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飽受高房價之苦的人佔大多數所以,在此看到都是負面,希望房價大跌的人很少有正面的理性的分析文章自住客首要目標,就是先買第一間房,讓你的資產不再持續被通膨侵蝕,才能真正開始累積資產。既然自住客買房的目的是要先止漏,就不需要像投資客那樣對價格太過敏感,亦即不要想等房價最低: 時才買,因為等待本身就是在支付昂貴的時間成本,而且你也沒有能力判斷低點在哪裡。金融市場證明過很多次了:幻想在崩盤低點時ALL IN的人,永遠只會錯過低點,因為低點的當下必然是利空和恐慌頻傳,你絕對不敢進場。不要讓交易邏輯自相矛盾:自住客的交易週期,通常都是中長線交易,因此不要用短線交易的思維去執行長線交易:當有能力購買房子時,就可以進場了,不用在意後面是否還有低點。從金融海嘯起持有聯發科到現在的人,已不會去計較當時是買在130元還是145元。
Z3300 wrote:這三年漲太兇…很多人...(恕刪) 還有些空空希望政府推出打房政策,鄰居南韓已經示範好幾次,任何加在房地產的稅捐,都可以移轉到房價或租金房產稅只是一項苛捐雜稅,是補充財政收入,並沒有降低房價和租金的功能,並且只能導致房價租金的上漲。怕房產稅的應該是租客,而不是房東。
huayung wrote:因為飽受高房價之苦的...(恕刪) 住有地域性自住的地區被炒高後就很難往其它地方看主因還是房地產只漲不跌而重劃區第一案通常也會是最低價但生活機能就完全沒有等起來後想買的人又追不上了炒作還是最大主因但近幾年重劃區的開價也不輸蛋黃區一般人跟專職的炒客不一樣都是真的有需求才會開始看對市場可能沒那麼敏銳專職的炒客熟知建商階段性調價的炒作方式一律無腦買進反正自己沒有要住 不用考慮太多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互罵發洩一下又何妨要專業的討論應該是很難因為炒房沒有專業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