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少子化 跟 台灣房子其實過多 是不是假議題

首先年輕人 都要住新房子

老人老了 也想要住個新房子 享受更好的退休生活

縱使現在看起來房子好像太多 根本就足夠台灣人口生活

但別忘了新房子 一年才蓋20幾萬戶 尤其現在很多都是套房 甚至 兩房 一戶算2.5人 也就是一年的新建案 就只足夠50萬人住新房子(還是滿編滿住 0空房的情況)
更別提有些人雖然買兩房 三房 實際上也只有一個人住 或者很多人只是額外多買一間 也沒有要住 就是買爽的 有錢人名下50套房子 有可能50套都住嗎 可能頂多偶爾住而已
實際數字只會低於50萬!! 大概會落於40萬左右

台灣2300萬人 每年的新建案 只足夠40萬人住新房子 等於要將近60年的時間 才可以蓋滿足夠的新房子

但是你別忘了 假設從2024年 每年蓋40萬/人 也不可能2084年 所有人都有新房子住

因為2024年 蓋的新房子 到2084年 又變成老房子了 而且是屋齡60年

而台灣目前看似房子足夠多 但是你扣除30年以上的老房子 台灣房子 剩下不到一半

其實台灣房子 還是遠遠不夠的

人都會想住新房子 同一個區域
一個30年房子 20坪出租 8000
一個5年3年房子 20坪(室內只有14坪) 出租1萬
這種情況還是一堆人情願選三年的

這也導致台灣房子 永遠是不夠的

說個數據台灣房子 目前總共是794萬戶 但是超過30年的老房子是483萬戶 其中不少都是40年以上

假設每年蓋20幾萬戶 也是永遠供應不了 足夠的新房子

人都是追求新房子 而老房子 也會看隔壁新房子 成交價這麼高 也有樣學樣漲價

隔壁新房子 一坪賣60萬 沒理由我老房子一坪不能賣45~50萬吧 雖然當初我取得的成本只有15萬 但是我怎麼可能願意15萬賣你


少子化更是假議題 台灣這幾年 人少負成長 但是實際上戶數卻是正成長
因為以前大家都是大家庭 一戶5 6人很正常
現在人口結構慢慢趨向 一戶只有2~3人 也代表需要更多房子 才足夠
而且建商現在也不太會蓋一戶5 6房的 房子了

可以一戶住5 6個人 幾乎都是老房子 假設今年已經屋齡40年 你們還可以接受在住20年?

只有單線思考的人 才會整天說少子化 但是沒看到台灣人口結構的改變
人雖然少了 戶數卻是持續上升的 代表需要的房子 戶數是上升的

只有單線思考的人 才會說台灣房子 其實足夠所有人住了
卻沒思考到台灣794萬戶房子 有將近60% 都是屋齡30年以上的 還可以住多久

真正少子化 需要結合 台灣人口結構 綜合看待
房子是不是足夠 需要結合台灣房子屋齡 棕合評估

台灣2040年 就會有將近50%以上都是50年老房子 (其中包含60~70年房子) 你要去住嗎?
大家都不住的話 何來房子足夠一說詞
2024-03-15 16:19 發佈
ap7869858 wrote:
首先年輕人 都要住新...(恕刪)


炒房才是真的


這次央行
又要忍住不升息了

房子有沒有人要住?
跟新舊無關吧!
蛋黃區再老的房子翻新拉皮後還是搶手貨!
鳥不生蛋,就學、就業、就醫三不便的豪宅新厝,才會沒有人要吧!
ap7869858 wrote:
首先年輕人 都要住新...(恕刪)

沒有戰爭,沒有經濟風暴,新房價持續成長。
(中央政府可無限印鈔票。想想台電虧損金額,誰發大財?光電發電廠、森威、雲豹、等等有十六家大廠,還可順勢炒股)、(地方政府能高價出售土地。)
房子是用來炒的,才能發大財。
要不要買新房,錢不夠, 能貸款,當房奴。
能當包租公的是少數。
房子怕什麼?大地震、大火、戰爭。
窮人在台灣 大城市 有房子是很難得。
富人在海外 有房地產是真的。
有人看到的是少子化、
有人看到的是多戶化,

各自看自己喜歡的資訊就好。

市場上是漲、是跌,
不也能挑自己喜歡的資訊來看嗎?
錢沒有再嫌多了
房子也一樣

但子女可就不一定
台灣人口應該要減少90%,
才會跟歐美相當的人口密度,
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至於房價?
少了90%人口的歐美,
是有便宜一點啦!
ap7869858 wrote:
首先年輕人 都要住新...(恕刪)


少子化一定會有影響,只是時間很漫長,不會比印鈔投機導致房價飆漲來的反應迅速。
新屋的需求?我看是還好,前陣子陪人去看疫後蓋出的新成屋~2房那種,與其說那是房子..我倒覺得像是監獄...客廳放兩張沙發就滿了~其中一個房間還只能放單人床...這種室內空間小到根本沒法住人的...連偏遠地區都這樣蓋了,現在沒錢就只能看這種等級的,就看哪些倒楣急需的剛需自住客去買吧...我是認為偏遠地區,又一次蓋一大片的這種房子,房價最後一定跌。

至於老人舊公寓換屋...的確是有需求,但很多人沒錢換。以北市來說,很多老人退休後其實沒什麼收入,接近貧窮邊緣……但說他們沒錢很怪,因為他們房子很值錢,只是低收入所以還是換不起相同區域。
所以無論如何,先解決沒錢的問題,在解決居住品質,比較實際。
版主討論少子化時,不管是從人口數、戶數,還是老屋、新屋數去探討房價漲跌,基本上,就是一個錯誤的命題,因為在台灣這樣高度經濟發展的國家,房屋的金融屬性遠高於居住屬性,房屋固然是給人住的,但決定房價的不是人,是"錢",簡單說,台灣錢多房價就高,錢變少房價就會下跌。

問題來了,少子化會讓錢變多??還是變少??

在生產力不變的情況,少子化的結果當然是錢會變少,整個國家賺錢的人少,領退休金過日子的人多,錢當然會變少,房價就會下跌,這是為什麼少子化會導致房價下跌的主因。

不過【生產力不變】這個假設要先成立才行,然而正常來講,一個進步的國家,生產力當然會提升,所以生產力提升會跟少子化拔河,看誰輸誰贏就能決定未來房價走勢。

台灣這幾年人民的生產力有無提升,當然有,而且很驚人,從美中科技戰及新冠疫情以來,台灣左右逢源,現在又遇上AI浪潮,台積電都創歷史新高價,房價當然是大漲。

問題又來了,以後台灣經濟會好??還是會壞??這個問題很難很難,大家自己研判吧!!(祈禱台積電不要跌落神壇,如果跌下來,目前是看不到可以頂上去的產業)

(決定房價當然還有國家政策(例如是否開放移民)、稅賦、兩岸戰爭、國際金融等眾多因素,這些先不談了)
十年前就說過了
少子化會造成房價上漲
因為年輕夫妻不生小孩的話
消費力道不足
可支配所得增加
會拿去炒房
所以當你在許多年前觀察到少子化以後
如果推導出來的結論是房價會跌
那已經被驗證是錯誤的了
同理如果你想要看到房價跌
你可能要先看到出生率往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