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房市赫見窒息量 一原因房價仍上漲?

北市房市赫見窒息量 一原因房價仍上漲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7476079?from=ednappsharing


北市房市赫見窒息量 一原因房價仍上漲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2023/10/01 11:42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最新一期實價登錄統計,今年6月全市僅成交830件,12個行政區中僅中山區超過百件,中正區、南港區、大同區整月交易都不到50件,南港更只有37件,堪稱窒息量。不過,房價仍持續上漲。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房市交易清淡,房價卻仍上漲,主要是供給量太少,由於市場缺貨,少少需求就造成房價上揚。至於供給量會這麼少,則是政府政策造成的。

根據台北市地政局統計,今年6月實價登錄交易件數830件,較5月減少54件。12行政區中,僅中山區超過一百件,其他都在一百件以內,士林、文山區都只有50多件,中正、大同區只有40多件,南港僅37件。

房價部分,全市均價一坪58.2萬,已連續三個月上漲,其中大樓均價每坪70.4萬元,再創歷史新高。

何世昌表示,本來房市價量連動,交易量增加,房價跟著上漲,買氣下滑,賣屋不易,交易量減少,房價就下跌。

資料來源/地政局

然而政府近年一連串政策,如房地合一2.0規定5年內轉手課稅35%~45%,許多人為避重稅,延到5年後才賣,不少人為了400萬元自住免稅額以及10%稅率,更決定持有6年再賣,市場供給為此減少不少。

新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規定預售屋禁止轉售,也讓市場供給減少,本來預售屋轉售量一年大約6萬到10萬件,但新制上路,以之前房仲統計25%一年交易比例來算,市場將減少一萬多間預售屋轉售。

央行之前推出第二戶限貸,從最高八成,降至七成, 此一規定,也讓很多想換屋的人,因為自備款不足問題,延後換屋。由於換屋族原本想賣掉的第一戶通常房子比較小,是市場剛需主力,如今不換,也讓市場供給減少。

何世昌表示,在政策干擾下,傳統房市價量關係已被打破,近年「量縮價漲」已成常態,南港、大同即便一個月只有三、四十間房子成交,賣方仍老神在在,房價還是喊漲,預料這種情況短期內不會改變。

2023-10-01 12:35 發佈
tiger588 wrote:
北市房市赫見窒息量一...(恕刪)
.

主因

沒升息

沒打房

放任房蟲一直炒


連小學生都知道
lycer wrote:
主因

沒升息

沒打房

放任房蟲一直炒


連小學生都知道

主因 ~ 升息、打房也壓不住北漂族擠來都會區的洪流。

餓死比窮死快!很多人窮一輩子也不會死,但是餓個幾天就不行了。

根據資料顯示:台北市的勞保人口六都最多,電信信令人口白天比晚上多72萬人

所以高房價就是北漂族造成的,如果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房價自然合理化。





登卡普 wrote:
主因 ~ 升息、打房...(恕刪)


你忘了還有一個主因

吃火鍋
登卡普

除了吃火鍋還要唱著歌,所以是兩個不是一個。看看這些北漂族有多麼愛慕虛榮,寧願讓自己的家鄉廢校廢村廢光光,也要擠來大台北地區租房。[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3-10-02 12:29
自用 出租 省稅 加價賣

哪邊大多數人覺得比較好 市場機制就會偏向哪邊

當然買不起 本來就不想買的 還是一樣

也是市場機制的一環啦
能撼動房價的因素太多了,房價也是要看天吃飯的。
tiger588 wrote: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最新一期實價登錄統計,今年6月全市僅成交830件,12個行政區中僅中山區超過百件,中正區、南港區、大同區整月交易都不到50件,南港更只有37件,堪稱窒息量。不過,房價仍持續上漲。


基本上,這狀況符合本版預測
1.窮人魯蛇繼續買不起房,所以沒差
2.有錢人多花錢繼續買房,拿來租窮人魯蛇,繼續當善人,也沒差

倒楣的就是房仲業,交易量變很少~ 只能吃土

然後版上一直批判現在年輕人只會躺平
問題是這些人是未來買房主力 (只會出國旅遊/買 iPhone /排演唱會/玩手遊~/等繼承老房 )
然後這些年輕魯蛇躺平族的出生人數還逐年遞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交易量不是零,房價就會繼續漲,耶~
交易量少

代表

樣本數少

這麼少的樣本數

能當作參考價值嗎?

誰知道房子是甚麼地段 屋況如何 有沒有特殊建築 周圍環境等 樣本數太少就可能偏離市場
台北市將因都更政策價格持續上漲,想買老屋子都買不到了,以後只能買新屋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