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樣算對不對,再請糾正觀念
買500萬套房,自備150,貸款350
寬限期五年,每個月付 4,565
60*4,565=273,900(5年付掉)
5年後,每個月約付16,231(遞減)
月薪4萬
付掉後,每個月存3萬
60*3萬=180萬
5年後賣500萬(假設不漲),拿到500萬,扣掉銀行貸款350萬,現金拿到150萬
5年後存款有180萬+150萬=330萬
----------------------------------------------------------------------------------------
買500萬套房,自備150,貸款350
不用寬限期,每個月付 14,287 (每月應還本金金額 9,722)
60*14,287=857,220(5年付掉)
5年後,每個月約付13,539(遞減)
月薪4萬
(14,287-4,565) =9,722 (額外負擔)
每個月原本存3萬- 9,722= 20,278(每個月存款)
60*20,278=1,216,680(5年後存款)
5年後賣500萬(假設不漲),拿到500萬,扣掉剩下銀行貸款2,916,680,現金拿到2,083,320
5年後存款有1,216,680+2,083,320=330萬
使用寬限期,差別是
1. 現金會比較多一點,再拿去定存,可以多一點收入
2. 5年後還款,壓力的差距是 16,231-13,539 = 2,692
哈,自己算的,不對之處,請指正
剛試算結果,貸350萬/2.06%/30年,
無寬限期:
頭60期每月繳13042元
60期末剩3,055,882本金
有5年寬限期:
頭60期每月繳6008元
60期末本金依然是350萬
其他收入與支出條件不變,5年後平盤賣掉房屋後,無寬限期應該會多
(3500000-3055882)-(13042-6008)x60= 22,078
除非有很穩定IRR遠超過房貸利率2.06%以上的投資、或者短期暫時需要保有足夠現金流避免財務狀況出問題下再考慮寬限期,要不然我個人不推寬限期,給樓主參考
我覺得理財掌握“原理”與“方向”就好,不要太執著於詳細數字,因為數字都是基於假設條件計算來的,而假設條件是變動的,未來怎樣是不可預期的。
樓上也提過了,寬限期只繳息不還本,所以有寬限期的總繳利息一定比較多,這是原理,掌握這個就夠了。
那麼要不要使用寬限期?你要把寬限期視為一個工具,要思考的是這個工具能否解決你的問題,而使用工具的代價是利息。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你的小孩現在3歲,即將讀幼兒園,每個月支出會多2萬,使用寬限期的話,你每個月的房貸支出減少,讓你的財務運用更有餘裕,建立更高的財務安全線,付出一些利息來解決問題,不很值得嗎?
以我自身為例,我是退休族,資產都寄在股市,生活支出都靠股息,不夠就要賣股來補。對我來說,寬限期提供我房貸初期資產變現的壓力(買房頭期款已經變現很多了),寬限期我有幾年的緩衝來做更好的資產規劃,因此付出一些利息來達到這個目的,我覺得沒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