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有感而發,給現在要進場買房的人,或許對你有所啟發...房價難跌易漲...
1999年,購入一間台北市25年左右管理華廈小宅,當時大約一坪25萬以下購入,地點在民生松江附近(認真檢討起來其實當時是買貴了),當年的房市應該是長期低迷,購入前沒有考慮任何要點,就是長輩說要買就傻傻的買、傻傻的付房貸,利率大概是7%,每個月薪水大概6成拿去繳房貸...當時信、房貸、卡貸、車貸應該是辦到滿,生活快軋不過來,還好有獎金加上幾次跳槽,勉強度過了幾年,同年遇上921大地震還好房子沒事,台北市東興大樓倒塌、各地災情嚴重,連放三天假,開盤後股市無量跌停,房地產市場持續的低迷...當時大學生出社會月薪2.6萬,30歲左右的年輕人薪水大約3.5萬.
2001年,納莉風災台北市大淹水,大樓地下室、捷運線全泡水,還好當時開著車在墾丁,開了一天一夜才回到台北市,當天因災放假,整個台北市宛如“我是傳奇”那部電影,各種車輛、草木橫跨在各主要幹道,當時民生社區淹水嚴重,引發拋售潮據說一坪30萬以下沒人買,當時汐止一坪應該10萬以下...至於我家的房子價值...不知道也沒的觀察,當年沒有實價登錄,當時應該也沒有人有心情買房吧...所以又持續低迷...(當年還有911事件..反正也沒差持續低迷)
2003年,SARS 出現了,據說當年是房價的最低點,但我個人的印象比較會是納莉風災,因為SARS時間太短了,印象中不到3個月,公司才要開始輪班居家就結束了,當時若被嚇到要賣房,應該才是虧大了,我個人是認為當時房地產並沒有很悲觀,當時台北正如火如荼的蓋捷運...當年我個人的需求有找過一些房子,記得當時有看過20年左右的大樓一千萬左右房子就不錯了,中古屋每坪大概在30萬...
來到2004年阿扁的兩顆子彈...台灣社會陷入震盪,股市也是跌了幾天,也沒什麼人在討論房子,國民黨雖然結合親民黨如日中天,但是落選後就一路潰敗,房市卻默默的穩穩漲,或許就是通膨的力量,大約2005年記得當時開玩笑的跟同事說,我房子每坪30萬左右賣給他,因為股票賠太多,他馬上要跟我簽,還好我沒衝動,當時桃園南崁交流道下新大樓一坪大約10-12萬...
2007年當時房市出現明顯的漲幅,我家從30萬上漲到大概50萬(體感上,當時沒有實價登錄),但是2008又碰到金融海嘯,房地產成為重災區,所以收入也就停滯了好幾年...但是因為新婚需求,進行全新裝潢,當時全部打到毛胚重來,花了百萬,現在看來很划算,台北的房地產應該沒什麼跌,因為捷運陸陸續續到位...當時我家房價每坪在5x萬..
短暫震盪之後一直到2014年前,房價真的飛漲,當時仲介業開始蓬勃發展,我記得我家將近38年的房子居然有出現每坪74萬出售,當年我還是沒賣,也沒想到要買房置產投資..這中間還有奢侈稅的打房政策,但是沒鳥用...累了不打了...待續...
Johnnyxxoo wrote:
921大地震台北市東興大樓倒塌、各地災情嚴重,連放三天假,開盤後股市無量跌停,房地產市場持續的低迷...當
時大學生出社會月薪2.6萬,
30歲左右的年輕人薪水大約3.5萬.
921當晚,1點47分時,過程哥年輕體力好,還在跟美眉講電話。
一陣天搖地動,附近不遠的東興大樓就垮了。
當然當年網路沒現在那麼進步,發生時根本不知道有東興大樓垮掉這件事,只聽到整夜消防車救護車的鳴笛聲。
1999年過程哥20多歲,其實那時差不多剛開始思考要從台北市換工作到前景看好的新竹,
91年7月1日那時我也還不到30歲,
當時投保薪資42000,雇主只會低報或實報,不會高報,所以那時實際高過這數字。
當年錢真的好賺,所以我第一間房子也是不到30歲買的,當年西元200X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