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贊成實坪制,最主要把建築技術規則改一下,陽台空間不要跟梯廳綁在一起,真是莫名其妙的規定,應該回歸以前的作法,就主建物面積的1/8或10%。也不用另行規定公設能設多少,反正建商多設不能登記不能賣錢,只會增加營建成本,讓建築設計回歸正常使用,而不是先把容積及公設面積最大化後再來建築設計。另登記制度也改一下,現行外牆皮可以登記面積,但建築設計時不算面積,最後建商又賺了2%面積,真是莫名其妙。
台灣人就愛豪華挑高大廳又愛KTV健身房閱覽室宴會廳兒童遊戲室.....然後又抱怨公設高從前只有電梯,啥公設都沒有的國宅公設比也是一樣25%硬是要把他變成看不見就像是掩耳盜鈴一樣現在還有個數字告訴你,錢花到哪裡去改成實坪制未來你連錢花到哪裡去都不知道公設就是公設公設不會因為你是實坪制還是虛坪制就會不見建商也不會因為你是實坪制,就免費蓋公設出來送你那要是大多數的人覺得看實坪制就覺得爽覺得跟上全世界,覺得房價就會因此降價合理那就作吧
買不起就通通送回老家吃自己,公設這個老話題一再重複沒有用。之前一堆魯空不懂裝懂被打臉就變成啞巴,一段時間過去又再爬出來,不喜歡公設比太高可以買透天,也可以自地自建自己蓋。PS:公設比會越來越高的原因在236樓這裡,請自行爬文。↓
成語有個"朝三暮四",廣為流傳的故事是:人為猴子分配食物,說:早上三份,晚上四份,猴子不高興的拒絕;然後,人說:好吧,給你改成早上四份,晚上三份如何?猴子歡天喜地的接受。看來,人類真的是由猴子進化來的,不過進化程度真的很不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