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地產和國家經濟息息相關,有人賺錢才有能力置產,像現在的新竹、台積電所溢散出來的效應。
2. 台灣的潛在購買力很強大,儲蓄率超高。
3. 家庭人口變少,總戶數變多,想自立門戶需要獨立空間的年輕人變多。
4. 豪宅標準下降,建商會盡可能把總價壓在豪宅線以下,讓人買得起,但坪數可彈性變化(趨小化)。
5. 居住只是房產的其一功能,多數還是處於投資性質,買房自住的人不會希望下跌。
6. 有軌道建設(TOD)/國道/快速道路周過的房產會比較保值,移動機能比生活機能排序前面。
7. 囤房稅會讓釋出物件變少,建商改採預售模式取代先建後售。
8. 房子每年變老,40年以上的房子除了都更外就是被繼承或廢棄,但年輕人不喜歡住老屋。(六都除外)
9. 利率不是影響房價的唯一因素,要大幅上調利率對出口產業為主的台灣和央行國庫收益都有難處。
10. 公設可以作細部規範,但影響的會是單坪價格,總價不會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