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買公寓大廈時會在意總戶數梯戶比嗎?

有些大樓房屋銷售人員會跟自住客說:
我們這個大樓很讚,一層4戶配兩部電梯...

但上述銷售人員說的是「單層梯戶比」而非「總戶數梯戶比」

公寓大廈是3D立體而並非2D平面,公寓大廈是一整棟的住戶們一起共用電梯,因此「總戶數梯戶比」是比「單層梯戶比」更有參考價值的。

不過遺憾的是,如果大家上網搜尋「梯戶比」這個關鍵字,就會發現絕大多數網站描述的「梯戶比」指的都是電梯與當層樓戶數的比例,也就是「單層梯戶比」,而「總戶數梯戶比」這個觀念似乎被大家忽略了...

假設:
甲乙兩棟大樓每層樓都是一戶配置一部電梯。

甲棟大樓有100層樓
單層梯戶比是1:1
總戶數梯戶比是1:100

乙棟大樓有10層樓
單層梯戶比是1:1
總戶數梯戶比是1:10

從以上假設可看出「總戶數梯戶比」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23-04-20 10:15 發佈
The Dream Maker wrote:
但上述銷售人員說的是「單層梯戶比」而非「總戶數梯戶比」

不能自己算嗎?

買房子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每個人在意的點不同

銷售一定說他的房子有多少優點,絕口不提缺點

有很多無法數字化的特性,影響房屋價值

自己不做功課,一定買到爛房
20年後,電梯老化的維修費用會嚇死人
碰過,電梯維修費用過高,社區經費不足
,住戶不願意額外出錢,直接擺爛。
電梯住戶比低,新屋時很爽,
後期維修費就,,,,
MIDAP

我覺得看管委會有多少可用金額的帳目公告比較實際,那種40+老電梯大樓,帳目盈餘不到200萬的pass掉比較好因為管委會啥都換不起....

2023-04-21 8:23
其實要看的是你住的樓層,以我這樓高40層,每層有6戶有二個電梯,我住高樓層,早上上班有幾個尖峰時間,比如07:30左右20層以上的住戶會輕鬆的進電梯,但低樓層你會發現你住的是大樓型的公寓,每班電梯下來都是滿的,時間來不及就得走樓梯下去了。
而我另外一間一層約20戶3電梯,有24層,但從不需等電梯,因為三個電梯搞得像飯店一樣,但維護成本就比較多。
The Dream Maker wrote:
有些大樓房屋銷售人員...(恕刪)


我們最近剛買的就是6/15F,一層4~5戶 雙電梯、雙大樓梯、還有戶外逃生梯,我們故意挑六樓就是平常可以走樓梯運動,想坐電梯應該也不至於要等很久(我們都是不用趕打卡的上班族)
只買一樓
The Dream Maker wrote:
大家買公寓大廈時會在意總戶數梯戶比嗎?

個人認為更需要擺第一注意的是...
電梯大小(容量)跟是否為高速電梯
還有運作邏輯....
另外有多少部電梯下到地下停車場也是關鍵

我社區一棟100戶左右共用2部電梯
但我沒等過超過2分鐘
一般都30秒到達
除非有人按開門延長佔住電梯
否則等待就是上面時間而已
有沒有良心都是自己人在說的啦~~~
我空放著的集合住宅, 有兩種產品.

一個平均三戶用一個電梯, 一個是兩戶平均用一個.

現在住的是一戶一電梯.
單層戶數比或總戶數比都不一定準。

住過2棟每層2戶2電梯,一棟十五樓,一棟二十幾樓,常常要等很久,因為同上或同下的機率很高。

一層2至6戶,最少有3部電梯,樓高二三十樓,速度都比2戶2電梯快很多,有上有下,都容易叫到電梯。

變成是數學機率問題。

同時,電梯夠大夠快很重要,11-12人進4-5人就滿了,要等下一班,最少要15-17人。有些爛建商蓋二十幾樓用12人座,笑死。

一些品質較差的電梯調不快,調快會動搖西搖,墜落鎖人等等。

一層78戶以上,等級不同,採光通風都差,無法接受。

有些建商愛偷工減料,下到停車場的電梯數量會變少也爛,等電梯急死人,消費者要聰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