote:
最好升回軍公教18%...(恕刪)


不用18%

8%
房價立馬變一折

通膨消失的無影無蹤

雞腿飯回到60
hermas

說不定美國一降息通膨又爆了,8%就會出現了

2024-08-30 1:14
lycer wrote:
不用18%

8%
房價立馬變一折

通膨消失的無影無蹤

雞腿飯回到60


早就跟你講,只要沒收那種南科炒房仔,不在當地工作,卻當地屯房炒房之人的房子。房價歸零,連雞脖子飯都不留給他。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