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看壞?外國人投資台灣不動產業年減4成
台灣房市去年開始轉冷,外資投資台灣不動產業金額也驟減,依據經濟部公布數據,去年(2022)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約3.66億美元,比前年(2021)年6.53億美元減少44%,不過投資金額還是高於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不動產業包含不動產之開發、經營及管理,由於國際間流動愈趨頻繁,除了外國人、海外投資人或企業透過國際相關業者進行不動產投資或管理,加上國人對於海外不動產有濃厚興趣,不過去年全球主要國家升息因應通膨,連帶造成各國不動產價量震盪,不免讓投資人及相關業者態度轉為保守。
台灣投資不利,海外投資增溫
觀察12年來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2013年到2015年台灣不動產市場前一波高點時,每年都有超過4.8億美元的投資金額,但到了房地合一所得稅登場的2016年,投資金額驟減至3.17億美元,不料隔年房市開始谷底反彈,2017年投資金額高達7.17億美元,創下這12年來新高,之後連2年下滑,2019年僅2.81億美元,比房地合一上路當年還低,但到了2021年上揚至6.53億美元,直到去(2022)年又大幅緊縮。
郎美囡分析,2021年全球主要國家房地產價格皆因疫情資金潮帶動而價量齊揚,但隨著各國陸續升息、推出調控房市政策,加上國際局勢動盪等多項因素衝擊全球經濟,未來不確定性大幅提高,在央行升息後變數增加,影響投資人信心,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台灣去年不動產市場相對平穩,但兩岸關係緊張再次挑動投資人敏感神經,國人又興起投資海外不動產熱潮,不僅是國人最鍾情的日本房地產,過去冷了一段時間的東南亞不動產又重起爐灶,不乏因應這波需求所成立的企業,因此去年外國人投資不動產業並未創下史上最低量。
專家:不買現貨轉產業,家族辦公室成風潮,不動產業會進入新局面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外國人投資者除外商外,亦有不少為僑外資,在房地合一將外國人納入高稅率族群後,海外買家購買房地產現貨相對保守,不過,近幾年不少台商回歸,因應高資產族群需求所成立的家族辦公室也成為新顯學,面對政經動盪與不可確定的未來,不動產業會進入新局面。
被炒高的房價,未來獲利空間越來越少,外國人也不來買了
yuanchih wrote:
這樣也好,該冷卻冷卻了。
台灣的房地產炒的不像樣,《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都三讀通過了,外國人也不是笨蛋。
冷卻也好!不然繳不出房貸,你又要鼓吹別人去偷冬瓜,那就昏倒嚕!

偷冬瓜繳房貸情有可原。



↓

yuanchih wrote:
老候要選總統了,你總是亂入。
老侯要選總統是靠自己的實力,不是靠你【貼窮人的標籤】貼出來的。

嘉義縣民跟你有仇?還是賣豬肉的有得罪你,為何你要把他們貼上窮人標籤?

請問你是用左眼看的?還是用右眼看的?嘉義縣民 & 賣豬肉的到底哪裡窮了?

↓


當初,外勞亞瑟來到台灣工作是為了賺取比在他的國家更高的薪水來支持他的家庭。他從一個月的薪水中節省了一部分用於生活費,而他的計畫是存下每月的另一部分來購買自己的房子。
由於他的工作質量高且獲得老闆的信任,他每年都能獲得一些額外的獎金。他決定把部分獎金存進銀行裡,而另一部分則投入股票市場,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亞瑟的存款和股票收益開始增加。他很努力地工作,透過適時的投資,他的財富也慢慢地增加。他知道這些財富只有在他計畫妥當下才有真正的價值。因此,他思考著如何在台灣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安身之地。
他瀏覽不同的房地產網站尋找合適的房子,比較不同區域的價格和所付出的利益。他也認真地考慮其他相關的事項,以確保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最終,他決定在一個新興的區域購買了一間公寓。他支付的首期款高達一半的購買價格,而他計畫在之後的幾年內還清所有剩餘的貸款。
透過堅韌不拔的努力和節約,亞瑟成功地在台灣建立了自己的財富。他現在擁有一個漂亮的房子,讓他的家人可以居住在一個安全、穩定和舒適的地方。他希望其他外勞也能從他的經驗中獲取啟示,學會如何在台灣保存財富並建立成功的未來。
內文搜尋

X